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悟:探寻贴近乡村儿童生活的古诗教学价值

2020-11-20江苏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陆艳娇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童趣古诗意境

江苏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陆艳娇

古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的最佳时机,但因古诗的创作背景距离学生太远,其凝练含蓄的语言和深邃优美的意境更是与一般的记叙文等大相径庭,因而学生在品味古诗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不明所以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智慧,巧妙引导学生走入诗境,从而达到“言意兼得”的效果。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乡村小学的古诗文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乡村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积累只停留在教材上,很多乡村教师在教学中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会读、会背,能正确默写就达到教学目标了。过分注重字斟句酌和琐碎的分析只会磨灭小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削弱学生的品读感悟能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古诗教学该教什么?

在具体的选题上笔者发现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古诗数量可观,如《四时田园杂兴》《夜书所见》《池上》《小儿垂钓》《所见》《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古诗都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因而,笔者认为乡村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应在关注学情的前提下紧紧抓住“一韵三意”,所谓“一韵”就是指古诗的音韵,“三意”则是指“意思”“意境”“意蕴”。那么怎样才能使乡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充满语文味,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古诗中蕴含的童趣、童真呢?

一、赏读,涵泳内化感诗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反复地吟咏诵读,方能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传递的音韵之美。朗读要层层深入:初读应从读准字音开始,要求学生自由地朗读,读正确,读通顺;再读要读懂,读出节奏,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悟词句的意思;精读则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诗词的内涵之后,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融入诵读中,进而步入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池上》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课后生字读音自由读读这首诗,然后指名朗读,并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听是否读准,相机正音。读古诗不仅要字字落实,还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第二次读就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教师相机出示停顿标记,引导学生读出每句诗的内在节奏变化,发现诗句押韵的特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古诗字词的理解是学习古诗的一个“拦路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逐字讲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绝不能简单地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给予学生静思默想的时间,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说说不理解的词语,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诗中的一个“偷”字就用得特别有趣,教师可以采用古今对照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偷”字的妙处,并且巧妙迁移,让学生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恶作剧和顽皮之事,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进而小结“偷”就是悄悄地,不被别人发现的意思,学生很快便能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到小娃的纯真、可爱以及童年生活的无忧、自由。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偷”这个字,带领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根据关键的词语进行思索,进入“偷采白莲”的儿童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深刻体验。

二、想象,活化画面绘诗境

凝练的语言,流淌的是古典诗韵,蕴藏的是丰富内涵,这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此言不但是说诗歌语言的精练、凝练,更是指诗人选取的意象的典型化,倘若要深入领会古诗内涵,还必须精思才行。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或是巧用插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反复朗读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真切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无言之美。

如《所见》用了短短二十个字展现给学生一个诗情画意的意境,教师可以巧妙地借用书中的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牧童的表情和动作。通过观察图片不难发现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时的表情是多么专注,透着孩童的天真活泼。诗人将牧童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教师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在脑海中绘制一幅悠闲的牧童捕蝉图,一边又娓娓道来:“此时你骑着黄牛正悠闲自在地唱着歌,突然惊喜地站住,连悠扬的歌声都戛然而止了,是什么让你如此兴奋呢?此时你心中在想些什么呢?”借此学生能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仿佛能听到牧童放声高歌,又能看到他高坐牛背捕蝉的身影,一个活泼烂漫、好奇多事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进而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安逸和快乐,这个画面有了立体感,有声有色,丰富了古诗内涵。学生凭借现有的语感“图式”,徜徉于字里行间,浮想联翩,神与物游,激活体验,移情换位,不经意间丰富着古诗意境。这般乡村田园风光图,绝非专注于咬文嚼字所能祈望的,想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功夫在诗外”了吧。

古诗教学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及共鸣,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入境悟情,真正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篱笆、小路、绿树、黄蝶、菜花,这一个个意象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美丽动人的江南春日图,最有趣的便是那奔跑追逐黄蝴蝶的儿童,一下子就让这幅图变得动态起来,有意思的是,儿童拼命追赶却还是没有捉到黄蝴蝶,那金黄色的蝴蝶到底飞到哪里去了呢?儿童的失落、不知所措和“无处寻”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古诗的美学价值。

三、细品,咀嚼词句感意蕴

陶行知非常重视“兴趣”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中的重要作用。他把“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作为一种倾向加以批评。他认为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当学生对文本产生疑问,就会产生悬念般的阅读期待。古诗的美妙还在于启迪智慧、了然于心的“意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诗眼”、发现冲突、联系背景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兴趣,吸引学生通览全诗,直面作品,合作探究,把握古诗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蕴。

同样是描写童趣的古诗,但是表现手法、感情色彩等却颇为不同,比较是品读古诗语言和意境的有效方法,可以是同一个诗人的不同篇目进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诗人同一主题的作品进行比较;抓住思想内容、社会背景、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等方面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作品能更准确、更多元,在自读中不断领悟和提高诗感。

品读这类童趣的古诗时会发现这些古诗很多都是抒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感情基调也是昂扬向上的,诗中描绘了一幅轻松有趣、天真快乐的画面。但是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却完全不同,诗的前两句营造了一幅凄凉萧寂的秋夜景色,梧桐树的叶子渐渐飘落下来,江上吹起了瑟瑟的秋风,这萧瑟的情景自然勾起了诗人深深的羁旅思乡之情,后两句诗话锋一转,看着远处篱笆下的灯光,叶绍翁猜想肯定是有儿童在灯下寻找蟋蟀。整首诗的画面有喜有悲,却也是这首诗的绝妙之处,无忧无虑地玩耍捉蟋蟀的儿童是那么快乐却越加能反衬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相较于一味地渲染悲凉的秋景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循着诗人的笔触,探求诗歌内容之外的故事,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四、拓展,厚积薄发悟诗情

诵读和积累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底蕴逐渐积淀的必经之路,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加深古诗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认为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的最后,教师可以出示作者的另一首诗《桑茶坑道中》,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诗的意思。虽然这首诗不如前者有名,但同样妙在将儿童的天真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鼓励学生由诗内走向诗外,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可见学习古诗有一些拓展是必要的,但是拓展要适度,要紧扣主题,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感。

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还原古诗中的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实现由言语作品到语境生成的转换过程,这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阶段的童趣类古诗教学不仅要激发兴趣、启迪想象、字斟句酌,还要披文入情、潜心体悟,站在儿童生命成长的高度,启发学生好问、引领学生善读、诱导学生会悟、点拨学生乐思、激发学生表达,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童趣类古诗的特点,这样就能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猜你喜欢

童趣古诗意境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童趣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