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铃薯疮痂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20-11-19王前前闫冲冲付玉营丁银媛薛炳杰李雪艳朱贺福杨永军廖华俊
王前前 闫冲冲 付玉营 丁银媛 薛炳杰 李雪艳 朱贺福 杨永军 廖华俊*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2阜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阜南 236300)
马铃薯具有高产、节水、营养全面、适应性广、产业链长、生长期短等众多优点,在全国各地均可种植[1]。马铃薯兼具粮食、蔬菜、饲料等功能,同时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安徽作为全国较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具有马铃薯种植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以及上市季节优势等[3。安徽属于典型中原二作区,春秋2季均可种植马铃薯,但以春季为主。由于设施大棚马铃薯早上市、价格高等优势,近些年安徽春季设施马铃薯发展迅速。安徽设施马铃薯于每年12月下旬开始种植,次年4月中旬开始收获,此时正值全国新马铃薯上市空档期,效益非常好。
然而,近些年安徽省马铃薯生产中不断有疮痂病发生,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如2019年界首安徽丰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面积为13.33hm2的设施马铃薯感染疮痂病,损失很大。疮痂病是马铃薯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薯块一旦染病,很难防治。相关研究表明,疮痂病是由放线链霉细菌(Strepto⁃mycesspp.)引起,目前国内外已相继发现20余种疮痂病致病菌[4-6]。我国疮痂病最早在内蒙古等北方一作区发现,张良等认为,二作区马铃薯疮痂病种类可能更加复杂多样,未来发生频率也更高。这是由于二作区可1年2季种植马铃薯,不断重茬更易导致疮痂病发生,且主栽区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有利于马铃薯疮痂病菌的存活和扩散[7]。不同地区疮痂病菌致病性的差异,也导致防治方法和措施可能不一样,需要根据当地疮痂病致病菌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为此,本研究选择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专家提供的国内已报道的对疮痂病有一定效果的杀菌剂,包括寡雄腐霉、枯草芽孢杆菌、细刹、五氯硝基苯以及可杀得等5种,在安徽阜南进行了疮痂病防治效果评价,以期筛选出安徽地区疮痂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安徽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提供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以费乌瑞它脱毒原种作为试验品种。供试药剂为寡雄腐霉(100万孢子∕克可湿性粉剂)、枯草芽孢杆菌(200亿有效活菌数∕g)、细刹(3%噻霉酮)、五氯硝基苯以及可杀得(77%氢氧化铜)等5种,药剂详细信息及使用方法见表1。
表1 供试化学药剂信息及使用方法
1.2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9年在阜南县赵集镇设施大棚内展开。试验地连续多年种植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常有马铃薯疮痂病发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其中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每个小区20m2,小区随机排列,3次重复。试验采用人工播种,5行区,单垄双行种植,垄距80cm,每小区定植140株,覆盖黑色地膜。5种药剂使用时按表1称取所需量,分别用5L水进行稀释。每种药剂在马铃薯种植及生育期内施药方式和时期相同,第1次是在种植前,用喷雾器将药剂喷洒到种植沟内;第2次在马铃薯现蕾期灌根,为了让药剂能够达到根部,灌根前先通过膜下滴管进行灌溉,将土壤湿透,再用药剂进行灌根处理。2次施药量相同,施药过程均以清水作为对照,生育期内不再施用其他病害防治药剂。
1.3 调查方法各处理疮痂病发生情况于马铃薯采收时进行调查统计,每个小区随机抽取2行。参照张彤彤等马铃薯疮痂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稍作修改[8]。马铃薯疮痂病详细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马铃薯疮痂病分级标准
待每个小区薯块疮痂病发生级别统计完成后,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各处理疮痂病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防效。
发病率(%)=发病薯块数∕调查薯块总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薯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薯块数×最高一级代表值)×100;
防病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1.4 产量统计马铃薯收获时,每个小区分别测产,并统计商品薯率(大于100g计为商品薯),为了便于统计,发病薯块一同统计在内,并计算产量和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比较由表3可知,5种药剂及清水对照处理均有疮痂病发生,发病率在11.27%~24.84%,病情指数在6.98~14.4。清水处理对照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分别达到24.84%、14.40。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马铃薯的发病率最低为11.27%,病情指数也最低,为6.98。对5种药剂疮痂病防效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效果最佳,达到51.52%,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其次是寡雄腐霉,防效为43.4%,细刹和可杀得防2药剂之间没有差异,分别为25.83%、24.58%;五氯硝基苯的防治效果一般,仅为11.94%。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2.2 不同药剂的处理马铃薯产量由表4可知,各处理组马铃薯的平均产量均达到31500kg∕hm2以上,商品薯率在86%以上。其中,清水对照产量32566.5kg∕hm2,商品薯率86.9%;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4717.5kg∕hm2,比对照增产6.6%,商品薯率也最高,达到91.3%;其次是寡雄腐霉处理,马铃薯产量达34317.0kg∕hm2,比对照增产5.4%,商品薯率88.5%。细刹、可杀得和五氯硝基苯等3个处理马铃产量分别为33667.5kg∕hm2、33166.5kg∕hm2和32916.0kg∕hm2,与对照组差异不大。
表4 不同药剂处理的马铃薯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疮痂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马铃薯重要病害之一,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而由于疮痂病致病菌类型的多样化,可能导致不同地区防治方法的差异。由本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51.52%,并且马铃薯产量较高,为34717.5kg∕hm2,比对照增产6.6%,商品薯率也最高,达91.3%。其次是寡雄霉素处理,防效达43.4%,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分别为34317.0kg∕hm2、88.5%,明显高于清水对照。细刹、五氯硝基苯以及可杀得等3种化学药剂防效不显著。
枯草芽孢杆菌和寡雄腐霉为生物菌剂,相对于化学药剂防治更环保、经济,能保证种薯和商品薯的质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