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金字塔理论在高校排球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9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女排金字塔排球

■屈 涛/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一、前言

学习金字塔理论又叫做经验之塔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埃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是基于对于美国缅因州的学生学习语言二十四小时后的平均留存率而总结出来的。该理论站在学生的视角,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大类,其中被动学习的内容包括我们日常教学汇总所采用的听讲、阅读、声音图片展示、示范等四种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主动学习则包括小组讨论、做中学(实际演练)和教别人(即马上应用)三种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学习态度。该理论认为,主动学习的效率必要是高于被动学习的,且听讲、阅读、声音图片展示、示范、小组讨论、做中学(实际演练)和教别人(即马上应用)这七种教学方法带给学生的记忆留存率是呈递增之势,且越到后面,递增势头越强,学习效果最好的便是教他人(即马上应用)。

尽管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实践来源是美国社会,且主要是针对语言类学科的平均记忆留存率,但是就从当下高校排球教学训练本身来说,还是很有启发性的。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多方法整合,落实于“教他人”

在高校中,排球是作为一门选项课存在的,即在普通类高校中,选修排球课的学生必然是不是排球专业,都可以算为业余爱好者或者感兴趣者,这就意味着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认识是处于一个层次不齐的状态。

根据学生金字塔理论的结论,“听讲”属于学生的知识平均留存率最低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校排球选项课的学生来说,他们中小部分同学在选择上这门课前,只是知道排球长什么样子,也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来“打”排球,且其打法基本尚处于“跟着感觉走”的状态,至于排球的具体打法、运动规则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则知之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当的开展“听讲”是有必要的。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和“声音和图片”部分整合到一起,尤其是排球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最好借助阅读、声音、图片甚至是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排球运动有基本、简单的认知,从而从自己的主观判断大致知道排球运动是一项怎样的运动。

为了能让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印象深刻,教师可以在已经听讲、阅读和观看声音和图片的基础上自己根据“一对一”分工原则实践一番,用自己的感觉来判断自己以及对手的发球、接球等情况,互相探讨自己的问题和对方的问题。再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做出具体的示范,将排球运动中的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动作具体分解,让学生“照猫画虎”式地模仿和练习,并继续以两人为一组进行训练和强化动作。

接下来,就进入了学生主动学习阶段了。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承担的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功能,主要负责帮助、引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示范,但是这时候的课堂已经交给学生了,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

为了能够强化学生动作的标准化程度,教师在学生已经弄清楚排球运动规则的前提下,开始以五人为一组进行羽毛球运动实战演练,让每个成员都弄清楚自己的活动范围,明确的分工可以避免在赛场上出现抢球或者无人接球现象。在经过一轮以上的两小组对抗赛以后,小组内部具体有什么问题就很清晰了,如自己接不住球、小组成员间合作不默契、发球技术不过关等。而这些都是接下来小组内部需要讨论如何改进的内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生既得知道自己及本队成员的优势和劣势,也需要对手的情况通过讨论得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在尽量补齐短板的前提下,学会扬长避短。前文提及的实战演练和小组讨论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和实际演练置于同一堂课之内,这样就便于学生及时反馈,总结经验教训。

在上述步骤都完成以后,经过同一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磨合以及同对手组多次实战演练,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正式比赛”阶段了,由于比赛没有重来,也没有时间总结总结和反思,因此就最能考验学生对于一些排球实践技能的反应速度和能力,而由于经过前面的“实战演练”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双方力量也是不相上下,鉴于此,两队其实就相当于在同一个平台上的面对面的对话,互相学习、互相查漏补缺,最终分出胜负。这样的比赛其实往往更能体现快速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只有将多种方法相互整合,最终落实于“教他人”的状态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排球运动的相关技能。

三、在教学策略上:适当地补充一些其他方法观点

对于学习金字塔理论方法论的借用,直接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得根据我们的学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学生间的差距问题:分层教学法的介入

前文已经提及,在当前高校中,选修羽毛球选择项课的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基本的便是性别的差异,这是先天的,无法改变的。因此这也是分层的第一步,我们先要将男女生区别分组。接下来,同性别学生之间还存在个体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排球运动技能水平的不同以及学生个人意愿开展插花式分组。接下来,我们就将“视线”置于在上述的小组讨论之中,先通过小组成员内部的讨论和分享来缩短同小组成员之间的差距,达到尽力提高短板的目标,接下来小组成员可根据每个人的的特长和短处来具体安排人员位置,设计战术。显然,分层也是需要讲究原则的,包括激励性、学生主体性、全面性以及保底不封顶性等。

(二)学生的信心问题:女排精神的介入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即当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感情、希望或者诱导的时候,学生便能更加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即我们口头上所谓的“期望越大,结果越好”。对于这些业余的排球选项课学生而言,他们中很多都是零基础、零起点,正因为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潜力能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也就可以给予他们较高的期望。但是,单凭教师空口白牙说“你们行”还不够,还需要学生自认为“我们行”才行。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建构他们的牢固的信心。

所谓“女排精神”就是典型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表现,具体表述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国争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可以同学生分享女排精神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女排姑娘们身上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共性:女排最早的教练是日本籍大松博文,他从日本带来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战术排编法,在此基础上,中国排球逐渐走向世界,拿下了五连冠的好成绩。我们的学生也没有任何的排球学习经验,这是劣势也是优势,至少说明学生是有无限可能的。总之,教师可以从精神层面借助女排精神等激励学生坚持学习和练习。

(三)学生非正常发挥问题:警惕詹森效应的出现

多年的排球选项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部分学生平时的表现很不错,但是一旦到了赛场上或者遇到陌生的对手、环境后就非常紧张,进而导致发挥失常。心理学上将之称为詹森效应。在高校中,这类学生比比皆是,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主注意和警惕该类现象的发生。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知道问题的成因,詹森效应发生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个体的得失心太重以及自信心的不足,在高校排球教学中想要解决该问题,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即学生需要多加练习和强化,让自己真正变强,从而达到“发挥最差的时候也不过如此”的结果。

四、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在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支撑的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除了技术因素外,还有些非技术因素也影响着训练的效果,如参与者因素、地方经济水平因素、管理因素、场地器材硬件因素、地方文化因素、运动本身的特点、地方体育政策、指导因素、媒体因素、地方学校体育发展水平因素、地理其气候因素等等,从表面上看,影响因素非常庞杂,但是我们只要能分清主次,知道我们高校开展排球选项课的主要目标,其实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显然,高校开展包括排球在内的体育选项课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的情感和压力等消极情绪等,只要我们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教学任务就算是基本完成了。因此,以人为本当贯穿于我们高校开展包括排球在内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导下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始终。

猜你喜欢

女排金字塔排球
“金字塔”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Great Vacation Places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金字塔是用金子造的吗
王者归来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