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性关怀视域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①

2020-11-22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关怀人性

(江苏警官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1)

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为自由,课余的很多时间都花费在游戏、社交娱乐等方面,相比较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而且也缺乏兴趣,这就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而学生个人意志的培养也受到一定的阻碍。但体育在陪伴人类的整个行程中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关照。它感受到人类不懈的追求、不断的超越,体会着人类精妙的智慧、灵动的思想,记录下人类所有的身体潜能、身体文化。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注重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开展教学改革,以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人文素质是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素养。它一般体现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和技能等方面,是构成人的气质、风度和人格的必要因素。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1 大学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

从有关实践调查中可以得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并不是特别理想,在很多的体能测试中成绩普遍落后,一般只有专业的体育特长运动生才对体育锻炼较为重视。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进入大学后,每个人都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且在日常管理方面,大多数都是依靠学生自觉,没有教师强制要求进行体育方面的锻炼,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比较忽视体育学习。在课余休闲的时间里,很多的大学生都把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等活动中,不愿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另外,从学校方面来讲,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的推进,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也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对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表现重视度远大于体能方面。从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中就可以看出,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基本上就安排2个学年,课时在每周2~3节,这些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1]。再者,从家庭方面来讲,大多数的家长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比较重视,希望毕业后踏入社会能够有一份较好的工作,在体育学习方面就权当个人爱好。多方面的原因都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较为忽视,在体育锻炼方面缺乏主动性,因而身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

2 以人性关怀角度设定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需要达成什么目标,具体教学的开展需要以什么方式,不同的体育教师有不同的认识。不管是开展体育教学以便让学生得到身体锻炼,还是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性,又或者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意志得到磨练,这些思想都是正确的,在以人性关怀的角度来谈大学体育教学时,教学的目标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很多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不够积极,最主要是缺乏兴趣,对体育运动的深层次的意义没有充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换原有思想,让大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增加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运动从国家层面来讲,关乎到国民的整体素质、民族凝聚力,通过体育比赛,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2]。

3 人性关怀视域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以人性关怀思想开展体育教学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体育教学开展的方式及具体内容都会受此影响。所以,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先要转换体育教学的理念,以人性关怀的思想为主导来开展体育教学。以往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运动体能的训练,这种思想要改变。不同于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大学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运动磨练学生的意志,提升个人品格,并通过团体运动的学习增强团队合作力。基于人性关怀的角度进行体育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可以灵活展现,从大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人性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3]。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在运动中大学生自身潜能的释放,证明了大学生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自信,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其人性更加完善,人格更加健全,人体更加完美,获得人自身的和谐。

3.2 增加团体运动教学

体育运动项目有很多,而且其中有较多运动需要团队配合完成,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力,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团体运动项目,比如足球、排球、篮球等,增加大学生在团队中表现的机会。在这些团体运动项目中,个人能力的突出并不能让运动更好的完成,这是需要整个团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完成的。整个团体运动在比赛中要想得到较好的成绩,除了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外,还需要相互之间信任,彼此配合,这就需要大学生有牺牲精神。通过团体运动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样在参与团体运动时,就会更加注重团队间的配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力非常重要。从人性关怀的角度看,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就是大团体中的一个小个体,在团队中需要懂得合作,这样工作中才能更好地与同事相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对于其以后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3.3 增强挑战类项目教学

如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没经历过太多的磨难,使得他们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较差,如果在步入社会进行工作时,就可能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受到较大的打击,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体育运动很多都有挑战性,对于参与运动的人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样才有可能突破自己,使其磨练出坚强的品质,这也是人格培养的过程。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挑战类的运动项目锻炼学生的个人意志,提高学生对待挫折时的心理承受力。

3.4 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丰富

由于每个学生之间的身体条件存在差异,而且很多体育运动对运动者的身体条件要求较高,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为了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可以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丰富和创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才能够体现人性关怀的思想。通常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为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下,体育教学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主要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部分对运动条件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中,可以使条件不允许的部分学生通过其他的运动项目进行弥补,这样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而且体育能力以及个人品格都可以得到培养。

3.5 加强“人文型”教材开发,充分挖掘体育的人文价值

我国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人文体育教育的生动教材,它将会对学生产生博大深远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以及巨大的感召力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要求用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和理念来推动其自身发展的现代化。因此,要积极开发体育教育的“人文型”教材,充分挖掘体育的人文价值。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体育科学的发展过程,也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体育科学充满着人文思想。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性关怀的角度下开展大学体育教学,不仅要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还要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探索体育教学的有效改革方式,更多地体现人性关怀,推动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关怀人性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体育运动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