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下助力四川民营经济发展要树立“五种思维”

2020-11-18陈泉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新冠疫情创新思维

陈泉

摘要:当前,国际疫情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困难,让企业活下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知和强烈诉求。本文提出,在此背景下,政府应牢固树立“五种思维”,充分发挥救火、引导和调控等作用,为民营企业活下来、活起来、强起来创造更有利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民营经济 创新思维

2019年,四川民营经济市场主体597万余户,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就业,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面临当前外部环境显著变化,经济下行压力骤然加大的客观环境,民营经济遭遇了深度和浪涌式冲击,中小微企业新一轮洗牌加速,政府树立“五种思维”可以为民营企业活下来、活起来、强起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一、底线思维+解决突出问题,出手既要快也要重

民营中小微企业及其就业人员是现在最困难的群体,纾困企业和困难群众是当务之急。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着眼当下疫情深度冲击,在前期政策基础上,打出既快又重的政策组合拳,想方设法提高中小微企业生存率。

(一)以极限政策应对疫情冲击

从政策端发力弥补政策漏洞和短板,聚焦餐饮、酒店、文旅等重灾行业,中小微民营企业、外贸型民营企业和高成长型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出台力度更大的组合扶持政策,力求把政策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从需求端发力提升政策实效,参考学习国外和国内部分地区经验,采取直接给企业和个人发放现金礼包、消费券,实行周末2.5天弹性休息等方式,刺激消费需求,引领消费市场复苏。

(二)以最强动员凝聚抗疫合力

明确把2020年作为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提升年”,调高“调子”、提高标准,深入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以全社会之力应对民营企业困境和长久发展。组织发动广大民营企业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必胜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大力实施集中帮扶民营企业行动,组织发动各级机关干部,全覆盖面向全省民营企业,重点聚焦中小民营企业,开展“一对一”大联系、大走访、大帮扶,上门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进一步做好暖心聚力工作。

(三)以硬核举措力克重症顽疾

融资难、融资贵是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症顽疾,必须下狠手剜除。要深化中小银行改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改善金融供给。要切实做强“兴川贷”等平台,想方设法尽快把四川金融服务业体系搞起来、活起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好更大金融支持。

(四)以危亡意识防范风险挑战

疫情导致全省近五成民营企业面临履约、劳动用工等法律风险,各种法律风险通过产业链向上向下传递,形成了一定连锁反应,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大局。必须未雨绸缪,充分发挥职能部门风险防控作用,组织对企业经营法律风险点进行排查和评估,确定分类处置预案,积极组织实施。积极维护民营企业权益,妥善处置疫情期间涉法维权问题,防止企业“逢打必输”并引发的连锁反应。及时与企业以及司法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寻求共同危机应对下的各方协力,有效缓和或化解纠纷,避免事态扩大。

二、战略思维+应对长期影响,谋划既要远也要准

从疫情对全球发展带来浪涌式的冲击看,防控不是战争胜似战争,尤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这只巨型“黑天鹅”,更要树立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变化趋势和民营经济发展方向,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

(一)制定战略规划,引领科学发展

全面审视“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和重大部署,以及“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省级战略部署中四川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挑战和机遇,研究出台民营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在全省“十四五”规划中设置重点专项规划,系统谋划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目标、思路、布局和支撑,让民营经济发展有遵循、有路径、有依靠。

(二)把握政策窗口,厚植竞争优势

预判前瞻性重大政策,主动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让更多政策落地四川,让更多重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向四川民间投资开放,充分激發民间资本投资。充分把握国家政策窗口期机遇,围绕全省重点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各类产业中长期演化趋势,研究出台一批长期引导支持政策,坚持放水养鱼,厚植疫后全国新一轮产业再布局竞争的先发优势。

(三)抢抓品牌机遇,拓展两个市场

疫情让“中国”品牌影响力急速上升,海量中国产品品牌将横空出世。同时,要充分利用欧美等国疫情期间的市场真空机遇,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志向高远”,制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优势产品,抢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要积极对接国内外智能制造、医药生产等行业,支持四川承接国内外相关产业转移,大力布局发展检测检疫试剂药品及设备生产,积极构建、补齐相关产业生态体系。

(四)融入消费升级,加快数字运用

疫情之下,数字经济为在线办公、医疗、教育、文娱等远程消费、虚拟消费提供了技术保障,还满足了个性化、品质化、差异化、体验化、虚拟化的宽泛消费选择。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深度挖掘在线医疗、教育、办公等发展机遇;通过技术手段和场景设置,满足特定市场的个性需求;拥抱体验消费新时代,大力提升线上获客能力。

三、共赢思维+推动集群发展,路子既要宽也要活

疫情加速了民营企业淘汰出清过程,大规模企业倒闭潮和失业潮若隐若现,民营企业继续走老路行不通了,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建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成为很多民营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扩大并购重组,推动企业集聚

成立并购重组引导基金,支持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市(州)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并购重组,鼓励现金多和实力强的企业收购优质企业和资源,积极引导和支持海外并购,困难大的企业迅速“瘦身健体、断臂求生”,实现技术、人才等战略资源的重新整合,开创发展新机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民营企业主动与国有企业合作,拓宽业务领域,形成外部合力。探索股权激励和合伙人管理制度,留住核心人才,激发内部活力。

(二)加快链条融合,推动产业集聚

抓住未来一段时间内欧美部分产业停摆,全球经济衰退等危机隐藏的战略机遇,加快“引资补链、引才助链”,在全省打造一批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注重延链、补链、扩链、强链,抱团布局国内与国际市场,加快培育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速产业提质升级,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强化园区建设,推动空间集聚

强化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地融合整体协同效应,打造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节约企业发展时间成本,以空间换时间。实施产业集中布局,引导优质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发挥技术联盟、行业联盟的作用,加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系统集成转型。

(四)发挥商会作用,推动资源集聚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商会作用,以行业或产业链为主线,把更多企业全链条组织起来,实现无缝衔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产业链带动作用,以及中小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敏锐等优势,以制定完善行业标准切入,积极解决行业低端集聚、同质化恶性竞争问题,抓两头、促中间推动全省民营企业“一盘棋”发展。

四、创新思维+引导转型升级,措施既要新也要实

转型升级是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必须拿出“非常时期须有非常之举”的决心,发挥超常引导、调控和保障作用,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有序开展。

(一)加码“新基建”,释放转型升级潜力

“新基建”既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和稳就业,服务于消费升级,又有助于扩大有效供给,释放民营经济增长潜力,为科技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创造基础条件。出台大力发展“新基建”的指导意见,科学布局和财政加码“新基建”项目,发行政府专项债券,增加相关领域信用债发行增量与投资机会,加快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竞争能力。

(二)瞄准“新经济”,激发转型升级活力

疫情催生新一轮“场景革命”,催化新经济新业态,宅经济、云生活、体验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蓬勃生长。出台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自我革命,加快“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等对传统产业改造,支持企业积极拥抱新经济,精准匹配新业态,向新零售、新制造、新消费、新协同、新政务等新业态转型升级。及时出台配套支持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产业政策,构筑政策保障体系。

(三)集聚“新要素”,积蓄转型升级动力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为加快数字经济转型、培育经济新动能奠定坚实基础。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创新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统筹协调机制,打破“数据孤岛”。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激励地方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探索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监管。

(四)推出“新抓手”,提升转型升级推力

实施“551”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省培育5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民营企业,50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民营企业,并培育100名领军型民营企业家),推动四川龙头民营企业上档升级。实施“四川百强民企精准培育计划” “中小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坚持扶优扶强,实施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扶持,培育一批干亿级、百亿级企业,带动一大批周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态势。

五、客户思维+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既要深也要狠

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竞争力,世界各地都在真刀实枪地比拼。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树立客户思维,注重用户体验,倾力打造一流营商服务品牌。

(一)政策制定向政策落实过渡

民营企业普遍反映, “当前的政策不是不好,也不是不多,而是落不实。”要在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后,逐步把重心放到“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政策落实上,持续抓好省“民营经济20条”和疫情期间支持中小企业“川13條”等系列政策贯彻落实专项督导和评估调研,督促各地各部门抓好已出台政策的兑现落地,切实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二)竞争失公向竞争中性递进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守竞争中性原则,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于清单之外的所有行业、领域,都要给予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的机会,做到非禁即入、平等竞争,让民营企业在低成本、更公平、更宽松的环境下发展。进一步放开基建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尤其是为民营企业参与基建投资拓展渠道、消除限制。合理确定投资资格,不得设置超过基础设施项目实际需要的注册资本金、资产规模、银行存款等条件,不得设置与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无关的准入条件。

(三)管理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

职能部门和干部作风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和“风向标”。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出台靠前服务民营企业的指导意见,努力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政务服务水平。要着力推动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理顺“清”和“亲”、“近”和“进”、 “自己人”和“公家人”的关系,务实高效、义不容辞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雪中送炭、保驾护航。

(四)被动优化向主动优化提升

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等活动,以第三方评估和民营企业感受为主及时解决存在短板和问题,着力调整优化营商环境。每年面向社会公布全省21个市(州)营商环境指数。同时更好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倒逼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变被动为主动。

责编:向雯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新冠疫情创新思维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