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对策研究

2020-11-18刘洋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精准化公共服务大数据

刘洋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数据战略可引领政府决策、推动社会进步,在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中,通过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整合资源,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保证数据和信息公开,构建精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模式,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供给。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服务;精准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8.085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8-0-02

0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成为驱动社会创新的重要因素。利用大数据挖掘结果,用科学方法制定政策,成为政府构建“智慧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建设核心。“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期。在网络时代,很多数据被整合到政府监督、人们消费、事业活动、社会组织服务中,社会治理的开放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相对提高。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政府必须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潜能,优化公共服务,采用精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有价值的路径选择。

1     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1.1   透明度不足,协同化传播

由于公共服务主体的供给失败,造成供给信息不对称、不完整,难以合理分配公共资源,降低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供求信息不匹配和信息提供者之间存在信息偏差,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截断和隔离,形成供求主体之间的“信息孤岛”。

1.2   信息资源分散,政府基础数据库缺乏整合

各部门缺少沟通协作,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各部门业务系统各自建设、分散管理、自建自用,横向上难以互联互通、共享协同,纵向上市、区、镇街之间也难以互通共享。在政府管理中,各系统、各部门、各层级建立各自的数据库,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不利于政府综合分析相关数据,难以形成具有大集成度、大服务量和大管理量的公共服务结构。

1.3   大数据时代智慧服务不完整、不完善

①数据收集困难,政府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大数据时代产生了海量的管理信息,数据格式和软件标准化不足,政府机关在分散数据库中未能建立有用的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解决方案。②数据应用难,政府缺乏对市民隐私数据的相关保护及法律和规则的界定。③共享数据难,不同的政府机关或部门都具有自身用于保存公共信息或机密信息的手段和存储机制,但是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且每个部门基于各种因素都不愿意共享自己的专有信息,形成管理的“信息孤岛”,使部门划分和资源分散化,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低下、发展不平衡的弊端,需要及时有效地整合管理服务资源。

2     大数据时代政府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对策

2.1   政府公共服务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和数据共享

①以专题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为焦点,基于资源保存、共同共享、安全性和控制性的原则,依托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大力促进各类数据渗透和共享,逐步拓宽信息系统向社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②政府完成大数据公共服务产品的综合信息发布和展示。建立公共服务的透明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通过制定和实施信息公开和数据编码标准,为公共服务的透明性提供技术支持,监督政府治理,建立透明的政府管理机制。③实现从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的转变,建立共享信息库,公开数据和信息,为获取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开辟新途径。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流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提高政府治理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④公开、共享政府信息数据。促进大数据在重要领域的有效整合,加深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的相关分析,建立基于统一政府数据资源的通信平台,促进跨领域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立政府信息系统与数据平台,将政府制定的数据共享、开放目录,依法面向社会公开、开放。其中,图1是政府公共服务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和数据共享的过程。

2.2   以精准化管理的数据为基础,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

①促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将大数据的提取、分析、研究和判断,作为政府政务服务科学依据,用于决策和数据收集,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②基于“大数据+政府”形式的服务平台,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数字治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和重建政府的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③促进“大数据+政府治理”模式的推广,整合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并实现集中共享,将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明显的社会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梳理,按照人口群体特征进行细分,提高数据产生的速度及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助推政府社会治理水平提升。④理顺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职责,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坚持精简、规范、协调、优化等标准化原则,实施标准化工作程序,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创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支撑平台和评价机制,辅助政府制定具体的职能管理标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互联网上的实施和评估过程中重构具体标准,并以标准化的方式控制性能过程和功能结果,创建标准化的公共服务框架和评价机制。

2.3   整合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性

①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实现与国家平台的全面对接和跨省数据的交换,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和建设。②政府部门牵头建立政府大数据專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通过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和整体促进机制,为政府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使用大数据技术协助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决策和监督,加强统计监督和监督管理。通过制定公共服务政策,法律、法规指标,公共服务部门管理标准,有效推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实施,为公众提供精准化服务。③信息技术从“碎片化”到“完整化”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平台整合资源,将分散服务转变为综合服务,构建综合批发服务体系,使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无缝衔接。④建立大数据开发联席会议系统,协调城市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发展联席会议系统由市委网络信息办牵头,统筹协调城市大数据发展相关工作;研究和审查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规划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对大数据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相关重要工作的协同协作;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的总体规划,促进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利用。

2.4   建立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推广“智慧服务”,提供一体化、精准化供给服务

在建设智慧服务中,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引导市民了解和使用智慧项目。完善社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重点为老年人、残障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项目,实现有针对性、精准性供给。①推进大数据中心与政务云中心建设。协调市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城市大数据集中管理的系统框架,有效支持各政务系统高效运行。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全面部署建立政府部门的基本信息系统,构建政府云计算模型平台,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共同建设和共享。②利用政务云,挖掘和分析实时数据,形成统一部署市政数据,完成数据统一集聚整合,利用大数据框架的数据聚合和数据分析功能,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增强网格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③建立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构建“数据善政”大数据示范应用系统,支撑多个专题的大数据分析和专题分析,实现数据指标查询、关联分析、数据挖掘、预测分析、指标计算功能。构建“数据惠民”大数据应用平台,以数据资源目录、主题数据、指标数据为基础,居民可以通过多端应用交互的模式享受数据信息服务,提升居民智慧生活的获得感。④建立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和公共服务集成系统和生态系统,致力于应用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可视化、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主要技术。构建标准系统和质量技术基础设施,开发大数据软件和硬件产品,推动各行业大数据的创新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陈潭.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徐继华,冯启娜,陈贞汝.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蔡立辉.论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及其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6-32,52.

[5]卢小平,杜亚男.公共价值与公共服务——兼論我国公共服务价值导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3):46-51.

[6]鄯爱红.公共需求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2):42-45.

[7]江青.数字中国: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决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8]姬二明.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现状与思考[J].质量与标准化,2013(6):17-19.

[9]王昌毅.政府部门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10]杨慧.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研究[J].南方论刊,2016(10):62-64.

[11]赵超,金华宝.从标准化到精准化:大数据时代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转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92-98.

猜你喜欢

精准化公共服务大数据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构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思考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研究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我国公租房政策的福利分配和福利输送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电信运营商客户维系的聚类化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