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滚滚唱英雄
2020-11-18李彦一
李彦一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对于这首《英雄赞歌》,上点年纪的人既觉熟悉又感亲切。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克敌制胜的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莫不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史学家将发生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定义为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与世界强敌对垒,凭借“钢少气多”,打出了国威、军威,“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华民族善良勤劳,爱好和平,但也不畏强暴,“朋友来了有好酒,强盗来了有猎枪”。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和中国人民变得坚不可摧。当新中国面临和平威胁时,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井喷式爆发。青年走出课堂走上战场,男女老幼捐款捐物,支援前线,甚至幼儿园孩子将省出来的玩具钱投进捐款箱……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中华民族优秀儿女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当年重庆人中也有英雄事例,让无数人动容,比如邱少云。事实上,在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中,就活跃着几千重庆子弟的身影。
解放重庆的二野部队来自大别山,官兵文化层次普遍偏低,为此,进城后大量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重庆青年怀着对新社会的向往,争相报名参军,巴渝大地掀起参军热潮,有的中学因为学生都报名参军而無法开课。仅三兵团12军,当年就招收了9000多名山城子弟,这些人后来大部分被带到了抗美援朝前线,并随12军在上甘岭战斗后期接防坑道阵地。12军在招收重庆子弟时,特别注重有特长的文化青年,派到基层连队当文化教员,或充实军、师文工团,12军的“千人文工团”曾闻名全军。
一次,在朝鲜行军中,12军文工团遭遇美国飞机袭击,一位重庆籍文工团员不幸中弹,右手掌被炸伤,骨断皮存,流血不止。伤员必须手术,但战地医院距离太远,无奈之下,卫生员找来一把军用钢锯,简单消毒后就地施行手术。因为没有麻醉药,又不是手术专用器具,手术中那位伤员痛苦万分,场面让战友们不忍目睹。受伤的重庆籍文工团员是拉手风琴的,此后他将手风琴倒过来拉,用左手按键,坚守岗位,直到停战回国。
文工团中有位女团员,其父是重庆市一位领导。大敌当前,她也勇敢战斗在前线。后来重庆慰问团赴前线慰问“最可爱的人”,带队的正是这位领导,父女在硝烟弥漫的战地相见,又匆匆话别,女团员战斗到停战才归国。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远去,但抗美援朝战争谱就的一曲曲壮丽英雄赞歌依然萦绕在耳,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依然磨炼人的意志,加快人的成长,重塑新时代中国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