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0-11-19马若微翟彤彤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信贷政策信贷风险声誉

马若微 翟彤彤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100048)

一、绿色信贷的相关内容及发展现状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以金融为撬棍,促进资源的协调、绿色配置仍然是不变的主题。各大银行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实施环保节能政策。从2019年年报上看,银行业的绿色理念进一步加深。银行对内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实行节能环保、降低能耗绿色运营;对外向客户普及绿色信贷政策,积极发扬绿色信贷理念。此外,通过对各大银行近年来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整理后,本文选出6家绿色信贷额度排名靠前的银行,可以发现绿色信贷余额在在逐年上升(见表1)。

表1 2016~2019年6家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亿元)情况

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途径分析

(一)直接影响

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实质上是通过控制融资成本来达到环保的目的的。降低绿色企业或项目的贷款利率,而对“两高一剩”企业或项目则提高其融资成本。就目前而言,绿色信贷支持的对象多是国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相反,“两高一剩”企业往往占据了银行的较多的资产。从短期来看,这类中小型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利润普遍较低,遇到特殊情况往往还需要政府的补贴与扶持。缩小“两高一剩”企业的投资可能会使银行丧失一部分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绩效,削弱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李程等,2016)[2]。但是,从长期来看,与“两高一剩”企业相比,这些接受政府或绿色信贷支持的企业具有可持续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增强银行的竞争力。

一直以来,产能过剩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银行的信贷结构是指信贷资金投放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中,是银行资金运作与信贷风险防控的主要内容。差异化的信贷结构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信贷风险,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金融系统中最主要的风险。通过绿色信贷政策,优化、调整我国银行的信贷结构对防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间接影响

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的绿色信贷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杜莉和张鑫,2012)[3]。银行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最直接的反馈就是获得良好的银行声誉。良好的声誉能够为银行收获更多的经济价值,对银行来说尤为重要。声誉可以从三方面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一、声誉效应能够为银行带来优质的客户和稀缺的资源。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绩效,降低了商业银行因为企业违约造成的信贷风险。银行为建立良好的声誉可能在短期内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但拥有较好声誉的商业银行,在与同业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时拥有更高的市场价格。二、声誉可以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绿色企业在申请绿色信贷时,银行要求企业披露更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信息。对银行来说,不仅避免了污染企业因不符合国家标准难以为继而无力还贷的风险,而且可以规避承担污染连带责任的风险(马秋君,2013)[4]。三、声誉能够给银行经营者和职工带来激励效应。一方面能够提高银行经营者或者职工内心的认同感,激励职工们不懈努力,减少银行因内部职工带来的道德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外部潜在雇员来讲,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不仅会考虑到岗位所对应的薪资报酬,也会关注该公司的发展前景问题。拥有良好声誉的银行可以凭借自身良好的声誉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吸引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工作质量。从而改善银行因信贷管理缺失和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

三、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政策建议

(1)规范绿色信贷准入机制绿色信贷政策要求对环保企业实行利率支持,对污染企业实行惩罚机制。但是,哪些属于绿色环保企业、哪些属于“两高一剩”企业都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去评判。目前,绿色信贷政策的准入机制还不够清楚,缺乏可操作性。目前国家对于绿色信贷中涉及的能源消耗、排放措施、技术支持、循环能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相关规定。并且,对于何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楚。这就导致银行在现实操作中,因为缺乏明确的绿色信贷准入标准而简单的按“按名单”行事,大大降低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统一标准、规范准入、加强监管,才能为银行落实信贷政策提供政策支撑。

(2)提高银行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中国的绿色信贷市场广阔,但是银行绿色信贷产品品种相当有限,存在着信贷产品供需失衡的问题。据《2019年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测算,我国绿色金融仍有上万亿的资金缺口。而绿色金融的资金供给,90%是来自于绿色信贷。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力度不强,是我国的绿色金融资金存在上万亿缺口的一大重要原因。通过创新产品、提升定价效率、优化配置等手段,提升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可持续性。并通过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3)激励中小型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相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农商行和城商行由于规模较小,业务办理业主要拘于当地地方。中小型银行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均较为薄弱,它们也不愿去主动去涉足绿色信贷业务。如果在大型银行退出“两高一剩”行业的同时,中小银行却接手了这些企业,势必会对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形成反作用力。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关部门在进行硬性要求的同时,也应通过财政手段发挥激励作用。比如:对中小银行进行税收补贴和利息减免等。让中小银行意识到通过开展绿色信贷带来的声誉效应也有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政策信贷风险声誉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Top 5 World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调整及风险防控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声誉树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