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文系学生党员发展为例

2020-11-19何顺发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发展

何顺发/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一、前言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理应高度重视和关注其动态。高校承担着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人才的使命。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任务。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针对性不强和规范性不够等原因,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我们解决和完善[1]。作为高校的学生党员,在平时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因而,要想教育好一批高校学子,必须先培养好一批高校学生党员。当前,学生党员队伍数量快速增长,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流程办事,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问题,以及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为此,笔者在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文系学生党员中开展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方法方式,以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期,笔者对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文系学生党员中开展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中文系学生党员进行了全覆盖,参与调查人数为102 人,其中男生14 名,占14.56%;女生88 名,占85.44%;正式党员60 名,占58.82%,预备党员42 名,占41.18%。调查问卷有10 道选择题,内容包括有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入党动机、服务意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学业成绩、群众基础、综合素质、入党前后表现等,另设有简答题,如“您目前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调查结果显示:95.1%的学生党员政治立场坚定,4.9%比较坚定;85.29%的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明确,14.71%比较明确;87.25%的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端正,12.75%比较端正;45.1%学生党员对所在集体或身边人的服务意识强,50.98%服务意识比较强,3.92%服务意识不够强;17.65%的学生党员觉得自己理论学习深入,44.12%比较深入,38.24%不够深入,有待提高;46.08%的学生党员每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在3 次以内,38.24%为4—6 次,15.69%为6 次以上;关于学业成绩,3.92%的学生党员在3.0以内,56.86%在3.0—3.5,39.22%达3.5以上;关于群众基础,36.27%的学生党员觉得自己的群众基础好,58.82%觉得比较好,4.9%觉得一般;关于综合素质,38.24%的学生党员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好,57.84%觉得比较好,3.92%觉得一般;关于个人表现,88.24%的学生党员觉得自己入党后积极性有所提高,10.78%保持不变,0.98%有所下降。

在做调查问卷的同时,笔者整理了2019 年下半年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文系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积极分子推优和发展对象考核的相关情况,以作为研究分析的参考数据。2019 年下半年共62 人参加积极分子的推选,最终选出39 名(62.90%),在没有进一步发展的23 名(37.10%)学生中,有4 名(6.45%)是因为入党动机不纯,有2 名(3.23%)是因为群众基础不好,有10名(16.13%)是因为学业成绩不达标,有2 名(3.23%)因为实践经历不足,有5 名(8.06%)因为思想态度等综合素质存在问题。另外,2019 年下半年共93 人参加发展对象的推选,最终选出30 名(32.26%)。在没有进一步发展的63 名(67.74%)学生中,有9 名(9.68%)是因为入党动机不纯,有17 名(18.28%)是因为群众基础不好,有16名(17.20%)是因为学业成绩不达标,有7 名(7.53%)因为实践经历不足,有14 名(15.05%)因为思想态度等综合素质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的现状在整体上是良好的,但仍存在着各种问题,能够成为党员或预备党员的同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总体上还不错,而在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推选中依然存在着各种情况。因此,在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一定严格把关,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常见问题

根据调查研究,再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在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常见问题主要有入党动机不纯,理论学习不深,社会实践不多,群众基础不好,综合素质不高等。

(一)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有效因素,不同的动机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入党动机是一个人志愿加入党组织的内在原因,是推动人们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是一个人志愿入党的初衷和目的。目前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提出入党申请的同学存在着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如入党是为了在校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入党是为了以后考公务员,入党是为了让家人感觉到光彩,入党是因为其他舍友都提交了申请书等等。2019 年下半年在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中文系学生党员发展中共93 人参加发展对象的推选,最终选出30 名(32.26%),在没有进一步发展的63 名(67.74%)学生中,便有9 名(9.68%)是因为入党动机不纯。由此可见,新时期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当中,仍存在着功利主义的风气,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有些同学还是“极致的功利主义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越来越明显,对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也提出新的要求。入党动机作为发展党员的“源头”,必须正本清源,才有源头活水。

(二)理论学习不深

理论指导实践,要更好地投入实践,必须学好理论知识。当前,党中央提出“两学一做”,即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意义重大。据统计,有38.24%以上的学生党员觉得自己理论学习不深,有些学生党员不明确学习目的,也不重视理论修养,在平时的学习中,只做表面功夫,没有系统地研究,没有深入地思考。一谈学习,都是应付式,草草了事,导致滋生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而在实际上,有些学生党员并未真真正正地阅读过原文原著,有些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只有认真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重要讲话原文、党章党规,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把握理论的精髓,才能灵活地运用,指导实践。

(三)社会实践不多

“实践出真知”,高校的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能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团队精神,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离开了实践,一切的理论都是空谈。据统计,46.08%的学生党员每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在3 次以内,38.24%为4—6 次,15.69%为6 次以上。此数据反映,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不多,特别是校外的实践活动。因而,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要加强组织和开展有益于同学们身心发展的党建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进行社会实践,可以根据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来开展,如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重点培养学生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群众基础不好

群众基础是可以反映一个人在集体中的综合表现,反映一个人在其他人心中的认同感。2019 年下半年共62 人参加积极分子的推选,最终选出39 名(62.90%),在没有进一步发展的23 名(37.10%)学生中,有2 名(3.23%)是因为群众基础不好。另外,2019 年下半年共93 人参加发展对象的推选,最终选出30 名(32.26%)。在没有进一步发展的63 名(67.74%)学生中,有17 名(18.28%)是因为群众基础不好。群众基础作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标准是有道理的。作为一名党员或预备党员,必须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果身边的人都不信任和不支持,难以服众,更难以开展工作,因而群众基础显得十分重要。党员,向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而高校学生党员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学生的群体中来,也要到学生的群众中去,为集体服务,为身边人服务,努力发光发热,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综合素质不高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党员的综合素质是个人的知识文化、道德水平以及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在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中,不难发现有些同学的综合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如思想不端正、成绩不过关、工作不认真、人际交往有问题等。2019 年下半年共93 人参加发展对象的推选,有16 名(17.20%)学业成绩不达标,有14 名(15.05%)因为综合素质存在问题。可见,综合素质在党员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必须把“质量”作为重点,不能一味追求数量。高校关于发展学生党员,政治标准要放在首位。作为一个入党的申请人,必须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要爱国爱党,遵守党的章程,拥护党的纲领。当然,作为先锋模范,必须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要端正态度,勤奋好学,虚心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获得有较好的成绩;在工作上,要重视实践,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团结集体,发挥自身的才智;在生活上,要积极向上,勤俭节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等。

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五点建议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要端正立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学生党员,要学会明辨是非,坚定立场,恪守原则,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保持政治清醒。从国外形势看,目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形势看,目前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风云变幻轰轰烈烈。党和国家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正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面临挑战的时候,就越需要同志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同志们都要保持初心,从容淡定。青年学生党员虽仍在求学阶段,但已长大成年,要懂得独立自主,不断成长,善于发现和积累自身的力量。作为青年学生党员,明确的态度是热爱伟大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时准备着为祖国、为党和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要提升理想高度

登高方可望远。思想有深浅,境界有高低。作为青年学生党员,要真信真学真行,在学思践悟中提升理想的高度。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它像一颗璀璨的恒星,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指引着我们前进。理想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真实可触的,因为它就在每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心中。国际歌里面有一句歌词:“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要做天下的主人,先做自己的主人,做思想的主人,做行动的主人。实际上,部分青年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存在着功利主义问题,在行动上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我们需重视这些问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选择入党,仅仅是在组织上入党是不够的,必须在思想上入党,在行动上入党。要“做”,前提是“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撑每个青年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要把握做事尺度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天下第一大事,读书学做人。学会做人做事,是大学的必修课。高校青年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的“领头羊”,为人处世的作风必须得到认可和支持,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心中存有戒尺,规范言行举止,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先进性,做到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纯洁性,做到纯正无邪,洁身自爱,发扬自强不息精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严肃、严谨的特质,要求从业者应当具备较高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能力[3]。面对着敏感的问题,必须要求青年学生党员提高警惕,不发表与学生身份不符的言论,不做出与党员身份不符的行为。高校青年学生党员,激情无限,有满腔热血的同时,更应该保持理性平和。在新时代,党提出“自我革命”,符合实际,意义深远。青年学生党员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永葆党组织的生命力、战斗力、凝聚力。

(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要保持服务温度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作为高校青年学生党员,要拥有一颗为他人服务的心。正如《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做一个有温度的共产党员,以思想点燃思想,以心灵温暖心灵,以行动影响行动。今时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那是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换来的。每位青年学生党员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辈,并将爱国爱党的情感化为自觉的行动,当追梦人,做奋斗者,成为新时代的仁人志士。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热爱生活、热心助人、热情洋溢,为人民服务,为集体服务,为身边人服务,让每位高校青年学生党员的心都保持着赤子为人的温度。

(五)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要增强执行力度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此思想路线的重中之重,归纳为一个“实”字。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理论再先进,关键在执行。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力”度,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高校青年学生党员要静下心来学习,动起身去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将党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执行到位,努力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青年队伍。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学生党员,犹如初升的太阳,活力充沛,生机勃勃,是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建设者,必须合格;当接班人,必须可靠。因而,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择优吸纳,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增添可信可靠的力量。每个高校学生党员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愿在中华民族的热土上找到合适的位置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憨娃入党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