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一世纪国内精神分析理论发展与精神分析批评文学实践评述

2020-11-18王潇潇

北方文学 2020年18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文学批评

王潇潇

摘 要:精神分析理论自问世就对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与文学、美学、伦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构成浩瀚的思想体系。本文简述其起源、发展、传播历程,重点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阐释其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工具对国内外文学的实践。

关键词:精神分析;文学批评;弗洛伊德

一、精神分析理论缘起与发展总述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缘起及在中国的传播

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出版了《梦的解析》,这是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标志,距今已有百余年历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学者钱智修在《东方杂志》(第10卷第11号)(1914年)上发表“梦之研究”,自此拉开了我国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序幕。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主题=精神分析”为条件,对国内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精神分析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得到文献35900篇。随着新中国成立,相关外文文献不断传入中国,于2010年中英文文献研究数量峰值1095篇。相关中文研究文献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呈递增趋势,于2010年研究数量达到峰值862篇,环比增长率13.00%;外文相关文献则在逐步增长,于2015年达到峰值452篇,环比增长率28.00%。但判断其发展趋势可知,无论是外文文献还是中文文献的研究,近年来的发刊量趋于平缓。

(二)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概况

结合柱状图(见图1)可知,精神分析作为重要的理论,被心理学、文学、艺术、教育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说明其的应用之广。较高的被引率与核心期刊高下载量足以证明其质量之优,二十一世纪以来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形成跨学科发展趋势。

二、二十一世纪精神分析批评文学实践

(一)国内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

从研究形式上看,近几年来已形成精神分析理论与相关学科结合的固有程式,如:“精神分析与……”

“精神分析理论下的……”“……的精神分析解读”等。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关研究文献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内部比较研究。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批评与以如荣格、拉康为首的新精神分析批评进行内部比较,第二,交叉学科多元理论研究;第三,学说宏观发展,学派代表人物,学说系统内部的某个分支理论入手阐释问题的研究(如潜意识论、力比多论、人格论、俄狄浦斯情节等),这也是当前国内学者着重研究的部分。

精神分析学派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代表人物由早期的弗洛伊德(Frend Sigmund)、榮格(Carl

Gustav Jung)、阿德勒(Alfred Adler),到中期的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弗洛姆(Frich Fromm)、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温尼科特(Donald W.Winnicott)等,转向近期的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肯伯格(Kern berg)、埃里克森(E.H.Erikson)等。其中,我国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研究尤甚,经历了由译介相关著作到引起“弗洛伊德热”的过程。其间有大批相关著作出版,但多为介绍和概述,研究与评论很少。现如今,国内关于弗洛伊德研究虽仍在持续,但学者关注的热点开始转向荣格、弗洛姆、拉康等人。此外,近年来,国内学者多关注学说系统内部分支理论的研究,如潜意识理论、释梦理论等,主要采取中西对比式研究,这为后来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创新性思路。

(二)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学批评实践

虽然我国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分析已屡见不鲜,但与其他文学批评理论相比,在文学批评领域从事研究精神分析的专家相对较少,而国内外适合精神分析的作品也有待探索。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相关学者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某作家的一部或多部作品中的精神分析思想,或者形式上(文本结构、内容选择、语言表达、人物塑造、叙述视角等方面)进行解读。第二,对国内外不同作家的作品,以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工具或与其他理论相结合对作品进行分析,而现如今这样的研究方式由于颇具创新性备受专家学者青睐,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与凝视理论相结合;(2)与女性主义研究相结合。学者马睿曾在《跨越边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突破》中提出“女性主义批评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1]。而精神分析对于女性主义批评中的性别范畴确立、文本分析与文化批判、读者研究与作者研究的沟通等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者张金凤运用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阐释了《弗洛所河上的磨房》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表明只有充分反映人格的各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才是完整和成功的,而男权思想主宰下的传统叙事却把原本统一的女性的精神和肉体一分为二,因此,作者通过本我超我理论,提出两极分化和对立的女性形象,并进一步指出艾略特文中的麦吉这一形象并不是自我分裂的形象,而是完整的人,“……麦吉的理性思考和精神追求与非理性的肉体欲望是互相统一、密切结合”[2]。得出结论“女性形象从分裂的自我走向了统一的自我”,这对后来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等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三,与非研究热点的文学形式相结合。有学者将精神分析批评与诗学相结合,如学者徐宏沛的《绮窗晓梦 稼轩化蝶——以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来解析辛弃疾的三首记梦词》(2003)及学者周睿的《谶言诗的精神分析学阐释》(2003)均绕开学术热点,选择恰当材料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解读。此外,更有学者将其用于儿童文学研究。儿童文学的研究是当今较易被人忽视的部分,而学者舒伟与丁素萍则创新性地用精神分析批评分析当代美国儿童文学理论名著《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的特点,并探讨二十世纪美国精神分析学在七十年代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应批评兴起的背景下对童话文学的新阐释。此研究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得出的结论对当前儿童文学的写作及评价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三、结语

作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直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雷·韦勒克(Frederick)于“文学批评”词条中列出: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3],精神分析批评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可见一斑。在我国,精神分析可谓是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之果。本文梳理二十一世纪国内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由此阐释精神分析批评文学实践,试图证明精神分析理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可以看到,近年来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呈现出细化、跨学科发展的趋势,精神分析作为工具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中,能够为当代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提供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尽管国内相关研究仍在延续,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相关研究量走低、论文思辨性与国外研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多以译介解读他人思想观点为主而缺少系统的理论与反思等,这亟待学者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金凤.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自我——对《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女性形象的精神分析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5):79–82.

[2]马睿.跨越边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突破[J].外国文学研究,2001(02):17–23.

[3]Leonard S. Klein.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M].New 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74.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新生代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