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学生成长中的运用
2020-11-18王雨杉
王雨杉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种针对人类美德与力量等积极方面进行研究的心理学思潮,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情绪的培养,关注学生个体的积极力量,在青春期孩子成长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充分发挥青春期孩子的积极力量。文章简单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再从立足实际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多渠道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基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等方面就积极心理学在青春期孩子成长中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春期;成长;运用
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种新兴心理学强调人是具有自我导向、自我管理、自我生成的整体,倡导培养人们乐观风格,从而抑制负面心理的产生。青春期的学生心理敏感而脆弱,但是他们身上积蓄着巨大的能量,教师可以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用欣赏性、开放性眼光去对待学生并挖掘其潜能,文章就如何在青春期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展开研究。
积极心理学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为中心,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实际生活中,只要提到“心理学”,人们总将其与“排忧解难”联系起来。之所以存在这种思想,与消极心理学的影响有着密切联系。实际上,除了对狂躁、焦虑、自卑等消极心理的研究,还可以研究勇气、健康与爱等积极的心理。而积极心理学就是针对这一方面而提出的新型研究领域。通俗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对心理学内容进行研究的新兴学科,它倡导心理学积极取向,关注人类和谐发展、健康幸福,针对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展开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体验
立足实际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组织系统是积极人格形成的重要支撑。换言之,好的環境会让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所以,在青春期孩子成长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教师要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感受到温暖、幸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自信、乐观的心理素质。所以,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力所能及地给青春期孩子创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首先,在人际关系上,教师要适当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经常找学生谈心,询问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认可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退步或遇到挫折时,教师要主动关心、安慰学生,并且帮助学生找到原因并纠正,不断鼓励学生。其次,在班级环境的营造上,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装扮教室,如张贴一些幽默的、励志的名人名言装饰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人格。
多渠道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干预与辅导 近些年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青春期的孩子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敏感而脆弱,加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经常因为不能很好地疏导负面情绪而产生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师要针对这一现象给予重视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学生展开多渠道的心理干预和辅导。例如,如今中学生都使用QQ这一社交软件,而QQ具有群匿名功能。教师可以组建一个QQ群,将全班学生邀请至群内,然后让学生以匿名形式在这个群内倾诉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恼,教师再和其他学生以匿名或非匿名的形式为其“出谋划策”。这种情况下,存在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的学生不仅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突破口,更重要的是,他会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呵护与关爱,从而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除此之外,面对青春期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烦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如“挫折有利于人的成长/挫折不利于人的成长”这类辩论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
基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青春期的学生有好玩、好动的行为和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基于这一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例如,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释放自己的天性,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力量、队友之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
结束语
在青春期学生成长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乐观、积极的心理。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认识到积极心理学优势并对其价值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立足实际情况,结合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给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其次,多渠道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干预与辅导;最后,利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积极情绪体验,促使青春期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若暄.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6).
[2]陆瑛.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42).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