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应对策略

2020-11-20王晶

法制与社会 2020年31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治理能力新媒体

摘 要 新时代舆论环境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在舆论应对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公共事件因更容易引发舆情,迅速发展为舆情事件,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在舆论应对中存在重视不够、认知不足、协调滞后等缺陷,不利于引导舆论。因此,本文认为需要不断提升应对能力、完善应对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媒体素养,全面提高治理能力。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新媒体 舆论应对策略 治理能力 现代化

作者简介:王晶,中共忻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048

一、突发公共事件时代背景

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新冠肺炎”等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发生后政府层面的应急管理成为国家责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信息沟通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呈现不确定性、极具扩散性、影响面广等特点,给人民身心健康及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政府应该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的第一时间掌握基本事实,并且在第一时间通过权威渠道向全社会公布事件发展的真实信息。把突发公共事件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快速平息事态、稳定群众情绪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力地引导舆情。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对新时代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发挥政治优势,摆脱舆论危机防止被舆论绑架,做了重要部署,成为新时期政府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首先,发生的突然性。突发事件往往是矛盾不断积累的爆发表现,往往一些小事件就会成为导火索,而人们通常无法有效把握诱因的时间,地点,规模和影响等等。其次,发生的目的性计划性。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因果联系。同时在处理这类事件的过程中,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再次,爆发群体性。[2]由于在突发事件中各方利益纵横交织,而利益的损失方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不安。同时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常人们会抱团取暖,以增强其影响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很多社会性的突发事件,是人为操纵的,通过扩大、甚至虚假宣传鼓动不知真相的群众产生群聚效应。最后,后果严重性。各种突发事件都会来一定的损失,而且这种损失常常很大,如果得不到控制,还会产生次生灾害。比如甚至会出现打砸抢等等恶性犯罪行为,昔日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遭到了破坏。特殊时期必须采用特殊手段才能奏效,使社会秩序实现理性回归。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特点

传统模式下的媒体传播主要依靠纸媒,继之而起的是电视等影音途径,这类媒介的传播内容经过多部门审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监控体系,通过传媒控制可以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在新的传媒时代,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快速发展,对传统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对舆论的引导面临极大挑战。当代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新媒体成为新兴的大众主流媒体,它们具有互动性、即时性等传播特点。新媒体能将信息以铺天盖地的形式针对不确定人群进行广泛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危机还存在一定的威胁性和损害性的特征。[3]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快速传播,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益交杂,突发社会安全事件通常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和重构,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而由突发社会事件常常会导致舆论危机,因其与社会公众利益紧密相关,使事件一开始就会成为热点。二是瞬间爆发,事件舆论瞬间被点燃,迅速形成舆论旋涡,引起极大关注,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中,各种声音出现,事件在网络上会迅速发酵。个别事件还存在各种利益集团的不良动机,捏造事实,制造谣言,更加显得错综复杂。各种因素的合力让网络舆论瞬间爆发,甚至还会出现由网络舆论情绪转移到网下,转移到社会行动中,最终演变成暴力事件。三是言论自由权的滥用。网络是一个比较隐秘的环境,个别网民认为互联网是绝对自由不受法律的约束,任意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一些人为了博取眼球,对热点事件进行肆意炒作很容易滋生社会公众的高度情绪化。个别网民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或生活中受到挫折,把不良情绪发泄到突发社会事件中。罔顾事实,只管发泄情绪。突发社会事件成为不良情绪的发泄口。突发公共事件如果和危及公众的安全结合起来,就会激起广泛不满,一些非理性言论就会利用网络肆意传播。

二、地方政府在舆论引导中的缺陷

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首先要快速妥善处理事故,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尤其是突发事件舆情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并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旧有的观念、做法需要与时俱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存在问题如下。

(一)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社交平台,新媒体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超过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加速了信息扩散。由于网络参政议政的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政治议题也逐渐在网上传播,网络舆论事件也频率越来越频繁。[4]

毋庸讳言,很多地方政府对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缺乏深入了解,对新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掌握也不透彻。甚至有抵触心理在作怪。对于传统媒体或者是新媒体不能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这就要求政府要做到发展,客观的去看待新媒体。

毫不讳言,政府必须树立這样的理念,新媒体手段已经成为处理公共事务的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重要渠道,而不是无关轻重、权宜选择的了。应该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对传播方式认识不足,不掌握传播规律,往往消极应对,造成被舆论牵着走。另外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中专门从事网络舆论引导的专业人员非常缺乏。即使在网络舆论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反应滞后,被动的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缺乏责任意识,最终损害政府形象。

(二)主管部门存在多主体管理

在应对突发社会公共事件时,政府不能内部互相协调,外部需要组织联络,保证信息的沟通共享,从而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地方政府通常会接到中央政府的指令,然后按照中央政府的文件来执行。但面对突发事件,通过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通力合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内部消耗,才能尽快形成应对策略,迅速回应社会关切。从职能架构上,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可能存在着交叉协作甚至重合的关系,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分工交叉影响着信息沟通及综合信息处理。从时效性上讲,政府在发布有关事件的消息时,常常受到各种协调要素的掣肘,影响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如何打破政府管理上的分工,实现多部门的协调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地方政府如何进行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工作的实质是政府对相关信息整合后进行宣传来影响公众,希望舆论能够朝着政府所引导的方向发展。政府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考虑来自各方面的社会不确定性,要将各项因素综合考量,最后构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不断提升舆论引导的能力。

(一)不断提升政府应对能力

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政府的管理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着管理效果。面对社会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与复杂性,政府应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危机意识,平时练就应对危机的本领,形成一整套对应危机的机制,提升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这就需要迅速组建掌握专业技能、能够高效及时应对舆论引导的特殊队伍。继续完善各级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提高新闻发言人的专业素质,形成常态的新闻发言制度,切实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增强政府舆论引导的主动性,积极探索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时刻掌握新技术、新手段,把握新方向、新趋势。通过新兴媒体传播渠道,网络、报刊、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终端等,运用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将信息及时传递到各地群众。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发挥政府在信息发布上的主导性,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5]

(二)构建舆论引导体制

媒体是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对信息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突发社会公共事件来说既可能带来有利影响,也可能带来负面作用。这就看政府利用媒体发挥信息的能力,引导媒体机制的成熟和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出现后,政府应力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启动舆情处置应急预案,调动所能够调动的所有力量,利用媒介向广大公众传达最权威、最准确的声音,引导舆论走向,安抚民众情绪,最大限度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随时回应社会关切,建立专门的核查和纠错机制。在细节上,规定信息通报核实的责任人、规定信息通报的时效性、确保通报信息的真实性、确保信息核实工作的合理性。对不实的消息尽快处置,避免谣言横行的情况,加强互联网媒介管理,严格信息发布的程序,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加大传播虚假消息的惩处力度,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结语

地方政府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舆论危机是一个新时代的新课题,政府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治理以及舆论引导已成为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已经成为考验行政水平的关键环节。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夺取话语先机,牢牢抢占舆论制高点,能够最大程度防止或消除公众的猜疑和谣传,对于及时稳定社会情绪、集中力量应对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引导舆论,是政府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因素。在新形势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工作已成为考验我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更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2019年11月5日.

[2] 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一舆论学[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3] 陈德武.危机管理:面对突发事件的抉擇[M].广州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5] 胡文静.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公开问题初探[J].情报杂志,2008,27(11),第21页.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治理能力新媒体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政府网站建设及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