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0-11-19张苗苗浙江工业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政治

张苗苗/浙江工业大学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许多教学模式受到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下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受到网络的影响在不断发生改变。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符合当代社会所需的思想道德素养,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网站安全建设,积极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改善教育模式,加大管理力度等方式来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平稳进行。

一、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

(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尚未成熟

如今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内容相比传统教学要更加丰富,但目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仍然存在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内容死板无法吸引学生兴趣等问题。教师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而是以直播课的形式,单纯把网络当成一个传播媒介,将课堂教学搬到了计算机上,缺少内容上的创新,加上大学生没有了课堂的束缚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无法顺利进行。

(二)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塑造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地方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选修课程让大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将教育工作重点放在专业课上,企图用专业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不足,致使高校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建立与培养。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建设,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优化平台,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素养。

(三)网络整治不力,缺乏相应管理

网络信息数据内容庞大,大学生在网络的影响下,人生观、价值观、思维、行为活动都在受到影响,网络上面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们的生活,虽说网络倡导言论自由,大学生在浏览时难免会见到一些与事实相违背的话语,这些话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这都不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着重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加快完善管理体系机制,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正确建立。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促进大学生个人素养全方位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良好的网络环境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基于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在网络中大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又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传播圈,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积极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有效地将网络与教育充分融合,发挥其优势,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素养,进而成为社会的高素质骨干人才。

(三)塑造良好人生价值观,提升自我满足感

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大学生对网络里丰富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同时,还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上,根据大学生心理行为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融入进来,收集学生意见,创造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网络课堂,学生才会感兴趣,思维逐渐活跃,各自发表见解,互相学习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坚定信念完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丰富满足自己内心需求,提升个人价值。

三、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建设安全的网络环境

现如今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管理过于薄弱,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教育工作者对校园网络平台的管控力度不足,不良信息筛选不严格,加上网络法案尚未完善,大量的诈骗伪造信息充斥在学生周围。为了防止此事件继续危害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网站管理维护网络秩序,给予大学生一个良好绿色的网络学习环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网络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

(二)调整网上授课形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依照书本上进行讲解,但思想政治的知识大部分都过于抽象,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难免会感到困惑。虽然步入网络时代,但是教师授课方式也不尽相同,只是采用直播网课效果也不是过于出众,而且教育对象现如今都是“90后”大学生,需要多考虑思想和行为,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劳逸结合。只有保证内容新颖,课堂氛围融洽。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优化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教学是教师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接受知识。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思想更活跃,思考深度也十分透彻,对于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看法,表达展现自我。教育工作者在网站管理时应给予学生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对学生发表的文章或者评论进行审核优化。这样一来,在严格监管的管控下,学生公共生活的环境发生改变,丰富了内涵与品质,减少了有害信息的传播,教师引导学生打造一个适合学生,专属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平台。教师还可以在网站上定期举办一些知识竞赛,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巩固,表现好给予奖励,表现不好重点关注,变相地激发大学生的竞争心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课程为辅助,利用日常生活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网络平台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而且方式的多样性也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学生也更能接受,在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抵制外来文化霸权,培养民族情怀。教师在进行网络教育时,从学生心理出发,选择网络上热门网络语言来进行教学,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能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

四、结语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高校已经逐渐开始重视网络教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目前新颖的教学模式,各个高校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平台,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授课,十分有效,但是网络也是具有双面性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大对网络的管理力度,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筛选。现如今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网络依旧是近几年的难题,唯有完善相关法案,严格按照规章办事,才会从源头净化当前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