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黄宗羲“经世致用”思想教育理念研究
2020-11-19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于 盼/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一、前言
在明末清初政权更迭,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努力寻找救亡之路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有志之士纷纷提出实事求是之学,“经世致用”成为当时社会的风潮。明末时期,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社会风气急剧下降的社会背景下,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例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为了改变时弊,挽救封建社会,他们痛斥空谈心学的危害,力主读书做学问要紧紧联系社会实际,面向现实,影响和干预现实。
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一样,黄宗羲的“经世致用”都是对明朝灭国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黄宗羲的“经世致用”之学的代表作主要是《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将政治、历史与现实结合,力求通过以往的历史经验的教训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进行批判,以让社会发展。
二、突出与实际结合的治学思想
儒家传统的的教育观点就有致用之学,历来的儒家学者都希望可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这一理想在汉代被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到独尊地位,在宋代程朱理学的影响之下,将儒学推到至尊地位。他们是将教育作为政治的附庸,经世致用只是一种化民的手段而已。[1]而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则不然,与传统儒学相比,虽也强调积极入世、匡时救世,但却有明显进步意义,更加具有民主意识和现代性意识。[2]
黄宗羲与传统的儒学教育差别很大,主张学问和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大话,要做到活学活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现实服务。[3]黄宗羲曾说:“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4]在黄宗羲看来,学道和事功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事功与学道不结合,不将其所学的知识用于救国救民,那他所学习的知识就没有任何作用,就流于虚无,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儒学”。
三、提倡德才兼重的个性发展
德才两方面孰轻孰重一直以来就是教育学和社会学中的重要问题,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治世中,重德轻才传统儒学教育思想占据主流思想;其二,乱世中,重才轻德的非传统教育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治世中的重德轻才观念。在治世之中,儒家教育看重德行比才干重要。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5]81 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德行,即使是有周公那种才气也不足为观。儒家教育思想中,德行是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其余各项才能的发展在儒家思想教育中是处于次要位置的。
乱世中,儒家的教育思想重才轻德,这一理念与传统儒学教育相对立。自春秋战国群雄并起开始,此后每逢易代之际,各路诸侯为成就霸业,纷纷争夺天下英才。[6]像是战国四公子,他们就一直坚持“唯才是举”的选才方法。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他们收罗人才,凡是才能出众的人都被招致麾下。在乱世中,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提高自己国家的政治力量,一些激进之士就必须跳出传统儒家重德轻才的条条框框,大力推行才能重于德行,但这种方法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总而言之,不管重德轻才,还是重才轻德,这都是将培育人才放在封建王权之下,这都是一种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的表现。但是黄宗羲他将德才两者处理的非常到位合理。黄宗羲从经世致用思想的本源出发,提倡教育应该在尊重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来培养“德才兼重”的人才。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个人的个性,依照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和个人能力来培养人才,使每个人都能得到个性的自由发展。黄宗羲认为,教育理念应该将仁义教育和事功合二为一,育人者与受教育者都应该拥有仁义的道德品性,同时又要拥有治国安邦的才能。这样看来,黄宗羲的德才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不仅仅只有德才观更重要的背后具有的社会哲学,不仅有助于理解黄宗羲的教育思想,而且有助于我们反思后期儒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四、实现教育公平
封建社会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阶级的差别,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平等的状况。六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高门子弟资源良好,家庭地位极高,入仕都极为简单。而寒门弟子的生活仅仅限制“朱墨几案”,接受教育的程度极低,这就是由于门第不同造成的人的不平衡发展。随着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这种状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是门第限制了士子受教育的程度是不容否认的,于是,黄宗羲发出“向若有门第者,宁有是言乎”的批评与感慨。
为改变这种“门第相高”的不良现状,黄宗羲提出人尽其才的教育理念实现物尽其用,受教育者公平的得到教育资源。黄宗羲认为教育一方面是为了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与推进社会进步。这与传统儒学教育相比较而言显然更为全面,更加民主、开放。
综上,黄宗羲的教育方面的经世致用,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符合个人个性的实际情况,不仅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更是可以完全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五、普及历史文学
儒家的经世致用观因其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时代所需并当积极弘扬之。[7]清朝建立之后,黄宗羲作为明朝遗民,始终无法忍受异族统治。他在抗争,除了参加武装斗争试图推翻清王朝统治,他还进行另一种斗争形式——文学。文学成为明代遗民表达自我的方式,尤其是黄宗羲,他非常重视文章与时代的关系,在他看来,诗文必须要体现出对社会的有益方面,在这样的思想之下,他在拥有明代遗民身份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念。
黄宗羲的经世之学代表著作便是上文提到的《明夷待访录》。在新旧朝代崩溃交替之时,政治和社会生活断然不能离开文学,文学可以将社会特性展现出来。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就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力求利用以往历史的经验教训来对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在文学方面“经世致用”的显著表达方式便是黄宗羲对当时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制度的批评。科举考试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一种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当时,确实为朝廷选拔了很多优秀人才。但是,经过北宋王安石变法和南宋程朱理学成为正统思想后,科举考试的性质就有所变化。到清王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其弊端就彻底的暴露出来。八股取士的选拔制度,生硬死板,破坏了许多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壮志,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黄宗羲还将八股时文对文章风骨的影响扩大到对整个文学的危害层面上。他认为文章若以写作手法是否对称成股来评定的话,那文章的存在就失去了本身应该有的韵味,对文章造成显而易见的危害,随着这种情况的增多,那么八股取士对社会文风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伤害。这样没有文化韵味,损害社会风气,没有传世价值的文章是黄宗羲大力批评的。
在对八股取士制度的批评之中,黄宗羲提出了适应当时社会他所认同的文学理念“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手法,黄宗羲继承前人的观念,并将其继续发展,这就是他“经世致用”文学理念的思想基础。他将“文以载道”扩大到整个社会之中,文学不仅是记录社会历史发展的工具,同时文学也变成验证历史发展的存在。这对整个清朝历史文坛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经世致用”是黄宗羲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有着鲜明时代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末清初大动荡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状况。他的学习与事功结合、文以载道、政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由于其时代所限存在着难免的局限性,但我们可从他的思想中超越时空的普遍性从而受到深刻启迪,进而对其思想价值进行现代转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