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辅导策略

2020-11-19骆建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辅导危机心理

骆建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5G通信技术的产生带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各种需求随之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情感方面的压力、就业方面的压力更是与日俱增。互联网中充斥着一些虚假、低俗、不良观点,为了博人眼球,更是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思想浪潮对大学生三观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本身承受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因无法承受各方面刺激、压力从而导致其心理崩溃,出现贪恋网络、离校出走、自残自杀、暴力倾向等严重问题。虽然这一部分学生属于小众群体,但是其危害性大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不论是对于社会、高校还是对于个人家庭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也断送了大学生的美好前程与未来。因此,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关注和干预也就成了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一个案例,具体阐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辅导策略。

一、案例介绍

某大三学生王某,来自偏远的农村。看书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至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下游,当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证,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

二、案例分析

在该案例中,该生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首先,该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择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该学生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该学生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极的回避策略,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再次,择业压力使该学生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哪怕有一点动静,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该学生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该学生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在与同学相处时,尽管该学生自己也意识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当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时,就很自然地把自我消极情绪固着在该事或该人,从而影响人际的和谐与沟通。实际上,这是由于该学生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导致压力感转移的结果。来自学习、生活以及就业中的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使原本内向的王某逐渐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认为一切都不如意,极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学生辅导策略

(一)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重新认知世界

如果太缺乏自信的话,在学习、生活上都不会太顺心,首先我们要确立起自信,有了自信,自卑就会自动解除。要想获得自信,也不是光靠想就能得到的,首先我们要积极的参加学习、工作、参加一些社交,积极地与外界联系,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重新认知这个美好的世界。与人的沟通交流中会逐渐打开心扉,接受新鲜事物,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心情变得愉悦,心理障碍自然就能化解。

(二)勇于面对困难挑战,迈出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在压力面前,我们不要轻易的将时间浪费,跟自己的心里做斗争,相信自己能做好,树立自信心,拼一把,成功了也就成功了,不成功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伤害。只要努力的去适应,勇敢的去尝试,离成功也越来越近了。另外在毕业迷茫之际,要先就业在择业,不能眼高手低的去选择,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勇敢的突破了一小步,你的人生将会迈出一大步。

四、学校辅导策略

(一)强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预警、干预工作体系

学校各级部门首先要高度重视本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力量,对本院管理人员、辅导员、学生骨干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疾病与心理危机识别专题培训,认真执行疫情期间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线上培训,全面提高心理危机事件防范水平和处置能力。

(二)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管理机制

学校各级部门要落实学校的异常观测制度,每周一更,及时记录和掌握问题学生的动态;疫情期间务必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线上团体辅导等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建立和完善重点关注人群帮扶机制,开发朋辈如班级心理委员的预警功能,务必对有困难的学生实现“一对一”帮扶,主动关心和沟通,做到科学疏导,精准帮扶,及时化解问题。

(三)完善校园处置突发事件机制,定期开展处突演练

学校要建立切实有效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危机分类,建立多部门联合应急响应机制,又快又好的解决校园危机事件,年末要开展总结会议。全校还要定期开展处突演练,发现的困难问题要及时解决,只有这样,当危机来临时才能做到处变不惊,果断处置。

(四)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对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结构缺失的学生,密切留意其心理健康状况,协助家长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与家长建立知情同意机制,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懂得转介至相关机构,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协助学生就医诊治,过程中记录知情同意相关证据,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责任和义务,并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

(五)重点关注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

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重大变故、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个人感情受挫,如失恋、同学朋友之间矛盾尖锐等;人际关系失衡,如长期受排斥、受歧视、被误解等;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很少,缺乏社会支持;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感强;身体出现严重疾病,倍感痛苦,治疗周期长;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因患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后复学;个体心理及情绪危机如转专业、休学、降级、近期受到处分等。对于这些学生要建立学生异常观察周报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五、辅导效果

通过谈心谈话、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等一系列辅导策略,该学生逐渐找到自信,打开心扉,主动的与室友沟通交流,乐于助人。上课认真,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也反映该学生变化很大。毕业后换了两份工作终于找到心仪公司,从普通一线员工逐渐成为了技术骨干。

六、结语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乏了自信,或对自己某个地方感到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那些有自卑情绪的人,我们要多关心和爱护他,让他感到家的温暖。

猜你喜欢

辅导危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