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究

2020-11-19王蕴秋西安北大科技园创新基地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利用资源

王蕴秋/西安北大科技园创新基地

一、前言

(一)文化产业及文化历史资源的定义

(1)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这其中涉及到生产要素,文化历史资源作为主要生产要素,明确文化资源价值,挖掘其市场潜力,通过文化产业进行系统的运作。通过文化资源的明确,理清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科学转变文化资源,这个过程中文化资源经济增值。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其成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产业。

(2)文化历史资源:文化历史资源与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等不同,文化历史资源主要是历史发展场合中所形成的文化资源。对于文化历史资源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文化历史资源分析必须以文化属性、资源属性双方面展开。文化历史资源属于抽象的文化资源,是历史实践精神综合成果。

(二)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科学的手段整合历史资源,打造销售历史系列活动。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文化产业将文化历史资源的价值进行挖掘。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文化历史资源具有观赏、教育以及学习等服务功能,通过文化产业的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发挥其育人、兴业价值,促进文化经济发展与对外文化交流,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帮助。

(三)国家有哪些政策支持

实际上,从2016 年起,国家出台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等政策,就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社会必须大力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类型,策划到2020 年,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和数字创意标志性企业、产业和产业园区。文化部门紧跟其后,大力促成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大幅降低艺术品消费税率,以全方位系统的政策支撑促进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各种平台吸引文化创意人才、资金和技术。

(四)本文研究的意义

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文化对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性,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是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文化话语权,推动我国文化经济发展,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尊和自豪感,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二、文化产业开发和利用文化历史资源的发展历程

(1)建国后文化产业开发和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正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学界、经济界发展开始对文化产业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因为文化与政治关系处理,需要将经济恢复作为发展主体,所以文化发展方面较为缓慢,但是这期间文化经济发展在政策基础的指导下,获得更多发展机会。1952 年结合文化企业试点,文化部下发《整顿加强去哪国剧团工作的指示》,减少文化产业拨款,转变为经济自给[1]。这样一来文化企业收入逐渐字呢更高。1953 年社会主义过度阶段,发展政策调整,导致很多政策无法落实,限制了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为后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积累了更多经验。

(2)改革开放后,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高潮。1978 年至1999 年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到预热期,文化历史资源是否能够转型产业化成为研究的焦点,针对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关系进行客观讨论。结合欧美等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及时对文化历史资源产业化进行了总结,并且逐渐达成文化产业开发与利用文化历史资源的共识。2000 年至2005 年文化产业进入到初创期,尤其是十五届五中全会的推动,社会建设着重强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这阶段文化历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电影、出版等文化企业[2]。2006 年至2011 年文化产业进入到攻坚期,文化产业发展体质深化改革,国有性质的文艺院团以及部分报刊出版单位等转变企业体质,文化市场的主体出现变化,对文化产业自生能力要求更高。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文化产业增加了造血功能,提供了转型发展机遇。

(3)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形式。十九大中,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明确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期间加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管理机制,文化产业发展结构明显变化,尤其是数字文化的兴起,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斩落星发展的新兴产业。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更为全面,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数字创意产业[3]。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领导方针,利用文化市场的建设,转换文化发展动力机制,引导文化产业走向世界。修订文化行政法规与管理政策,为文化产业开发与利用文化历史资源营造更适合的环境。重新认识文化生态、文化生产、文化传承形势,创新文化发展体系,整合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金融的关系,打造全面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形成三元动力结构,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创新网络文学发展业态,以此为载体更深入的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引导价值。

三、文化产业开发和利用文化历史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历史资源利用率低

文化产业在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期间,存在文化历史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文化历史资源虽然不断开发,并且逐渐进入到文化市场中,但是对于开发情况并没有具体的管理系统,不能准确统计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情况,这样一来文化历史资源开发的均衡性失调,严重影响文化资源合理利用[4]。文化历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历史资源的流失。加上在这方面的监管并不是非常完善,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文化历史资源被忽视。

(二)文化历史资源利用缺少明确规定

开发与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期间,并没有针对文化历史资源提出明确的管理规定,这样一来其合法性受到质疑,文化产业得到有效规范,限制文化资源利用基础上,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等达不到文化产业发展标准[5]。

(三)过度追求文化产业经济利益

文化产业过度追求产业发展的经济利益,导致在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期间忽略了文化资源价值的体现以及历史资源的保护,严重损坏文化历史资源价值,过度开发打破文化历史资源的有限性,这样以来对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极为不利。甚至部分企业通过文化历史资源谋取不正当利益,触犯文化保护相关法律,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制止,才能更好的开发、利用以及传承文化历史资源,发挥文化历史资源最大利用价值。

四、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文化产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利用率

文化历史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为文化产业创造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文化历史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首先重视资源层面的输入。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文化历史资源开发进行全方面监控,有效控制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进度,控制资源量,真正做到文化历史资源合理开发。当然还要做好文化历史资源输出管理,维护历史资源有效开发的同时,创建文化资源管理系统,积极进行文化市场发展调查,打造文化历史资源产业链,以多元化的文化历史资源形式满足文化市场发展需求[6]。了解大众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关注点,通过专门调查小组的形式对文化历史资源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文化历史资源利用率。

(二)充分激发出文化历史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文化历史资源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得到有效的激发,其推动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文化历史资源是时代进步、文化发展的沉淀,文化历史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再生资源、生长源泉的关键,通过文化历史资源的有效开发,扎实文化产业发展根基,扩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如何激发文化历史资源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就需要重新认识文化历史资源,以行之有效的开发途径,充分发挥出文化历史资源价值,从而取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新突破。

(三)进一步完善文化历史资源保护机制

文化产业开发与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期间,针对文化产业逐渐市场化的发展形式,进一步完善历史资源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出政府对文化资源的指导以及开发利用监管职能。文化产业作为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全面贯彻落实多元文化资源市场投融资管理机制,积极扩展文化历史资源开发投资渠道,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文化历史资源市场专业性的打造力度,通过全面性、完整的文化历史资源产业群,以多元化营销体系为纽带,改变资源开发约束的局面,升级文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开发与利用文化历史资源的引导作用,协调好文化历史资源开发、保护平衡关系,减少在开发利用文化历史资源期间的破坏性行为,避免对文化历史资源过度消耗,超出其有限性。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利用资源
利用比例尺来计算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学会利用自己的欲望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