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军事社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20-11-19王振兴董梦阳长春财经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国防爱国主义社团

王振兴 董梦阳/长春财经学院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创新深入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开放性、自发性及灵活多样的特点,高校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凭借多样的活动形式、鲜明的特征、独特的个性蓬勃发展。而军事社团凭借独特的“红色”印记在众多主题鲜明的学生社团中脱颖而出,成为学生社团的中坚力量。军事社团是高校开展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及国防意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更是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坚定可靠的国防后背力量。

一、高校军事社团的性质

高校军事社团可由校武装部牵头发起,也可由退伍大学生士兵及军事爱好者自发组建,面向全校招收社团成员的学生公益性社团。军事社团以人为本,注重思想教育和知识实践的双重结合,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引开展军事活动拓展,增加校园军事文化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厚植爱国主义。其次,学习军事文化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都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军事社团的建立更是是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二、高校成立军事社团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大学是放飞青春,放飞梦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的平台,以高校社团活动为基低开展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吸引力与渗透力。高校军事社团的活动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第二课堂”的影响为依托,通过多种途径多层次、多元化开展军旅氛围浓厚的社团活动,积极带动学生自觉探索革命先烈历史事迹,认识学习现代国防力量,追寻革命先烈的进取精神,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在参与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学习中,加强学生间的内部交流,体会互帮互助的团体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个人责任感。通过学习和举办活动增强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防意识,让学生们明确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使命、有本领的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一个国家抵御外侵,民族平等生存,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安全保障。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阶级平等共生的强大秩序手段。接受国防教育,强化军事知识,提高军事技能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中非部地区的局部战争仍不停止,美国的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中美贸易战等一些热点问题持续升温。我国正由新兴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面临国际形势的多边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诸多挑战,更要紧跟国际军事新局势加快兴军步伐,深化国防改革,巩固国防力量,加强军事核心力量。新时代的大学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国防的再生力量,理应主动承担起支持并参与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却缺乏国家安全防护意识,缺少国家安全防护知识。因此,如何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提高国防教育水平已是高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问题,且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形式单一,仅限于以基本军事技能为主的军训和以课本为主的传统性军事理论的课堂性教育,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都是枯燥被动的。军事社团便可通过组织开展野外拉练、军营体验、真人CS等涉及军事知识的新型活动,让学生在军事体验中自主了解当下的国际形势和国防军事力量,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从被动到主动承担国防责任的主观性转变。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革命主义精神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日益增长,新时代的“90”后大学生,从小便享受着国家富足带来的幸福安逸的生活,而被冠为“温室里的花朵”,缺少勇于奋斗,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高校成立军事社团可实行军事化管理,借鉴军事条例,执行制度考核机制,让学生体验军旅生活,开展体能训练,在寒风中傲首挺立,在酷暑下挥汗如雨,在这种“苦日子”下磨练坚韧意志,锻炼身体素质。推动开展连队对抗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懂得拼搏,还可以带领社团成员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回顾当年革命先烈在艰难困苦中依然顽强拼搏的革命事迹,在钱粮少缺,弹药不足,无援助,无救助的情况下,依然宁死不屈,坚持革命,勇于自我牺牲而终究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今日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科技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人民过着富足美满的幸福生活,与历史“一穷二白”的日子相比,我们更应居安思危,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压倒一切,战胜困难的革命主义精神,这样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永立潮头。

三、高校成立军事社团对国防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有利于加大高校征兵工作的宣传范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武器现代化,结构精准化的深度改革。新时代的大学生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较高的学历,正确的政治观念,推动大学生参军成为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是顺应时代发展,掌握时代机遇。虽然,近年大学生参军入伍人数持续增加,19年网上报名人数达124万,征集比例以年均10%的比例快速增长,但推动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军一直是高校武装部门工作的任务主体,多数学生在刚入学时都曾怀揣“参军梦”,身穿戎装,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绽放青春荣光。高校军事社团可以邀请现役军人讲述国际军事形势,观看训练实纪感受部队训练生活,吸纳退役大学生士兵,让其在征兵宣传的过程中以自身为例,以良好的军人形象展示部队风采,从同辈人的角度讲述军旅生活,从军感悟,参军政策从而更加贴近新时代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共鸣,调动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可靠的后备力量

高校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军事社团是传播普及军事知识、帮助大学生参军入伍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在这培养过程中的精神养料。高校军事社团的成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通过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或教育知识等培训活动,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爱国情怀、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提高对国防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正确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明确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民族凝聚力,什么民族向心力,为他们的思想打下坚定的基础,这对培养国家可靠的后备力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的思想是从他所受教育与他周围人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所以高校培养高素质国家可靠的后背力量,这是一场“持久战”,要长期坚定不移的进行思想教育、国防意识培养。大到整个学校的环境,小到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应打造成一个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影响力,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军事社团。军事社团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研讨会、讲座、拉练等活动,让“军魂”走近生活,使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国防意识、增强对历史的了解、感受军事的魅力,为打造成可靠的国家后备力量作出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兴产物,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有利载体,成立军事社团正是抓住这个有利条件,用学生更愿接受的方式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用亲身体验的军旅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了解当下军事时事热点,巩固军事理论,培养国防意识,完成辅助高校开展新时代思政教育下的辅助工作。高校军事社团的成立可以带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主动去了解、认识、学习、继承红色精神,去走老一辈革命先烈走过的长征路,去朝着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新人迈进,去成为国家坚定可靠的后备力量。

猜你喜欢

国防爱国主义社团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社团少年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