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课堂有效性研究

2020-11-20韩颖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心课程有效性

韩颖

摘要:电气类专业是中职学校中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的专业之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及逻辑能力,所涉及到的课程也大多比较抽象。《供配电技术》作为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面涉及广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内容多样化,学习起来更加困难。针对本课程的学习现状,相应专业课教师应当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科学合理授课安排,提高授课效率。

关键词: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有效性

《供配电技术》课程作为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其学习难度大、涉及内容多等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中职类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轻松,学习效率普遍较低。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不仅掌握本门课程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并且与实际生活所需知识进行连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认知及运用,是电气类专业课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

1《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1.1教学内容滞后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内容非常广泛,核心内容都为较为晦涩的理论分析计算内容,同时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涉及到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计算、选型等,甚至涉及整个工程的实践。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现有的教材内容往往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1]。电气设备与电力设计规范近年来都在不断变化,新产品的出现与相关部门对于电气设计的绿色节能等要求,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都很少体现,因此现有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比远远滞后。

1.2学习难度较大

《供配电技术》涉及到的内容理论性较强,除了电力系统的相关概念、各种设备型号及选型要求之外,更为枯燥的功率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等,都使得原本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像是听天书,再加上大量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每一部分内容都非常枯燥且难以理解,学生整个学习过程非常痛苦,教师上课效果也非常不理想。

1.3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学校现有实训条件有限,《供配电技术》课程虽然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一般还是会被安排为纯理论课程,课堂上教师也以讲授法为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艰难晦涩的理论知识加上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会感觉到非常枯燥,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一学期课程学习下来,能够收获的知识非常有限[2]。再加上许多学校会将这种难度较大的核心专业课程交给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所能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有限,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1.4缺乏实践力度

虽然中职院校是以课程实践为教学特点,但由于《供配电技术》课程与《PLC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等同属专业课程相比,实践难度较大,甚至需要拥有一整套模拟供配电系统,才能够满足课程实践需求[3]。现有院校中,能够达到实践要求的少之又少,导致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践中,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2《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应体现的意识

2.1安全意识

准确来说,所有与电气类专业相关的课程,首先强调的都是安全意识。作为《供配电技术》这门课程,安全意识更是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安全保障,整个电力系统都有可能受到影响,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于职业类院校,学生毕业即就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更要渗透安全意识,以安全规范作为每个学习模块的前提,与企业安全要求相互关联。

2.2前瞻意识

近年来,电气行业发展十分迅速,电气设备更新换代,相应的电气类规范也不断改善,向着更加绿色环保的要求提高,电气智能化也在不断加入其中。相比而言,相关课程的教学却相对滞后,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新技术、新要求少之又少。因此,在《供配电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增加相应的新内容。如在进行照明灯具部分的教学时,LED光源已经是现代光源中的重要组成,但教材内容还局限于传统照明灯具如白炽灯、卤钨灯灯即将淘汰的灯具,不提高前瞻意识,会导致师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学习,最终却无用武之地。

2.3实践意识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最好的方式便是参与其中,真正弄懂其中的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掌握。对于电气类课程,对于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职业类学校是能够充分保障课堂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对于《供配电技术》这种理论要求较高,实践操作性难度较大的课程,讲授法仍然为主要教学方式。但本门课程需要学生能够较好掌握供配电技术相关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计算设计维护低压电气线路,这都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尽量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培养师生的实践意识,保证职业院校对学生培养的实践能力要求。

2.4创新意识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電力系统要求逐渐提高,对《供配电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应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适应国家对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由于课程本身教学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增加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方式,都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虽然《供配电技术》课程由于其自身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实践的局限性,创新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但作为专业课教师,还是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课程要求,尽量在教学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带领学生有全新的教学体验,提高教学效率。

3《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3.1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供配电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围绕低压配电系统进行展开,结合国家相关建筑电气标准,从系统整体设计、系统设备选型、电气系数计算、电气设计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本门课程的讲解时,就应该以此内容为核心,结合学生就业实际需求,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投入到教学重难点中。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对其电气系统设计要求并不高,而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到建筑电气施工安装、维护,对于配电系统的设计、一次二次系统设计原理等进行简要了解即可,精选合适的建筑电气施工案例让学生进行了解,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学生更加了解本门课程在工作中的作用。

3.2教学方向与时俱进

电气类专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规范层出不穷,而《供配电技术》现有的教材与教学规范都制定较早,无法及时跟上发展要求。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要求的实践需求中,国家近年来针对绿色节能,颁布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范,这些在施工中都是由不作要求逐渐转变为强制性要求,却在现有的教学要求中很少体现。如高层供配电系统中的强制性火灾报警联动系统、照明节能要求、电梯系统的加入,包括相应的规范标准,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带领学生自主发现现有建筑与老式建筑的区别,引导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

3.3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电气类专业课程由于其专业特性,知识点都比较枯燥无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面对枯燥的知识点,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与课程实际内容,适当增加多样化教学手段。对于《供配电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是比较适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教材进行整合,将多个教学内容整合到一个教学任务中,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与实用性。在解决项目化任务时,尽量带领学生利用实训设备进行,实训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通过视频、图片等向学生形象生动地进行讲解。

3.4教学环节实用创新

学生对电气类课程特别是较难的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创新,使其更加实用,也更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如可以充分利用与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自主进行观察探究讨论,明确教材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的联系与不足。如果有相关实践条件,可以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部分电路设计施工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规范施工意识。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入到考核评定中,丰富考核内容。

《供配电技术》作为电气类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突破课程教学现有的局限性,使其真正发挥课程优势,是每一位电气类专业课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进,结合学生學习特点,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是保证《供配电技术》课程发挥其优势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新刚,鲍安平.《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98-199.

[2]张剑涛.高职《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数码设计(下),2018,(8):220-221.

[3]董翠翠.《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3):146.

猜你喜欢

核心课程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生物科学核心课程关系及内容研究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浅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理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