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初探
2020-11-19贺维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贺维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中是学生学习的观念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思政课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
二、当前高中思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国家对思政课程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有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做出了明显改进和提高,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经验,教学质量和效果已经有明显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功利化
高中思政课程内容较多,涵盖地知识面较宽,面对着高中学业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往往会进行筛选,对考试重要的内容重点讲,考试不考或涉及不多的内容就不讲或略讲,在复习时也是复习考试重点,完全为了考试分数服务,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导,只学习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其他的内容可以不学,因此,学习动机不够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尤其是对于高中文理分科之后,理科学生普遍将政治学科的学习为其他课程让路,导致很多理科学生人文知识面较窄,综合素养不能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大部分高中的教学设施都普遍完善,具有多媒体设备,大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部分思政课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多数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多媒体设备也只是用来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资料,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三)教学内容空泛
思政课是以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学科,内容涉及广泛,既具有政治严肃性又具有人文性,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要求。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成知识讲授较抽象,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不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或感同身受,发自内心的认可程度不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受客观因素限制,实践性教学开展的也不够,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制约
受当前高考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教学理念依然是教学为高考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紧密结合考试重点进行讲解,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目标,用成绩来进行教学水平的评判和学习能力的高低,这就是高中思政课教学无法进行全面的创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影响
面对着高考独木桥的压力,社会上对思政课的重要性依然有所忽视,认为其是一门副课,不是主干课程,因此只要及格就可以,没有必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种片面的认识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思政课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思政课不重要,尤其是理科的同学,甚至完全将思政课作为一门多余的课程看待,从而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由于受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对政治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了解、接触的程度不同,再加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导致一些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积极主动思考和参与程度不高,同时受课业压力影响,对思政课的学习也只限于老师的讲授和考试的要求,平时自觉学习的不够多。
(四)思政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思政教师队伍受知识水平和学习理念等因素影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不能根据“00后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部分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业务培训学习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大,思政课教师外出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有限,
四、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策略分析
(一)提高对思政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一方面,学校要对思政课给予充分的重视。随着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要性的不断强化,学校也要加强思政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政策落实和课时安排方面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老师也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将思政课的教学放在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要的角度,扎实的进行全面讲授,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思政课的获得感,激发学习自觉性,切实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丰富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其中包括: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挖掘现实生活中可以被利用的资源融入到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如在讲述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将中国的“年文化”作为案例,探讨不同地域年俗,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对于过年的深刻印象和认识,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贴近生活实际,能够拉近学生与思政课的距离,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主题班会等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感受和意见,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对广大教师寄予殷切期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舵手,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统一”要求,积极修为,努力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阵地,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力度,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平台和机会;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锻炼,开拓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牢记育人初心,承担育人使命,以教师的强大业务素养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思政课堂吸引力,切实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想提升教学吸引力,必须先得到学生的价值观认可,因此,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应该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学习了解社会制度、学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日用而不觉的政治信仰,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思政课程重要性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丰富课程资源,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导,落实高中思政课育人任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