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能力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教学活动体育

(甘肃省甘谷县大石镇大石小学 甘肃天水 741207)

体育能力是有关体育教学活动教学结果的总称,体育能力分为体育课堂协作能力、体育课堂运动能力、体育课堂自学能力和体育课堂表演能力等,现如今,我国也在积极重视对小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能力的养成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要对体育能力的培养做调研和研究,加大力度提高体育能力的培养水平,为小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保驾护航。

1 小学阶段体育能力的重要性

1.1 体育能力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学习活动,体育文化知识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体育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相应的文化课成绩也就很优异。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体育活动看起来像是一场只动身体、不动脑子的活动,但是要想真正学会体育运用,还要用脑子学会思考。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动脑思考,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自己哪里还可以再进步一点,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强,尤其是在一些体育竞赛中,经常会想各种办法来提高比赛名次,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自我反思与自我学习的机会。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竞赛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拼搏精神,多开展一些体育竞赛,让小学生多参与其中,就能够培养和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养成不怕输、不怕困难的英勇斗争精神,这对文化课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1.2 体育能力的养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体育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体育活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一个团队在一起战斗,正是有了这个团队的存在,才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际的机会,在平时的交往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有所上升。团结协作的关系就是在一起锻炼,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这些共同锻炼和共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都愿意更加相信别人,让他们能够直接互相坦诚的交流,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体育活动还能够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意识,比如,一个篮球队有一个队长,一个排球队也有一个队长,队长在整个团队中担负着一个团队的一切,做队长的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要学会为队员考虑,为整个团队的发展考虑,这样下去,队长就能够担负起球队,责任意识也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2 小学阶段培养和养成体育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2.1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能力是学生利用体育知识从事一定体育活动的能力,社会发展如此之快,如果不热爱体育运动,就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去从事一切活动,让学生健康成长也是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各个教育单位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加大体育活动运动量,想办法、找措施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益。首先,体育老师要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其次,体育老师要多讲讲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宣传体育活动的优势和好处,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体育锻炼能力。最后,体育教师要严格对学生进行体育成绩的考评,采用严格的评判标准,让所有的学生都重视体育锻炼,提升体育锻炼能力。

2.2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相处的准则,实践中,很多学校都存在师生之间的矛盾,有些体育教师不负责、不认真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在学校造成了极其不良的校园影响。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学会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主动与学生搞好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育学习的桥梁和纽带,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只有这样,体育活动才能在欢快的氛围中开展开来,才能让学生喜欢和热爱体育活动。体育老师应该是一名体育活动的热爱者和追捧者,体育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学生要理解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遇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化解矛盾。

2.3 开设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有效体育课堂教学必定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体育教学不能只依赖于课本知识,还是要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是最佳的方式,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定期举行体育活动大赛,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勇夺名次,培养孩子们向上的活力和动力。体育活动是学生的体育活动,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积极表现和展示自我,也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找到自我。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进行的模式,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比如,篮球竞赛、足球竞赛、短跑运动等,再比如,定期在校内举行运动会,定期与其他学校开展各式各样的联谊运动会等,这些活动都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

2.4 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体育能力教学

体育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在体育课堂中,老师是一个引导者,老师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还需要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每一个教学班都要配上一名体育老师,体育老师要具备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培养目标。让学生都树立起“我要学”“我要练”的思想,才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益。在体育教学中,要学会创设情境教学,选择一些有意象的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再现实物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需求,学生的体能也有差异,每一个学生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也都不同,因此,体育老师要制订好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设定有弹性化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既合理又不相同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收获的体育活动带来的喜悦感,使学生爱上体育活动。

3 结语

体育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每天都在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该更加重视。本文以体育能力的培养为论点,首先阐述了体育能力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体育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通过本文的探究,对体育能力及体育能力培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也有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期望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教学活动体育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有些唐突
我们的“体育梦”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