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 日(外二题)

2020-11-19

北极光 2020年9期
关键词:同心栀子花栀子

出差在外,手机很执着地响了起来,是母亲。

原来,明天是我的生日。母亲说,弟弟妹妹在家张罗着要给我过生日呢,问我能不能赶回去。放下电话,回味着母亲的话,小时候过生日的情景不禁一幕幕回放在眼前。

小时候,除了盼望过年,最喜欢的就是过生日了。

那个年代,大多数人家生活条件都不好,伙伴们很少有过生日的。然而,在我们家里,兄弟姐妹四个,每个人都会享受到妈妈给我们过的既简单又隆重的生日。那种简单,现在的孩子会觉得不屑一顾。而那时,无论我们兄妹四人谁过生日,带给我们的都是无尽的欢乐和极大的满足。

到了孩子生日那天,一大早,母亲就会煮上5个红皮鸡蛋,再和上一大块面,然后把切好的手擀面一绺绺的放在面板上摆好,往锅里倒上比平时稍多的油,等油将开时,用葱花爆好锅,再将早已准备好的肉丝撒入锅中,肉丝爆出的香味立时飘到房间的每个角落,馋得我们恨不得马上开饭……

当一碗碗飘着油花,点缀着肉丝,冒着腾腾热气的面条端上桌子后,母亲又从锅里捞出五个红皮大鸡蛋,给我们每人一个,过生日者两个,并告诉我们把鸡蛋放在桌子上骨碌一下再吃,说这样能带来好运气。我们雀跃着坐在桌旁,无比真诚地对过生日的人说“生日快乐”,而受到祝福的人,往往兴奋得脸都涨红了。那个年代,在我们家,能美美地一次吃两个鸡蛋是一种很奢侈的事情。父亲呢,会变戏法似的拿出几粒糖,或者一个大红苹果什么的,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孩子。而接受者一定会把这珍贵的礼物分给其他兄妹一些。糖果往往是要几天才舍得吃完的,而快乐和开心却在我们心头萦绕很久。

一个孩子过生日,其他孩子分享,这种形式好像平均主义色彩多一些。但这正是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觉得,平常日子过得挺紧巴,给孩子过生日可以借机会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而且,兄妹四人,每个孩子都会在一年里开心快乐四次,那是一种快乐的分享,更是一种爱的传递,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学会了将美好的祝福送给别人,学会了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会了友爱。

不觉间长大了,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都难以提起我们的胃口。而且,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忙,工作、孩子、朋友……不知何时起,那几个红皮鸡蛋,那一碗肉丝面,渐渐地被我们遗忘了,甚至常常忘记了自己的生日。然而,无论我们在家还是远在千里之外,母亲却从没忘记孩子们的生日。每当我们接到电话赶回家里时,鲜花、蛋糕和一桌丰盛的菜肴早已等候在那里,这和小时候的生日比起来,已是天壤之别,然而,我们却不再激动,看到我们只是象征性地吃一点,母亲难免露出失望的神情。而我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吃过后带着孩子匆匆离去,有时还会对这种固定的模式有些不耐烦,事后父亲告诉我们这些时,我们竟不以为然。

母亲虽然年纪大了,但却从未停止对孩子们的爱,尽管爱得有些笨拙,有些费力,但她的爱却一直为每个孩子流淌着,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我们。

想着母亲的电话,突然意识到,我们忽略的又怎是一顿生日饭呢?那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啊!

世人都说,孩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过生日,最不该忘记的是母亲,是母亲千辛万苦的把我们带到人间,抚养成人,是母亲关心着我们的每一次成长,呵护着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是母亲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她的孩子们……

想起那些平凡的日子里,当我们把父母的关心叮咛当成叨唠而厌烦时,当我们把父母不厌其烦的嘱托当成多余时,很难想象,那一刻,是怎样傻傻地伤害了她们。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哽咽着,对母亲说:“妈妈,明天我一定会回去……”

挥手

近日,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突然通了火车,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一趟趟火车飞驰而过。一个从没见过火车的孩子特别热情,每天火车来的时候,都站在高处向列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很多天过去了,这个孩子终于满腹狐疑,是我们的村庄太丑陋?还是我长得太难看?是我的手势或是站姿不对?天真的孩子郁郁寡欢,竟病了,然而,病中的孩子依然强打起精神继续挥手,这使孩子的父母十分担心。

父亲跑到很远的城里为孩子求医,却没有一个医生能治好孩子的病。在夜宿的小旅馆里,焦急疲惫的父亲长吁短叹,惊醒了同屋的一个旅客,父亲跟他说了孩子的病。旅客呵呵一笑,又扭头呼呼大睡。

第二天,孩子的父亲醒来,不见旅客的身影。孩子的父亲凄然悲伤的返回村里,却见孩子的母亲欣喜万状地跑来,告诉他孩子的病好了。就在今天早上,路过村子的火车上,有个男子探出半个身子拼命的向我们的孩子挥手。孩子跟着火车跑了一阵子,回来后病竟然就好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为这个纯洁的孩子终于医好了病!也为这个旅客一份柔软善良的心!

知道了他人的灾难,没有苍白的承诺,没有廉价的安慰,有的只是真诚的关爱和无言的行动---挥挥手,把温暖的人性,还给了一个孩子、一个家庭。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柔软的地方。许多时候,只要我们心存善念,那么一句话、一挥手,甚至一个微笑,尘世间,就会生出许多别样的温暖……

栀子花开

清晨,推开办公室的门,一袭沁人心扉的馥郁芳香包围了我。仔细辨来,呀,是栀子花的郁香,立时,心里就添了欢喜,忙走到栀子花前,低下头来细瞧。

那花瓣层层围绕在鹅黄的花蕊周围,洁白素雅,宛如光滑的绒缎,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洒着淡淡的薄光。整个花朵,犹如刚出窝的小白鸽,又如展翅欲飞的白蝴蝶,飘落在翠绿的叶间,而那淡青色的苞蕾,有微微绽放开来的,也有紧紧抱成一团的,淡定的缀在翠绿的枝头。深深地嗅一下,一缕馨香萦绕鼻端,顿觉怡然,犹如吃多了醇香的酒,醉了一般。

我对栀子花怀有特殊的喜爱,这样的喜爱,缘于我童年里最香的记忆,是有关栀子花的。那时,乡下外婆家的院子里,栽有一丛栀子树,长的茁壮高大,枝叶葱茏。一入夏日,花影稠密,满树馥郁,整个院子都溢满芳香。那芳香,醇而不浊,清而不淡,甜而不腻,恰到好处,令人惬意。傍晚,撒欢儿的孩子、左邻右舍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被溢出院外的馥香吸引来,围在栀子树旁,观赏着、嗅闻着、感叹着,临走,折上三两支,或别在衣襟、戴在发上,或一路飘香的带回家里,插在有清水的瓶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因了那一袭花香,溢满了快乐开心的笑。

这盆栀子花,是极爱花儿的妈妈从上海带回来的。那年,妈妈陪爸爸到上海疗病,回来时,我们去接站,看到妈妈怀里抱着一捧报纸包裹的东西,接过来,妈妈竟说,小心点,拿好了。到了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外边的塑料袋,展开里面的层层报纸,露出来的便是两棵缀着泥土的栀子花苗。哦,妈妈,辗转几千里外带回来的栀子花,是否也让您想起了故乡的外婆家,想起了那些流逝在岁月尽头的韶华时光?

去年,我在上海的一个路口旁,看到一位老阿婆守着一个精致的浅口箩筐,里面的栀子花有一束束带着绿叶的,也有串成项链状的。朵朵栀子花,盛开的,微微张开口的,还有打着骨朵儿的,都带着晶莹的露珠。老阿婆并不叫卖,自有栀子花独特的香气,就有那三三两两的年轻女人、情侣,迟疑了脚步,后又循了花香走去,复而是低低的一声惊呼,呀,栀子花,声音里透出的,全是惊喜。当下,我也止了脚步,蹲在箩筐前,贪婪地嗅闻着花香,很想学那年轻女孩,买那花链,带在颈上,让那花香萦绕自己,踌躇再三,终是没有勇气,只买了几束带着绿叶的栀子花,带回住处,插在有清水的瓶里。房间里,立时充盈着袭人的芬芳,空气中,就有了温暖的味道。

前些日,偶翻闲书,看到了不少历代诗人描写栀子的诗词曲赋,才知道,栀子花,清雅芬芳,并蒂同心,还是爱情的象征。

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有一首吟诵栀子的佳作:“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同朝代的诗人李商隐,在一首五律中写道:“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北宋的诗人梅尧臣也曾诗曰:“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等等,都是借栀子喻爱情的。

还有南北朝时的女文学家刘令娴,留下来最有名的一首诗就是咏栀子花的:“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切,栀子最关人”。

在那个时代,对一个女孩子而言,这种心境的表露实在是需要勇气的,妙的是作者从“交情”二字入手,“同心”二字入眼,最终却举重若轻地转入“栀子”来收尾,实在是深得“幽怨”“空灵”的味道。

还记得那一日,因事上网查花语,看到栀子花的花语是:“喜悦。喜欢此花的你,有感恩图报之心,以真诚待人,只要别人对你有少许和善,你便报以心灵致谢。这是因为你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懂人心险恶,而你的真诚使你常怀愉快,宽恕他人也使你充满喜悦”,觉得和自己的性情很相符,于是,欣然。

猜你喜欢

同心栀子花栀子
栀子花
同心战"疫" 携手前行
栀子花开
同心逐梦
勠力同心 坚韧前行
勠力同心 坚韧前行
清热消暑山栀子
栀子(赵润怀 摄)
栀子花开
六月栀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