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

2020-11-18赵方昕黄月杨松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

赵方昕 黄月 杨松

摘要: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担当精神教育,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

关键词: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抗疫精神

作者简介

赵方昕(1996-)女,江苏东台人,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黄月(198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松(1964-)女,辽宁东港人,沈阳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L19BSZ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这个特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看到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疫情防控视域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疫情防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互联网成为教育主要阵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学校的教育也一度被按下了“暂停键”。网上授课异军突起,成为疫情期间教学的主要形式,学校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网络的大量使用,使广大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大大提升,对“中国精神”理解的更加深刻。然而,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网络中有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其中不仅包含着抗疫的正面新闻,也包含着大量负面报道。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

抗击疫情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能量。在抗击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本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幸福生活是最大的政治,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原则,迅速采取了“封城”、进行地毯式排查、检测,这些举措不仅大大缩短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时间,也为世界其他地区避免疫情扩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中国人民也身体力行的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如张文宏医生为民众拍摄专业医疗咨询视频,借此缓解民众的焦虑情绪;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鼓楼社区年轻党员郭芋良,挨家挨户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河南民警樊树峰接到战“疫”命令后,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斗17天,最终累倒在“战场”上,不幸离世;以及在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当中,“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广大医护工作者。这些最伟大的普通人,在疫情来临时,他们没有选择后退,而是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1]这些可歌可泣的抗疫英雄们,用自己的行为彰显着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为这次抗击疫情注入了精神动力,这次抗击疫情同时也赋予了“中国精神”新的时代价值——伟大抗疫精神,它必将成为鼓舞和激励人民永远奋斗的新的精神力量。这股伟大的精神力量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能量,同时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合理的将这股精神力量注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二、疫情防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亦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2]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高度凝练与清晰阐发。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所谓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涵括“四种伟大精神”,亦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 “伟大梦想精神”。[3]这些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然而,在这个民族精神系统中,“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4]因此,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历史时期赋予爱国主义精神不同的时代内涵,在革命战争年

代,爱国情怀体现为保家卫国、勇赴国难;在国家建设时期,爱国情怀体现为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在抗震救灾之时,爱国情怀体现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在抗击疫情期间,爱国情怀体现为奋不顾身、无私奉献。[5] 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无数医疗工作者,解放军战士,科技工作者,奋斗在抗战一线的党员,志愿者以及普通群众对国家、对党、对祖国,對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深沉热爱,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抗疫故事,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担当时代责任,练就过硬本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加强担当精神教育。担当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精神。一个人没有担当就无法立足于世,一个国家没有担当就无法自立自强。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中国无疑显现出了一个国家,一个大国的担当,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在抗击疫情之初,就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勇敢地站在了抗击疫情最前线,对疫情展开了全力阻击,为保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生命安全筑起了抗击疫情第一道牢固防线,尽最大努力把病毒“围堵”在中国境内,为全球抗击疫情争取宝贵的时间,为全球抗疫做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与国际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的密切合作,本着公开透明、信息共享的原则,及时向全世界通报疫情信息、分享治疗经验和科研工作的每一步进展情况。这不仅展现出对中国人民的责任担当,对世界人民的责任担当,更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责任担当。中国此举体现了大国担当,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世卫组织和世界多数国家的高度信任。

在国内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秉承着“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干部我参加”“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的使命担当;广大志愿者主动担当起家周围疫情防控,宣传抗疫知识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宣传践行疫情期间的中国担当、中国力量,将其深深的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励志报效祖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关注全人类的问题,致力于全人类的幸福。

加强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大考面前,偉大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为疫情防控铸就了坚强的防线,中国精神也在新时代得到升华——诞生了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时代孕育了伟大抗疫精神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也必将推动我国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发展。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关键时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际。全党全社会只有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讲好伟大抗疫故事,我国才能在国际社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推动我国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系统化的对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历史逻辑、精神实质等进行学习,推动伟大抗疫精神入广大青年学生之脑之心。

三、疫情防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将抗疫精神融入课堂

首先,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抗疫精神融入课堂,“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科学精辟概括出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刻阐明了伟大抗疫精神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科学指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集体的领导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伟大抗疫精神内涵的研究与理解。其次,教师要将自己所学、所悟的抗疫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以身作则,增强抗疫精神的说服力和实用性。再次,教师应把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以案例分析、人物故事和理论阐释等方式充实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深入了解抗疫精神产生的背景,深刻体悟抗疫精神的时代意义,进一步领悟中国制度、中国力量、中国治理和中国贡献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

将抗疫精神融入社会实践

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时,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要在实践中践行抗疫精神,在实践中发展抗疫精神。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方舱医院”等抗疫遗存地参观学习,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奋斗史;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部队、社区基层等地,通过谈话学习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与把握;还可以把抗疫人员请到学校作报告,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宣传伟大抗疫精神等。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校园、在社会展示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融入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中,注入学生的血脉中,渗透学生的灵魂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4]习近平.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2015-12-31.

[5][7]陈晨.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教育探索,2020(4)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