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智慧解决能源短缺与转型问题

2020-11-18王义桅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5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能源

编者按: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让一莫内”讲席教授,《一带一路报道》特聘专家。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不了解或者误解,国内外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王义桅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回应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之声,厘清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及有意无意的误解,帮助读者走进“一带一路”,走出认知误区。

“一带一路”,就是给世界点灯!

笔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没有电,每每以凿壁偷光的故事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初中搬到县城,终于用上了电,但常断电,因此渴望光明。

今天,中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水。世界上却还有十一亿人没有用上电,非洲就有五亿,印度有三亿,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由于缺电每年平均热死上千人!

为何21世纪的人类仍然遭受能源短缺问题困扰?究其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世界能源分布极不均衡:水能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俄罗斯、东南亚;风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三北”、蒙古国、中亚及俄罗斯北部沿海等地区;太阳能主要集中在西亚、中国青藏高原等地区。中国摸索出特高压输电技术( UHV),将青海的光伏电经过2000千米输送到上海,通过新疆的750千伏输电网络,将中亚地区的电输送到南亚,这就是中国的超级工程。

二是缺乏技术,没有实现工业化。尼泊尔能源部部长曾讲过,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水资源极其丰富,怎么会缺电?简直是捧着金碗讨饭吃。原来是缺乏水电站。葛洲坝集团投资水电站项目后,正在实现能源自给。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非洲,撒哈拉日照充分却仍然缺电,拉美水量充沛却缺电……中国能源企业过去投资,有水的地方“发水”(水电),有光的地方“发光”(光伏),有风的地方“发风”(风能),彻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同时减少碳排放。

三是能源使用效率很低。华为公司在突尼斯、国家电网在塞尔维亚搞智能电网,极大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经验,推行全球治理的合作倡议,让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有此作为彰显了中国雄厚的技术实力,中国练就了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绿色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彰显了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的智慧。体制上统筹协调,文化上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中国实现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跨国互联”的电力发展格局。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联合国总部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 GEI)——通过“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三位一体,实现全球能源互通有无,彻底解决人类能源短缺和转型问题,实现既要发电,又要减少碳排放。这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通过中国智慧解决人类问题的很好个案。

事实上,中国正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议程的引领者。2019年8月16日,政治家网评论文章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最大投资方,创造了比煤矿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化石能源转型方面迈出比预期更快更大的步伐,正在填补美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留出的领导权空白。清洁能源投资不仅是为改善空气质量,更关乎未来经济竞争力。中国不但让世界看到了其引领清洁能源革命的潜力,也已经决定这样做了。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可再生能源产能,由于其投资驱动,全球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技术成本在过去十年降低了3/4。目前全球近半电动交通工具、近半充电基础设施、gg%电动巴士都在中国。中国用5年时间推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费用降低了2/3,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的经济竞争力,也符合新技术和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现代化经验的过程,避免一些发展中国家走老路、走弯路。中国的市场化能力超强,西方的先进技术、高标准全球化通过中国的转换器,能更好地适应世界各国国情,更好地完成市场化。因此,只要不带偏见、不出于私心的发达国家,都是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的。日本庞大企业团随安倍访华,与中国合作开发“一带一路”市场,就是典型写照。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力争在21世纪中期基本建成。届时,全球清洁能源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全球CO2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排放量的一半,可实现全球温控在2℃以内的目标;逐步形成电能主导、清洁发展的能源格局。世界将成为一個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能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丰富的能源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