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艺术与创新课堂设计
2020-11-18庄艳娜
庄艳娜
摘 要:中小学教育是人们一生的教育基础,在启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对人的三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改革重点放在思政课教育的实施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公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这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作者将探讨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的艺术性,并由此提出了中小學思政课课堂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思政课课堂;中小学;教学艺术;创新
“少年强,则国强”,这揭示了中国年轻一代之于中国发展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方针。新课程改革强调思政课教育普及,将思政课作为教育中的关键内容,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得思政观念深入人心,学生能够有正确的行为举止规范,掌握基础的法治意识,严格要求自身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
一、中小学思政课艺术性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历史沿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把握本课程的学科本质,有三个视角: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辨识这门课程的本质特征,有这样几个视点: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活动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科目的整合方式;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
二、提升中小学思政课课堂创新教学策略
(一)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要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就首先要让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国家在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的教育革新的要求上持续巩固加强创新概念。学校要用思想指引行动,发挥好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功效,我们要将艺术教育的特性发挥到极致,那就是在体验美好的同时,也使人知善恶、明是非。
一定要坚持我党信仰以及坚信我党的领导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的,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艺术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我们的教育队伍既能够根正苗红,又能以美育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言堂”。而是自由的、高效的和美好的,是真正地将艺术教育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二)优化课程设置,健全思政课教育机制
中小学思政课开展机制的创新也是一个急需重视的方面。中小学思政课作为我国学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它的开展机制一直是我们重视的方面。对于中小学思政课开展机制的创新,要关注的就是小学、中学、大学的思政课衔接问题。
第一个是系统整合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其中中学阶段重在巩固思想基础,应该确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进行情感教育,课程目标就是要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情感,拥有成为祖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美好愿望。这就需要运用艺术教育的形式,把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在欣赏艺术的美中完成思政课目标的实现。
第二是完善创新课程体系。中小学处于不同的教学阶段,理论课课程设置需要结合中小学的特点,形成合理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所以,中小学应充分运用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课堂形式,设置不同类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第三是统筹课程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们课程内容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需要在内容中加入新的理论成果。新时代,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
(三)创设艺术文化活动的实践机制
精彩的校园时光一定离不开多姿多彩的实践,不光是关于艺术教育的绘画、音乐、舞蹈等比赛机制等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趣活动,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论比赛或者是关于思想碰撞的教育讲座等强化学生思想认同性的思政活动,都是校园实践活动。创设艺术文化活动实践机制,是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比如将校园文化、地方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起来,在其正确引领下,让学生们在施展个人才华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们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自我意识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人们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教育。而艺术则贯穿着今古中西,可以简而言之是一种天然的文化,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的亲近和喜爱,它一直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而艺术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学会创作,只是想让人们看到和欣赏世界的美好。而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多元融合下,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于艺术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者不仅要相互融合,还要多元化融合。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 西藏发展论坛,2018(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