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助力数学高效复习
2020-11-20江苏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徐新瑜
江苏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 王 芳 徐新瑜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抽象、严密,需要把掌握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提高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各个知识点是在不同的课时中出现和总结出来的,当学完一个单元或一册教材时,知识全部堆积在一起,遇到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数学复习课会安排大量的练习,在题海战术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学生负担重,且无法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系统,更无法提升思维水平。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把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能用图来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数学复习课上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思维的整理和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减负高效”。
一、生绘“图”——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化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要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思维导图具备焦点集中、主干发散、层次分明、节点相连等特征,能恰当地把每个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对信息组块化,巧妙地让知识点从无序到有序,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能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降低认知负荷,促进记忆从“短时”向“长时”转化。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意义、性质的概念抽象,大数目改写、求近似数的技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强化。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这些知识,也具备了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旧知识的整理能力。因此,师生共同决定,借助思维导图自主整理,将本节课复习内容分为五个主分支:(1)意义,(2)性质,(3)比较大小,(4)大数目改写,(5)求近似数。所有内容都围绕这五个知识点展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回顾、边练边理、形成知识体系,也为后续的学习小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让学生亲历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搜索已有知识,并尝试厘清知识之间的脉络,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换为自主建构,从而促进了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二、师板“图”——思维可视,知识结构化
小学数学的课程安排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用思维导图串联前后关联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避免后学前忘的尴尬情况。因此,在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学生原本零散、抽象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系统、直观地板书呈现,促使学生关注每一个知识点,并逐步向线性、网状发展,最终实现知识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逐步从零散走向系统,从碎片走向联系,最终形成系统的思想方法。
例如,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其有初步接触,会比较简单的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五年级学习了分数的通分、约分、分数小数互化等系统知识以后,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灵活、多样。在对这一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的板书应系统地呈现比较分数大小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以上思维导图的板书中,形象地展示出比较分母相同、分子相同、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各有方法,在比大小时可以先判断属于哪一类,再按特定的方法比较。对于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还可以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比较的方法。抽象和逻辑是数学的本质,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正是思维导图运用简洁的关键词,为学生带来了清晰的视觉感受;运用线条的连接,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维路径。隐性的思维可视了,抽象的思维形象了,复习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三、错入“图”——认知归因,错误明了化
众所周知,整理错题、反思错题,对于复习数学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多数小学生反思能力比较弱,在整理错题时,他们会将题再做一遍或做几遍,简单地认为达到了整理错题的目的,而对于错误的原因,还是非常模糊的,以后还会一错再错。思维导图有着“主干发散”的特征,我们能一下子找到它的主干和分支,这有利于对错误的认知归因,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易错点,防止下次再犯这样的错误。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利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能力,是考查学生计算掌握程度的重要内容,但也是学生很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简便计算的复习时,可以让学生将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和分类,分析属于哪一类运算律或运算性质的运用,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整理的错题集,四个主分支对应四类运算,每个主分支发散出多个子分支分别对应着运算律、运算性质以及错题,这样的对应设计,相当于把错误原因进行了注释,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易错点,找到错误的原因和计算的规律。
四、共评“图”——反思提升,发展持续化
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直观地体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更能凸显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教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对自己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一个重审,从而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
思维导图也是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之一。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较多的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中,会采用学生在课前根据预习单自主完成思维导图,课上通过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形式进行。在课堂上,教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同学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共同发现问题,如思维导图所涵盖的知识内容是否完整,分支是否恰当,选取的关键词是否精练等。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相互评价来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加深对知识脉络的深层次思考,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从而完 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水平,并在反思中积累学习经验,提升学习力,推动学习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数学复习时巧妙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疏导,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整理,提升思维能力水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和可持续性的学习。对该项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要继续深入并系统地探究,以让思维导图更能为小学数学高效复习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