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精神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0-11-19王春京泰安市委党校图书馆
■王春京/泰安市委党校图书馆
“榫卯”是我国国粹,起源于古代建造工艺,利用木材原有“可塑性”进行“凹-凸”结构处理,实现功能契合化,体现古人利用自然规律,“顺应自然”、“顺天造物”思想。其中隼为“凸”,卯为“凹”,一凸配一凹,体现道家“虚实相生”、“天人合一”世界观,蕴含古人智慧结晶。“榫卯”结构的精华在于“凹凸”完美契合,“凹”结构精准吻合“凸”结构才能实用。契合精神的精华在于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同样,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小到一个家庭、个体成长,必须契合自身根基,才可顺势而上,稳固发展。
一、“契合”精神与当代中国
契合(Engagement)是指人类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稳固映射关系。契的意思是合同、证券,如契约、相契;意气相合、投合,如默契、相契。司空图《诗品·超诣》:“少有道契,终与俗违”。(辞海解释)每一个民族都有契合自己渊源的发展之本,就像一组“凹凸”结构,失去“凹”之源的“凸”即使暂时枝繁叶茂,长久下去必然犹如无根的植物失去生机。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门将中国从封闭的环境变得开放,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城市建设高速且浮躁。原本京城的“红砖黄瓦”,江南的“灰砖白墙”形象渐渐变得模糊,城市轮廓特征消失在一片高耸的灰色钢筋混凝土间[1]。观察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有学者称中国现是用“一千个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那些与记忆高度“契合”的城市印象还在吗?“拆-那CHINA”名词的出现反映出城市化脚步的大迈进。随着中国城市规划功能的不断“规范”,多样化建筑在“复制西方”进程中被不断拆除,同时大量仿古建筑出现,北京有南锣鼓巷景区、南京有夫子庙景区、杭州有河坊街景区、成都有宽窄巷子景区,不仅景区建设大同小异,连火车站、飞机场同一化、相同风格的商业圈,没有名副其实的历史深度。简而言之,每个地域抛弃自身的“专属名片”、失去历史记忆,中国南方城市不再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特色,北方城市建设也失去古朴、粗犷、厚重感,去到任何城市感受到的均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产生审美疲惫感,没有了契合自身历史、文化、地域、人文的面貌。
同样,反思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消费理念,饮食习惯“肯德基”、“麦当劳”等美国品牌;穿衣习惯“Zara”、“HM”等欧洲品牌;娱乐习惯“任天堂”、“索尼”等日本品牌;同时追求香奈儿、路易威登等国外奢侈品牌,追逐世界潮流成为年青一代的隐形共识。
二、“契合”文化精神传承的具体途径
全球化发展下,中华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发展存在巨大危机,如何通过文化认同的方式让旗帜高高飘扬,建立中华文化认同的共同意识、为文化血脉争取更多营养,这是中华文化在当前环境下进行传承与发展的根本方向[2]。究竟什么能代表中华文化?在军人眼里,中华文化讲究“孙子兵法”,“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文学家眼里,文化是孔子的“仁、礼”之说,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与自然契合,《周易》的阴阳说;在老百姓眼里,文化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义、礼、智、信”、“君子”精神和“中庸之道”;在建筑师眼里,传统中国建筑讲究中庸“天人合一”,力求“天时、地利、人和”,杜绝建筑去操控自然而是与其亲和依附,建筑功能体选址和谐于自然环境,形成一幅“风景山水”画卷;在艺术家眼里,中华文化是追求阴阳“气韵生动”、“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正所谓“和而不同”,不同的人看待中华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古人智慧在国家发展各个方面给予我们精神力量,是我们的发展之根。中华文化与“契合”精神传承的具体途径如下:
(一)先知古而后论今——挖掘“契合”文化内涵
中国几千年的优良文化,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宝藏,“先知古而后论今”,充分挖掘文化基因可以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3]。众所周知,生物学上基因(DNA)可分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样文化基因也包含显性元素与隐性元素。文化基因的显性元素表现为,用直接的视觉形象表达文化,比如万里长城代表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黄河精神主要是指“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文化基因的隐性元素表现为没有具象的物质表现,而是通过约定俗成的记忆等得以展现,比如五四精神代表“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孔子“仁”、“礼”的主张是“仁者爱人”。
传统国粹与当代中国相结合,需要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体味,若将“中国红”、“天圆地方”、“龙凤呈祥”等符号生硬叠加于当代文化之上,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肤浅表达,若应用不当甚至会贻笑大方。中华文化讲求“中庸”之道,注重“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因此符号运用只是文化表达的初级阶段,而高级阶段则是感受传统,自然流露隐性表达。中国青年担负着延续文化血脉的历史责任,需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当今社会发展理念的“契合”点。
(二)知古论今求创新——“传统的未来”
“全球化”、“跨文化”运动带来经济交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技术进步迅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更为密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共识,全球化的趋同形势同时给我国自身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前五十年我国发展开始起步,大量学习、模仿西方文化,冷落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又试图通过批量化“复古”解决这一问题,其根源来自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自信。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单靠复制古人经典无法带来文化创新。
从古至今,我国就有开放、包容的传统。历史不断告诉我们,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是有自信的,只有开放,才会更加强大。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我国与外民族陆域交流的先河,从而打开中国向西交往的大门;明代“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我国与外界海域沟通的桥梁。历史发展到今天,华为、海尔、京东等一批优秀的民族品牌正以崭新的形象走向世界。“从传统中走向未来”,需要懂得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和谐、淡然的“契合”现代文明,不仅体现“中庸”思想,不浮躁夸张,同时将文化进程创新使其符合现代需求,做到融会贯通。
三、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身份认同
“认同”一词翻译自英语identity,随着与世界沟通交流的频繁加深,国家、民族、发展等身份认同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身份认同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维度的研究。近年来,中国开始重视建设自身认同感,提出“中国走向世界”、“创本土品牌”、“返璞归真”等口号。身份认同是一个民族在大众需求特点、共同思想渊源、自我性格的表现。简单植入文化符号无法真正代表中国,“符号”只是形式化元素,不能完全取代精神内涵。以民族气质为例,美国人豪放、狂野;日本人细致、经济;德国人严谨、富有哲学感;意大利人性感、浪漫。全球化背景下,将中国人的勤劳质朴、聪明勇敢作为名片在世界舞台进行传达,实现中国的身份认同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中国实现自然契合是中国形成“身份认同”的必然途径。“契合”与“身份认同”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契合”是实现“身份认同”的途径,“身份认同”是“契合”活动的预设结果。
身份认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支撑,需要将普适文化内涵传承而非简单的符号堆砌,将文化内涵贯穿整个服务生命周期。当代中国之“根”在于传统精神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理性,将中国传统发扬传承,保持民族独特性是所有中国人的职责所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民族元素在社会中自然反映,在外在形式与内在气质上延续中华民族的独有特质。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家庭生活,“契合”存在于时空的每一角落。需要对整个社会形态的功能、结构、精神内核注入“契合”点,使之符合地域、文化、历史气质。
四、结语
实现中国气质,需要将传统精华进行细细品味,不断抽象、打散与重构,加入古人传统理念,形成本民族文化认同。全球化时代,站稳本国立场的同时要融合异族优势,做好文化的跨越、交叉与回归,最终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在契合过程中,仅仅“谈古”而不能“论今”是有弊端的选择,真正的自信是在创新中进行文化拼合、增强民族凝聚力。契合文化是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融,我们需要正视、找准身份认同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扩展认同覆盖面,促成中国身份的大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