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研究

2020-11-19史成刚南宁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力双创大学生

■史成刚/南宁师范大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推进的新时代下,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1],创新创业成了国家和社会日益发展的主旋律。高校大学生是最具有潜力的“双创”群体,势必担负着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重任[2]。因此,高校必须对“双创”人才的培养有更高的标准,比如优秀的专业素质、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无法否认这些都是“双创”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但这些指标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一定是创新力,创新力是整个创新创业发展的真正源泉。

虽然国家已经逐步重视大学生“双创”综合素质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依然还留存着一些问题。例如很多高校缺乏专任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或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双创”课程要求不符合。还有部分大学生自身“双创”意识模糊,责任心不强等。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专项调查,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双创”的了解,“双创”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意识、大学生“双创”的方向等。调查结果明显发现,部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模糊,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应该去做的事,和他们无关。即使是一些已经在做创新创业项目的同学,自身责任感也显得略低,没有合理的组织分工,没有具体的科学研究,缺乏优秀的创新实践,实战经验严重不足。部分学生也指出学校的确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但他们只是按照规定去上课,并没有真正做到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但本文要解决的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缺乏创造力的问题。

笔者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答,如果你有创新创业的好方向,你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吗?笔者一共收回有效问卷342份,其中有340份的结果是愿意。虽然问卷调查进度尚浅,数据还不充沛,但结果显而易见,大学生是愿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只是他们的创新力不够,没有具体的创新方向。但又不能全都由老师告诉他们研究方向是什么?因此,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全面的整理与归纳一些“双创”方面的资料,提出了从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加强他们的创新力的一些路径,与大家探讨,希望可以全方位的帮助大学生提升他们创新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一,继续加强课堂教育,强化“双创”意识的培养,要想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潮流中来,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大学生创新力要想得到提高,首先要开展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知识教育和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他们认识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刺激他们开展创新的想法。

第二,树立创新创业的优秀典范,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高校应定时开展一些创新创业沙龙或是创新创业的专项交流活动,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坚定他们的意志力。大量优秀的创新创业榜样可以帮他们树立兴趣,并不断的去研究它。创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良好的积累和坚定的毅力,再多的想法也转化不了事实。

第三,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学习,在全球化的多元环境下,跨文化视角尤为重要,创新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学生多学多看多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特征,了解它们与我们自身的文化差异,加以结合和对比,也是提高创新力的一种路径。

第四,科学锻炼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借鉴和重塑,创新是有规律可行的,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于发现再加上合理的联想,通过大量的训练,可以起到提高创新潜能的作用。

第五,构建系统的知识贮备,优秀的创新成果肯定是通过优秀的知识贮备转化而成的,大学生要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贮备和相关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创造出优异成果的。

第六,培养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发现问题,遇到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考虑,才能迸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从而产生思维上的创新。

第七,校内校外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实战中得到提升。要想提高创新力,不能一味的停留在理论学习中,还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在校内,高校应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争取做到全员全方位覆盖,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体会到时代对创新创业的要求;校外应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深化校企合作,学校提供一部分的资金、技术和师资力量的支持, 满足学生“双创”的需要,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只有经过创新创业的流程, 付出了劳动和汗水, 才能体验到创新创业的艰辛,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 科学的规划自身的创新创业活动, 提高自主创新力。

第八,加强网络新阵地的建设,多媒体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网络是紧密结合的,高校应加强网络新阵地的建设,紧跟时事,向学生提供前沿的理论知识或别人的优秀事迹经验,建设良好的网络宣传渠道。同时,网络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网上学习交流的地点;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的发布一些创新创业的比赛,比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从实战中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力的培养。

第九,重视专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不能仅靠学生的努力,高校应设立专项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给学生带来正确的价值引领与专业指导。或者实行“双导师制”,在学生做创新创业的同时,高校可联系一些专业或企业的优秀人士做学生的校外导师,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专业理念指导,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规划自身的创新创业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第十,制定合理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结合“双创”的大背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成长,制定一套较为完善且合理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高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与评估,通过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性的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综述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是艰难而又漫长的,创新创业人才绝不可能一夜而成。当前,我国正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双创”人才供不应求,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时刻进行。本文紧密结合“双创”时代的背景,从高校及大学生自身的多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路径,创新力的培养极具时效性,需要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开发大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新路径,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创新力双创大学生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方丽洪 “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球十大创新力国家地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