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女杰期无负
——浅析浙江女性秋瑾和她的女性解放思想

2020-11-19鲁雅雯杭州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秋瑾妇女

■鲁雅雯/杭州师范大学

一、前言

秋瑾,亦称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今绍兴),是 20世纪初著名的女革命家、诗人,也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用独特的豪迈胸襟冲破封建束缚,投身于女性解放运动中,用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为近代女权运动的发展点上星星之火,阐释着独一无二的爱国情怀。

二、秋瑾女性解放思想起源

遵循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传统社会女性被排除在受教育的行列之外,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中国妇女就在这漫长的传统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受到政权、族权、神权和父权的严重禁锢,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卑微地生存着。秋瑾就出生于如此的环境,但她却在压迫中呐喊,发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远走扶桑追求真理,用一片赤诚之心和不屈的坚贞毅力追寻女性的自由与独立。

(一)自身家庭成长环境剖析

秋瑾家境颇为殷实,她出身于官宦家庭,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之秋瑾自身天资聪颖,十几岁便能吟诗作赋,彰显一代英气。与此同时,秋瑾拥有国家之情怀,性情爽朗,豪迈开放,对花木兰等巾帼女英雄崇拜不已,年幼时就学会了骑马、武艺等。正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秋瑾认识到了男女地位的差别,这样的差别在她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震动,她真挚地希望自己可以如同男子一般顶天立地,为社会、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思想也影响着秋瑾的恋爱观、婚姻观,她对自由婚姻充满向往,然而,在传统社会制度、道德伦理背景下,她无法摆脱封建包办婚姻的命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双方互不了解的情况下,秋瑾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人——王廷钧,一个典型的封建纨绔子弟。婚后,两个人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没有共同语言,加之王廷钧好逸恶劳,性格懒散,两人感情甚是不合。她在《精卫石》中便暗示了自己婚姻的不幸,对其包办婚姻的不满与控诉:“有才女嫁于大腹贾,随鸦彩凤更堪悲!空有满腹才如锦,徒将怨恨托吟诗;更无有个人儿解,独守空房泪万丝。”秋瑾不幸的婚姻生活使得秋瑾愈发确定自己志在何处,因而下定决心要冲破封建的牢笼,远走他乡探寻女性解放之路。

(二)社会动荡外部因素助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坚船利炮强制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陷入内外交困之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秋瑾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受尽屈辱的时代,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野心,中国主权遭受严重损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危在旦夕的国家,面对陷入死胡同的中国社会,“一些有识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积极倡导变法革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新变法应运而生,旨在改变中国水深火热的艰难困境,而康有为和梁启超受西学的影响也倡导女性解放”。维新派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观念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并强调兴办女学对于拯救中国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学始”“欲强国,必由女学”。秋瑾在给妹妹秋珵的信中称:“任公(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一反已往腐儒之气……此间女胞无不以一读为快。盖为吾女界开模也。”

1904年,秋瑾随丈夫来到北京,北京一行,她亲证了清朝的腐朽、懦弱、无能,决心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拯救中华民族之危亡。深深的民族危机迫使秋瑾从一闺阁女子转为奋勇无为的革命斗士,毅然走上反清、反封建的道路,也是在这一过程中,秋瑾逐渐认识到,单凭男性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女性受压迫的时间太久了,她们有权利一同为国家前途而奋斗,“男和女同心协力方为美,四万万男女无分彼此焉”。

三、秋瑾女性解放思想影响

秋瑾作为中国近代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一生四处奔波,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她不仅号召广大妇女走出闺门,接受新式教育,争取经济地位的独立,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追求男女平等权利,同时秋瑾还“将女性的悲惨境遇与传统封建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的女性解放思想唤醒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广大妇女,使她们有了冲破封建纲常礼教束缚的勇气,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促进广大妇女的觉醒

尽管秋瑾生活的年代,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受之西方影响,有开化之势。然而,于最基层的广大中国人民百姓而言,中国传统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言论使数以千计的女性禁锢于闺房之中,失去了对教育的追求,对独立自主的要求。秋瑾面对着如此的艰难处境,她自身传统的成长环境和悲剧的包办婚姻使她明了反抗的重要性,她从一片泥淖中挣扎而出,带着新生的希望。

她用尖锐而简洁的言论直面封建制度的腐朽,控诉着三纲五常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秋瑾提倡女性思想的解放,她反对缠足这一陋习,倡导身体的解放;她极力反对包办婚姻的存在,呼吁女性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她提倡开办女学,让女性也获得教育的权利,用更全面、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秋瑾身体力行,只身前往日本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她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她意识到个人力量的薄弱,因而提出创立中国妇女协会,将广大妇女团结在一起。回国后,又创办了《中国女报》,以报刊的方式进行舆论宣传。秋瑾一生都在为女性思想解放在奋斗,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是她用青春书鲜血书写出女性解放的新篇章,在她的影响下,大批女性走出封建牢笼,接受新式教育,接过秋瑾的接力棒,投身于女性解放事业中去。

(二)助力资产阶级革命

笔者认为,秋瑾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极力促成女性思想解放,更为重要的是,秋瑾将女性的解放与社会革命相联系,从而使女性思想解放运动附上了民主革命实践的色彩,助推资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进行,具有深远意义。

秋瑾在诗文中明确指出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承担挽救民族危难,推翻清王朝,推翻封建统治的责任。“今日舞台新世界,国民责任总应分”(《赠语溪女士徐寄尘和原韵》)则明确了秋瑾的主张,要号召所有女性参与到社会革命中去。她义不容辞地投入到革命中,以大通学堂为据点,派人在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积极准备起义。

秋瑾的所作所为对辛亥革命时期女性从军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她通过古代女中豪杰的光辉典范如花木兰等形象来鼓励妇女参加革命,精忠报国。在秋瑾的影响下,女子从军参政成风,当时的妇女团体较著名者就有严氏姐妹的浙江女子军、女子军事团、女子光复军、女子北伐军等。其中浙江女子北伐军更是声名在外,其宣言即以安慰秋瑾的在天之灵为其目标之一,也可看出秋瑾影响的深远。

四、结语

清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的肆意侵略,中国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先进的有志之士开始苦苦寻求中国的出路,秋瑾,作为浙江女性,作为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倡导者,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站在时代的前端,用与时俱进的眼眸洞悉女性的困境,抛头颅、撒热血,一腔爱国情怀,一生凌然正气,一世坚贞不屈,正如范文澜所说:“谁的行动能够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规律,谁就能成为人民敬爱的英雄豪杰,秋瑾正是这样的一个英雄豪杰。”

猜你喜欢

秋瑾妇女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作品集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当代妇女的工作
秋瑾与吕碧城的闺蜜情
秋瑾:闺密眼中的女汉子
生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