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方法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刍议

2020-11-19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整体思政育人

■苏 雷/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组成部分看成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的整体性、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和教育环境的整体性。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思政教育对个体来说,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向较高级的结构发展,即为有序,有序性可表现在思政教育的构成、追求的境界是有序的。大学思政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方面,既要注重自身结构体系的优化,又要考虑外部因索的优化。因此,可以运用系统方法来处理大学思政教育工作。[1]

一、系统方法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根据系统论观点,从整体出发,辩证地处理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功能与目标的关系,找到既使整体最优,又不使部分损失过大的方案作为决策的依据,以实现整体最优化的方法。目前,人们正在试图把系统方法发展成由不同层次构成的方法论体系。[2]系统方法同传统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和处理大学思政教育时要把握的一些原则。

(1)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首要原则。在研究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通过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而达到对整体的深刻理解。探索组成、结构、功能及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和辩证关系。使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归纳和演绎、局部和整体、个别和一般都协调—致。

(2)动态性。从原则上说,任何现实的系统都是处于动态的“活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永远达不到的。系统总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3)最优化。最优化是通过研究系统的要素、结构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经过科学的计算、预测,做出系统目标的多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和实施方案以及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目标。当然,这里的最优化也是一个相对概念。

(4)综合性。综合性是系统方法的一个突出特点。综合性就是把任何整体都看作是以诸要素为特定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要求研究任意对象时都必须从它的成分、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5)模型化。对于复杂系统,需要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经适当简化和理想化建立起系统模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模拟实验。模型化原则常常是采用系统方法时求得最优化的保证。

二、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是巨系统工程

新时代以来,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任务,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有社会变革的加剧和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等原因,但在大学思政教育方面,社会与学校、学校与家庭、高等学校内部各部门间没有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大学思政教育的整体效应优化体系。所谓大学思政教育的整体效应优化体系,主要指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怎样充分调动高校内各个部门、家庭、社会各环节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互相联系的各种力量,探寻和掌握系统程序,以求得大学思政教育的最佳效益。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思政教育不能孤军作战,必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网络系统、内容系统和过程系统。除了这些大系统外,在各系统内,尤其是高校内部也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网格系统。[3]例如高校内部就必须解决思想教育与教学两层皮、与相关学科相分离、与管理制度相脱节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网络化、系统化、整体效应最优化。大学思政教育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才能完成既定教育目标。[4]

教育部最新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基本途径和组织领导,形成了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科学、严密的逻辑系统。每个部分当中也都体现了“系统方法”的特点。比如在“主要任务”方面,谈到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基本途径”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在做好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把搞好形势政策教育和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放到了与思政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要求,这将对高校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具有重大指导性意义。“系统方法”的特点在《要求》里就是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要求的把握。系统方法作为现代科学智慧的结晶。[5]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对于提高工作实效有着重要作用。大学思政教育不是单项工作,而是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系疣,而是复杂系统;不是孤立系统,而是连续不断的系统;不是一个小系统,而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大系统。

三、系统方法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核心,它的内容就是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从而达到整体的最优化。坚持整体性原则,在当前最主要的是使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相统一。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两个子系统。要提高思政教育的整体效应,必须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完善的、科学的制度和政策中去,把思想教育的要求与管理制度、政策中强化的目标统一起来。说理是教育,管理也是教育,而且是更重要的教育。两者都是推动实践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政策对人产生的动力要比单纯说教大得多,思政教育不能只通过说教来进行。事实上,情感的力量、组织管理的有效、实际利益的给予等都可以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思政教育目的。

(二)有序性原则

系统的任何联系都是按等级和层次进行的,都是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尽管思政工作体系异常庞杂,但却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秩序、有规律的。大学思政教育的内容是有序的:首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其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然后,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最后,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大学思政教育的进程系统也是有序的:正确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各种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三)动态性原则

大学思政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活系统”,因为大学思政工作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活生生的人。大学生的思想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大学思政教育者要对工作进行及时的动态调节,使工作符合客观规律,就一定要坚持动态性原则,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动态平衡。

四、结语

大学思政教育体系是一个强调整体性和有序性、具有复杂性、包含多个子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的活的巨系统工程,通过综合性、模型化的系统研究法原则和手段,可以对思政教育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相对优化处理,不仅有助于达到相对最佳的教育功能,也有助于高校提高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效性。系统方法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和实际运用,而且也是对这一原理的丰富和深化。

猜你喜欢

整体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