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初衔接为导向的科学课教学策略
2020-11-19张青
张 青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
小学科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构成要素,加强科学课程的优化设计,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科学教学成效。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既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等进行科学设计,同时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引导他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这样才能为高学段的学习等提供更多的帮助。加强以小初衔接为导向的科学课教学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一、以小初衔接为导向的科学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小学生将来走上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的课程,小学科学和初中上述课程之间也具有紧密的联系。注重从小初衔接的视角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优化设计,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系统认知能力。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理论基础的培养,也会结合实际等不断完善相关的教学体系,构建更加系统化的科学化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加强小初衔接,构建完善的科学课程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训练他们的能力,不断开拓学习视野,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意识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理念不够创新,甚至很多科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重要性,没有从加强小初衔接的视角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来组织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小初衔接为导向的科学课教学体系构建对策
为了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基于小初衔接的视角进行科学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究:
1.结合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要求建立科学的育人体系。
科学教师应当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小学科学教师要提高前瞻意识,对市场形势等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要求以及科学课程资源等,从小初衔接的视角进行教学资源体系的重新构建,注重挖掘小学科学与初中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相关知识的关联性,从开放性和协同性的视角来进行教学体系的创新设计,从而切实指导科学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一方面要找准小学和初中相关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很多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的物理、化学等知识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小学科学是为了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到了初中阶段就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深度学习。为此小学教师可以和初中教师多沟通,基于教学改革的形势不断加强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找准衔接点,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开展。另一方面要提前认知,围绕初中和小学知识点的衔接等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拓展。教师可以对科学基础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借助多媒体平台等引入更多的关联知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等进行展现,激发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意识,也有助于更好地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
2.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
除了要加强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意识。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记录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内容和科学知识息息相关,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设定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开展自主学习,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会记录笔记,标记相关的知识点,便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又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等引导他们到生活中都去观察,分析问题,从而更好地运用科学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教学总结反馈。
教师要围绕小初衔接教学导向,对科学课程教学情况以及采用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定期与学生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等进行沟通,结合小学初中教学改革形势以及教学目标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总结小初衔接科学教学体系实施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有力开展。
以小初衔接为导向加强科学课教学探究,需要教师进行系统设计,注重考虑教学改革形势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不断完善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科学课程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