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油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9

长江丛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医用油脂小组讨论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一、PBL教学法概论

PBL教学法,即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或者问题导向学习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S.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首创[1]。PBL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医学院的课程,后来逐渐成为国际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医学教育领域,成为近年内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2]。PBL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更注重小组的协作配合、自主学习、探究创新,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解决,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被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运用探索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评判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符合当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培养[3]。

二、《医用化学》课程中的PBL教学模式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Arthur kornberg曾在哈佛医学院进行了题为“把生命理解成化学”的演讲[4],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化学与医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授课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医用化学》课程在医学护理等专业的地位,它同时具备了“公共”和“专业基础”的双重性质[5],涵盖了无机化学基本原理、概念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等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构建基础知识结构[6]。此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医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化学思维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高职《医用化学》教学中的PBL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7]。第一阶段:提出问题,即PBL教学法的核心。授课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设计出适合本专业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第二阶段:分组学习,这是在自愿平等基础之上,授课教师尽可能安排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在一个小组(5~6人),在自主学习中又相互合作。组内分别选举出一名负责记录整理资料和一名代表小组发言汇报的同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利用多种媒介收集资料并交流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第三阶段:教师引导下的课堂交流,此环节由各组代表互相交流小组讨论结果和未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层面的引导,也要鼓励同学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互相启发,共同探索。第四阶段: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主要由授课教师结合小组讨论的内容、针对本章节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说明,完善知识体系。在这个环节授课教师不仅可以补充一些临床或医学相关知识,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同时也可以侧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PBL教学模式在油脂教学中的应用

《医用化学》课程抽象、复杂且琐碎的特点决定了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会忽略对医用化学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充分地讨论并参与,我们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课制宜,联系医学和日常生活实际,设计好教学情景,巧设疑问,以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让悬而未解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主动深入思考,进而结合授课教师的讲解和小组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知识并获得成就感。

例如,讲授油脂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提前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①地沟油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原因是什么?②油脂的结构是什么?③为什么常说多吃鱼会变聪明?④医用的软皂成分是什么?还有什么用途?⑤相比较于固态油,为什么老年人要多吃液态食用油?⑥食用油长期放置后会变质,涉及到那些化学反应?⑦脂肪在人体内如何被吸收?⑧油脂的生理意义有哪些?⑨油脂与肥胖的关系?⑩生化检验中的血脂四项指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从卫生类学校考入的学生或许不算太陌生,但是对于统招入校的新生特别是文科生就不太容易,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将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医学应用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好医用化学是为以后的医学专业课奠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对本章油脂内容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班级人数每一组5~6人,选出一个代表作记录,另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交流。提前布置好问题,学生可以课余利用参考书、网络等媒体手段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预先进行小组的内部讨论。课堂上,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结,各个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穿插讲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拨开知识的迷雾追寻光明的获得感。最后授课教师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带领学生一起回顾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再次复习了本节知识。

油脂是有机化学内容中与医学和实践生活联系都相对紧密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这部分知识将会对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显著提高[8]。通过PBL教学方法,将抽象、复杂的化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生活常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促使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有效培养化学思维,而且能够在小组学习中提高团队协作意识,这都为以后从事医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PBL教学模式在《医用化学》中的讨论

PBL教学法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授课教师的指导参与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探索知识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油脂的教学中,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同时更好地契合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育观。

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开展PBL教学模式,有如下三方面的优势:第一,对于授课教师来说,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备课能够扩大教师与化学相关的医学知识面,更好地将化学与医学结合起来,同时通过课堂讨论促进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提高授课质量。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利用问题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合作意识。第三,PBL教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意义尤为重要,从提出问题这一起点上联系医学实践,打破科学界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将学科教学和生活实践、临床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医学素养,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9]。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用化学》教学仍存在部分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0]。例如,如何有效、科学地筛选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的问题(基于临床应用的案例)对于化学专业的老师并非易事;前期学生自行讨论问题环节需要查阅资料、长时间讨论准备,基于目前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条件来说,全面实现PBL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我院统招(文、理科)和单招(多为医学类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教育公平、照顾个体差异,则需针对不同学生设计出适合他们不同风格的教学模块,这也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难点。

PBL教学模式作为当今国内外普遍教育改革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支撑下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突破和挑战,积累经验教训,认真反思总结,提高PBL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和教育效果,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从而推动开放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

猜你喜欢

医用油脂小组讨论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北京烤鸭,香飘世界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油脂树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唤醒倾听的耳朵,打开合作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