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

2020-11-19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基本功舞蹈教学内容

金 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一、高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本舞蹈基础较差

目前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学生舞蹈基础基本没有,并且对于舞蹈的一些重要认知基本为零,部分学生接触舞蹈的机会也仅仅是义务教学阶段或者是高中阶段参加的一些文艺演出等活动获取的。高校学生年纪一般都在18、19 岁左右,身体发育基本已经定型,在舞蹈课堂中特别是一些舞蹈基本功训练由于自身的灵活性或者身体柔软度的原因难以开展,在训练过程中身体缺乏一定的协调性,一般的动作要领难以参悟,这些因素在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课程质量[1]。

(二)课时与任务不成正比,完成较为困难

一般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大纲要求都是每周两节课时,开设课程时间为两年。在两年学期期间,学生需要学习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学习(藏、蒙、汉、维、傣)、幼儿舞蹈,舞蹈剧目四大块学习内容,这样一来导致教学任务繁重,开课时间较少,并且专业设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四年在校学习,到第七学期进入幼儿园开展教育实习,在实习期就会有学生不会融会贯通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能很好展现出个人的舞蹈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课时紧张,可能删减了部分基础性教学内容,单纯以一些较为重要的内容进行细致化讲解,导致学生在此背景下难以系统化学习舞蹈专业知识,导致学习期间及实习期间出现知识盲区[2]。

(三)教学内容较广且散,缺乏科学性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与舞蹈专业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当前舞蹈专业教学中虽然有整体大方向的目标指引,统一了教学大纲,但是在课程选择和安排方面都没有形成一种具体和明确的模式,例如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有三名舞蹈老师,这三名老师教授的班级、教学方式和舞蹈组合的难易度不同,就可能导致教学内容形式存在差异,且部分教师按照其他高等院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整体教学内容和大致方向基本一致,但舞蹈知识需要系统化学习,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体教学无法连贯,进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专业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四)团队协调能力较差

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主要以面向幼儿的幼儿舞蹈为基础教学内容,其中涉及到很多舞蹈管理方面的知识,例如舞蹈队形以及音乐的选择等等,这些编排内容离不开舞蹈学生的创意和舞蹈灵感的相互合作,尤其是整体舞蹈表演结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不能离开所有参演人员的付出和感情,因此在教学考核方面应当加入一些对团队协作能力考核的需求,让学生保持团队协作意识,进而在学习和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3]。

二、有效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有关措施

(一)建立“双重心”的舞蹈教学模式

一般学前教育都属于师范类专业,因此在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于该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将幼儿舞蹈的组织、编排以及舞蹈节目的有效开展作为教学基础和基本目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加入幼儿舞蹈设计环节,将学生以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为基本教学和舞蹈表演对象,合理组织和安排舞蹈表演中的各项事宜,在教师制定的教学框架下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力,在培养教学创新意识的同时可以将课堂知识充分掌握,并合理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这样教师通过长期对此项工作的合理安排,让学生自行总结经验和学习方法,表演结果和效果由教师和学生做出合理评价,进而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幼儿舞蹈活动的创建方法和表现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当中,实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模式的真正教学目标[4]。

(二)合理安排课时比例,增加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

课时少、任务多是现阶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难以改变的事实,也是现阶段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基本功训练、舞蹈作业检查以及舞蹈组合训练,这三方面的时间应当根据班级具体学习效果以及舞蹈难度进行科学编排时间,通过授课比例的增加和合理安排,能够将舞蹈教学效率提升到一定的档次。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注意,在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学习的内容可能较深较难,这与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学习相互矛盾,因此想要解决此问题,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基本知识和技巧,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要求,每周的课时有限,但是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编排一个小舞蹈,到下周上课期间随机抽查一个舞蹈,对结果进行科学点评和纠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基本功的学习程度,并且可以利用这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在老师的点评和鼓励下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舞蹈的自信心,进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总体效率。

(三)丰富鼓励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在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当要尽量满足学科体系的需求和要求,并且需要根据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进行内容调整,对于一些零基础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降低基本功的训练强度和实际标准,并且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尽量选择简单的形式;另外教师应当时刻在心理和实际表现中鼓励学生,对不足的地方细心讲解,并以一种和谐的氛围教导学生进行舞蹈学习,同时在上课的第一时间就应当帮助学生对于舞蹈课程学习建立正确的认知,通过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能够带着愉快、放松的心情进行舞蹈训练。

同时还可以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学习舞蹈的益处,例如塑造形体、增强气质等,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深刻涵义的经典舞蹈剧目,在短片欣赏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当对教学内容要细致讲解,在动作示范时要标准且优美,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共同提出创意完成舞蹈编排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生舞蹈基础的培养

舞蹈基础主要包括形态训练和基本功训练。

形态训练主要包括基本的站姿、手位、脚位以及气息动作等一系列的结合联系,该训练可以塑造学生的优美体态,培养学生高雅气质,同时还可以将生活中那些不正确的仪表和姿态进行纠正,让学生具有充满自信的神态美,并且还可以为舞蹈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打开全身的各个关节,在舞蹈训练时能够将身体活动空间有效增强,使舞蹈动作完成的更加标准和规范。第一需要训练基本的柔韧性,解决学生舞蹈训练中身体僵硬的问题,这样才能够通过灵活的身体培养自身的音乐节奏感、韵律感以及舞蹈美感。在授课时应当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传授给学生,并且在实际训练时将关键的舞蹈理论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提升自己形体综合能力时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做到理论和实践双向进步的目标。

(五)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极力开发本校课程标准

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校本课程具有着重要地位和意义,其即是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客观的考虑校园的实际情况以及舞蹈课程的具体性质和涵义,将学校的办校目标和宗旨、学生与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学校资源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将舞蹈审美理念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文化品位的养成以及基本能力的培养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参考,通过对课程整编、选择、整合以及补充和创新等方式探索一系列能够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际校本课程,进而通过这种客观的课程内容,将舞蹈教学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的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根据学校资源以及自身的身体情况科学的选择教学课程,提升舞蹈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艺术类课程在全国范围内被高度重视,其中包括幼儿园、中小学、高中以及大学,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稳步发展,学校和教师应当对教学课程计划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猜你喜欢

基本功舞蹈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学舞蹈的男孩子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