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20-11-19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公共服务

张 瑞/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自治为辅的行政性管理模式。在新时期下,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单位人逐渐朝着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相关职能机构也发生了极大的调整,很多公共服务、管理职能都从以往的政府承担转向社区承担,由于当前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还存在管理主体单一、社区自治能力差、居民对社区服务不满意、街道办事处事务处理程序复杂等问题,极大的影响到社区管理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积极探寻一种全新的社区管理体制。

二、城市社区管理中的不足

(一)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不顺

从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看,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组织自身问题,在社区管理中,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利是需要相应的社区组织进行维护的,而在实际中,很多社区还缺乏相应的社区组织体系,或者是社区居委会代替社区组织,导致社区自治性比较差,难以发挥其效应。(2)主体关系不顺,社区组织、社区居民是社区管理中最重要的三个主体,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不顺,从而极大的影响到社区管理效果。社区管理活动中,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而在具体的管理中,经常会出现社区组织服从领导、社区居民服从社区组织的情况,社区管理主体之间从平等关系变成附属关系,导致社区管理活动很难有序的进行。

(二)行政化色彩浓重

在新时期下,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管理模式被应用在社区管理活动中,社区管理体制也呈现多样化状态。在实际社区管理中,仍然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首先在街道办事处,其工作量很大,由于政社不分的原因,使得街道办事处具有很多行政管理事务,难以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的职能。其次,在社区自治组织中,其工作方面具有很强的行政化色彩,如社区居民缺乏发言权、社区自治组织被动服从街道办事处的安排,导致社区自治组织管理职能逐步弱化,而居民也会因此感觉自己的意见得不到尊重,不再相信社区自治组织,甚至是产生抵抗心理,极大的影响到社区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管理职能。

(三)城市社区服务不全面

在社区管理中,社区服务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式,就目前而言,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社区服务工作大多局限于便民服务、家政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公共服务则很少涉及,如居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等。从社区服务层次看,可以将社区公共服务简单的分层精神生活服务、保障服务、救助服务等几个方面,其中救助服务是为了保证社区居民的生存;保障服务是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精神生活服务是为了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从当前城市社区服务情况看,还有很多不足,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并且社区缺乏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低,社区总体服务质量差,这就对社区管理的规范进行带来了极大的制约。

三、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一)建立权责明确的社区管理体制

在新时期下,实施城市社区管理活动时,必须建立权责明确的社区管理体系,社区管理体系应该由社区成员代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共同组成,其中社区成员代表是社区管理的决策者,需定期对社区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等问题进行讨论、决定;社区党组织需要在思想上对社区管理活动进行引导,把握原则、方向,支持社区自治,不干预社区管理日常事务;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社区管理的日常事务,是社区居民自行管理、教育、服务、监督的群众性组织。在社区管理活动中,还需要尽快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加强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社区居民的各项公共服务需求,平衡各方利益,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要完善社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规范社区道德,通过社区文化、道德实现对社区居民的约束,从而有效的减少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准确定位有关部门角色

在城市社区管理活动中,部门必须从民生优先的角度出发,准确定位的新角色,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活动开展。在新时期下,应该将角色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者,在社区组织成长中,应该承担引导者的角色,要主动去帮助、扶持社区组织的成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社区自治发展,同时还可以准确把握社区发展方向,能引导社区朝着规范化、法治化的方向发展。(2)组织监督者,在社区管理活动中,社区可以对社区活动进行组织,并帮助社区组织自我组织,同时还能对社区活动进行良好的监督,避免出现超权行事的情况。(3)保护者,在社区管理中,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社区组织进行保护,并给予其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使得社区管理活动可以稳定进行。

(三)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在新时期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社区服务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多,衣食住行、学习、娱乐、健康、教育等民生话题越来越受社区居民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集中社会、社区等各方面力量,建立全面的社区服务体系,囊括生活服务、就业服务、公共服务、急救服务等各方面服务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使得社区居民生活更加有保障,以此保证社区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要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在实际中,有很多社区服务项目具有低偿、福利、微利等性质,与社会化、实体化经营相似,对此可以推进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社会发展,并建设全新的服务领域,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各项需求。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社区公共服务作用的作用,通过社区论坛、社区网络等,与社区居民进行匿名沟通交流,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想法、需求,从而针对性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四)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城市社区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于“不管而管”,是由居民自主管理,社区居民不仅仅是社区的居住者,同时也为社区管理的主客体,当前城市社区管理的情况看,还存在社区居民管理意识不强、社区管理不积极等现实情况,对此,加快社区居民自治建设显得刻不容缓。首先要拓宽居民的参与空间,要鼓励居民志愿组织的建设,如合唱团、治安巡逻队等志愿性社团,拉近居民之间的感情,加深居民交流,并通过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促进居民团队意识的发展,提高居民凝聚力,为社区组织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注意居民参与形式的创新,如开展居民单元自治、建立社区居民公约等,让广大居民针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共同思考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居民的主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城市社区管理是民生问题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在社区中,居民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居民生活、生产最关键的场所,要想真正的做好城市社区管理工作,就需要立足于民生优先理念,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公共服务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清代边疆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