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来中国运动事件表达的认知语义研究综述

2020-11-19程亚美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英汉框架汉语

■程亚美/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前言

Bussmann给认知语义学的定义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流派,关注的是语言与知识习得和使用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的调查。其中,运动事件是一个重要研究范畴。运动事件(motion event)通常涉及实体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位移,是我们生活中最早、最基本、最广泛的经验之一。经研究梳理,近20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的运动事件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主要以Talmy类型学框架理论和Slobin的语言思维理论占据主流地位。

二、运动事件理论基础

(一)Talmy运动事件框架理论

Talmy(1991)指出框架事件表示事件的发生以及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是存在差异的,他列出了五类框架事件:空间上的移动和静止事件(motion),时间上的廓延事件(temporal contouring)、状态变化或守恒事件(change of state)、行动关联事件(action correlating)、完成或确认完成事件(realization)。本文所讨论的运动事件属于第一类,即空间位移事件。Talmy首先定义运动事件(motion event)为“一个物体在稳定场所的持续运动”。它主要由实体( fi gure)、场所(ground)、路径(path)、运动本身(motion)4个基本语义成分和方式(manner)、原因(cause)两个副事件(co—event)组成。纵观近20年中国运动事件研究成果,均使用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主要有沈家煊(2003)、卲志洪(2006)、罗杏焕(2008)等。本研究的综述梳理同样将Talmy理论作为重要的脉络。

(二)语言相对论:沃尔夫主义——slobin语言思维假说

在20世纪上半叶,萨丕尔——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世界的看法。Sapir(1921)指出,一个人看世界的眼光和思考事物的方式受到自身语言的牵制,这就是“语言相对论”。“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余璐(2014)曾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史,自从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提出后,“语言相对论”沉寂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重新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便出现了“新沃尔夫主义”。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语言学习不仅涉及表面形式的获取,还涉及与形式相关的潜在概念结构。考虑到这一点,Slobin(1996a,1996b,2000) 提 出了他的“即时思维假设”(thinking for speaking hypothesis),这是关于语言相对论的经典Sapir—Whorf辩论的修改版本,也是运动事件表达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是是对 Talmy 理论的补充及提高。他的提议得到了Chen&Guo(2009)和阚哲华(2010)等研究的证实。

三、中国运动事件主要研究成果

国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影响深远,当认知语义学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时,国内学者也将逐渐提升对该领域的关注。我国现有的运动事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英汉对比类型学研究等方面。

(一)汉语运动事件动词词汇化模式研究

Talmy (1985;2000b)认为,汉语和英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类型一致,都是卫星框架语言,但事实上英汉运动事件的概念化在语言表征上存在差异。于是,汉语的运动事件动词词汇化模式一直是认知语义学的研究重点,在我国英汉语的运动事件“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成果丰硕。

就“方式”动词而言,汉语和英语的概念基本一致,不过汉语的方式动词的数量比英语方式动词少得多,汉语基本是粗粒度的方式动词;而英语方式动词数量较多,具有细粒度方式动词,汉语只能用状语描述来弥补方式动词的不足。

根据Beth Levin(1993)对方式动词的细致分类,我们检索到学者们也会采用精细化的分类标准来对比研究英汉语。罗思明(2007 )着重讨论了英汉“缓步”类动词概念意义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指出Talmy的词化模式理论存在需要商榷的点,即不可以纯粹用词汇化模式作为唯一标准来决定英汉的类型,事实上英汉运动事件动词的词化模式应为“动作+方式(原因)+X”,其中“X”成分可能是时间、结果和方向等语义成分,英语的丰富性远高于汉语。郭泉江、罗思明(2011)同样从细微角度入手研究英汉"投掷"运动事件,由于相同概念结构的映射作用,导致了投掷类运动事件的句法框存在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民族识解方式的差异,英汉投掷类动词在整体、个体语义域和动词数量上存在差异。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对英汉运动动词词汇化做出了修正和补充。

Talmy(1985,2000b) 提问“路径”成分是语言中的核心成分,因此我国很多英汉运动事件研究学者也将研究重心放在“路径概念”上。一般的路径动词包括向量 (Vector) 、构型(Conformation) 与指示 (Deictic) 三个语义成分。学者们的研究表明英汉语在路径动词语义范畴中具有共性,如英语的 enter,ascend,rise;汉语的“进、升、落、回”等。同时,英汉语在用短语表达“路径”概念时则出现了差异,首先是介词出现的位置不一致,汉语中介词在前,英语中介词在后;此外。两种语言的语言附加语成分不同,英语的附加语主要是动词后表示方向或者状态的小品词,如 in,on,under,up等,汉语则是由趋向动词“上、下、进、出”等表示。

随着研究逐步走向成熟,马玉学(2019)首次明确提出各种语言在运动事件词汇化中除单纯的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外,普遍存在第三类运动动词——同时复合路径意义和方式意义的运动动词。该类动词的确立将深化我们对运动动词的认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运动事件词汇化基础上的语言类型划分、对同类研究中动词的认定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二)英汉对比类型学研究

Talmy认为运动事件中“路径”是核心图式,“路径”在语言当中的位置也决定了该类语言的框架类型,因此,他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两大类型:(1)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该类语言核心图式为路径动词,如法语、西班牙语等;(2)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该类语言路径由卫星(satellite)承担,如西班牙语、英语、汉语。Talmy首次将汉语归为了S—语言。

以Talmy框架事件理论为代表作的认知语言学发展势头迅猛,并对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作用突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学者关注汉语的类型学归属问题,然而,没有研究可以确切地将汉语的类型特征归类。吴建伟通过对比运动事件中汉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表达,得出的结论与Talmy (2000a)相一致:汉语属于卫星语框架语言。沈家煊(2003)则认为汉语虽属于附语框架语,但不是一种很典型的卫星语框架语。戴浩一(2002)则更认为汉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阚哲华(2010)以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背景描述等为观测点,他认为汉语既不是动词框架语言也不是卫星框架语言,而应当属于“均等框架语言”。韩春兰(2011)、史文磊(2011)认为中文不仅是一种动词框架语言,而且还是一种卫星框架语言。韩春兰(2011)认为中文不仅具有动词框架语言的特点,而且具有卫星框架语言的特点。因此他指出,将语言类型定义为仅一种类型是不合适的。因为像汉语这样的语言非常复杂,我们无法轻易定义其类型。史文磊(2011)指出,由于语言的发展,汉语的类型正在发生变化。他比较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他发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类型学是不同的,他强调共时和历时因素都应考虑入内。薛玉平(2012)对汉语中的路径表达和句法结构进行了一些研究。他认识到汉语关于运动事件的结构和表达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我们无法将汉语定义为卫星框架语言或动词框架语言,而是一种混合语言。换句话说,汉语不仅具有卫星框架语言的特点,以及动词框架语言的特点。

总而言之,汉语是什么样的类型学没有明确答案。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语取决于运动事件的组成部分。如果路径成分由主动词表示,则汉语应为动词框架语言(V—语言);如果路径成分由卫星元素表示,则汉语应为卫星框架语言(S—语言);如果路径组件与方式或原因具有相同的位置,则汉语应该是一种均等框架语言(E—语言)。

四、总结与展望

(一)结论

通过梳理近20年中国运动事件的认知语义相关研究领域,可以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汉运动事件框架研究、汉语类型学研究,以及运动事件与二语习得相结合的研究,并且研究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主要都是借鉴Talmy和Slobin的理论展开讨论,值得一提的是量化实证研究逐年增长,这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运动事件表征特点是很有帮助的。在此过程,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要素的设定均沿用先前的实验,很少有专家学者能够另辟蹊径,得出来的研究结论大同小异。

(二)展望

本着让运动事件研究更进一步的想法,笔者从梳理的文献中得到启发:(1)运动事件研究也可以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2)运动事件实验研究应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3)语料选择可倾向于口语语料和书面语料双向分析;(4)将运动事件研究与智能化、多模态研究相结合。

猜你喜欢

英汉框架汉语
学汉语
框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汉语新韵》简介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