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析

2020-11-19方丽君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思想品德

■方丽君/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规律办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的内涵

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分析

(一)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内涵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展开来说,就是指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虽然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基础不同,外界环境也不一致,因而不同时期的教育要求以及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要求是有区别的。但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都是有必要的,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研究中,多数人都认为,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张力”规律正是对这一基本矛盾的反映。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总是处于“它现在怎么样”与“社会希望它怎么样”的矛盾运动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推动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一矛盾,由此而见,“张力”规律揭示了教育过程中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研究中,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人提出“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规律”,并将其内容表达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手段和方法,而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付诸实施,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具有发作用。有的学者将这种观点归纳为“适应超越律”。这些观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二)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就是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趋势的一个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一定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和体现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施加者和调控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教育影响的接受者和教育效果最主要的体现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时,他是教育的客体;当他接受教育影响进而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便是教育的主体。由此可见: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并存且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在一个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而有机统一在一起的。这是对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两种作用的规律性认识。根据这一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调动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确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的作用,更要注意使两者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育者所施加的自觉影响,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如学校教师、家长、其他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不同教育主体施加的教育影响是一致的,有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但由于不同教育主体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乃至经济利益的差异,他们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也可能出现不协调音;而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时期,不同教育主体施加的教育影响就更容易出现差异,甚至对立和冲突。这种情况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就突出存在着。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教育主体的影响进行自觉地协调,使之同向发挥作用,形成正合力。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的自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过程,而是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品德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在自发地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性,要求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抑制和消除社会环境因素中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其中的积极影响,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影响协调统一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言行一致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中言与行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言行一致规律反映了言论与行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本质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规律。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固然离不开生动凝练的言语,但也离不开具体的行为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言论和行为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言论和行动构成的,言与行,言语和行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实质就是要通过言语传达一定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中,言论表达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指导、约束个体的行为,而行为也检验者言语的可行性和真理性,检验着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到言论和行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言行合一,言论更真实可信,行动更加持续有力。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进行深入探索。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术界已经基本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论域,也探索出了不同的研究路径。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取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更大突破,必须创新研究的理念,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展开研究。总之,我们应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在新时代朝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注释:

①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思想品德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品读
选择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