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起源问题的论述
2020-11-18张琳鹏
张琳鹏
摘 要:针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言,世界上每个民族最先出现的文学样式都是诗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文化现象。关于诗歌如何起源的问题,本文主要做一些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文学;诗歌;起源问题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歌在原始文字产生以前就开始出现了。远古时期的民间歌谣大多是在口头中创作出来的,文字出现以后,人们才重新记录并留下了只字片语。但由于流传时间久远,我们如今所见到的原始民间歌谣,经过了历代后人的重新记录,虽然不一定再现其原先面貌,但或多或少都能表现出其基本特征。人们通过古今诗歌对比研究得知,原始歌谣同现代诗歌主要有一个共同点:讲究节奏和韵律,富有强烈的音乐性。可原始社会的先民们根本没有音乐概念,为什么其歌谣如此富有音乐动感呢?我们尝试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探讨分析,对诗歌起源的相关问题做一些论述说明。
一、诗歌缘于人们情感的表达
人类使用语言说话,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与进步。语言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对诗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闻一多先生曾明确指出:“想象原始人最初因情感的激荡而发出的有如‘啊‘哦‘唉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这样介乎音乐与语言之间的一声‘啊……便是歌的起源。”[1]这一番话蕴含着现代诗人特有的艺术气质,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想象力。早期这种有声无义的民歌韵律虽然还不能正式定义为原始歌谣,但却是原始歌谣的艺术基础,是先民们表达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的主要手段,无论是痛苦地低声呻吟,还是愤怒地大声吼叫,或者是快乐地漫天长啸等,都是先民们丰富感情的生理传达与心理表现。后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词,人们发现用实词形容和表达情感,情感才会被表现得更为丰富细腻。因此,实词与表感叹的虚词融合在一起,歌谣或诗歌才正式诞生。
所以,原始歌谣的发展是从声音的表情到词、音结合的表意,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人们在发出声音的时候,是先有情感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意义表现的需要,而且在歌谣中,意义的表现要服从于情感的表达。例如,原始时期的人们在歌谣里有意地加上如“兮”“耶”等有节奏的语气助词,直到今天,许多民歌还保留着这种传统,通过感叹词或衬字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表现人们丰富的感情。
二、诗歌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拥有丰富的语言能力和劳动能力。所以,诗歌的创作还要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保持一致。如今我们通过许多文献资料得知,在原始时期,歌谣最早是从先民们的日常劳动生活中产生的,例如《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2]这典型地反映了原始时期人们的狩猎生活。再如《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这实际上是先民们在祭祀时所唱的一种咒语,可见原始歌谣与远古巫术、宗教等生活关系密切,同时诗歌扮演着祭祀各种神灵的重要角色,如《诗经》中祭祀祖先神的《生民》《公刘》《緜》等,祭祀社稷神的《良耜》《载芟》等。再如《淮南子·道应训》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段:“今夫举大木者,前呼耶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一群人合力砍伐并抬起一棵大树,为了做到步伐一致,就需要人人喊号,做到把木头同起同放,而“耶许”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一二,加油”。可见诗歌的节奏感不但可以使劳动者有效地保持步调一致,使动作协调,而且还可以减轻劳动人民身体和精神上的紧张与疲劳,比如《吕氏春秋·顺说》中的管子精神紧张恐惧,役人们身体疲劳无力,但双方却都能通过歌咏得到些许缓解,从中可以充分看到早在远古时代,歌谣就具有一种治愈功效,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每每听到或唱出一首歌谣就会莫名地产生兴奋愉悦的情绪,类似于如今的我们军训时在听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后,就会顿时倍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三、诗歌孕育于音乐、舞蹈之中
诗歌虽然起源于先民们的日常劳动生活,但我们有时通过一些原始歌谣的节奏很难看出其同劳动生活的关系。据我国文字学家对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的解读分析得出,“舞”与“巫”原是一字,可见我国早期祭祀中的巫术表演是舞蹈的最初形态。舞蹈的产生,最初并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为了实用。原始时期的诗、乐、舞三者是融为一体的,这在许多古籍文献资料中都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如《礼记·乐记》将诗、乐、舞三者的功能一语道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吕氏春秋·古乐》反映了远古时期将诗、乐、舞融为一体的艺术形态:“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其中,“葛天氏”应该是远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酋长;“八阙”相当于现在的一套乐曲,有歌有舞,歌词虽失传,但舞蹈内容相当简单,就是三人手持牛尾,边舞边唱。又如《尚书·益稷》中描述了帝舜时期的乐官夔所创作的一首乐曲《大韶》,据记载,演奏这套乐曲时,很多乐师操着钟、磬、琴、瑟、管、笙、箫、鼓等乐器演奏,很多歌手唱着歌词,还有很多舞者化妆为各种鸟兽和凤凰翩翩起舞,演奏时的场景气势磅礴,充满画面感,使人如临其境、陶醉其中。所以后世许多名人大家对《大韶》评价极高:孔子曾盛赞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唐代学者孔颖达认为:“乐之为乐,有歌有舞,歌以咏其辞,而声以播之;舞则动其容,而以曲随之。”由此可见,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萌芽时期的显著特征。即便在文字快速发展并高度成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诗、乐、舞融为一体的形式依然存在,如《诗经》中的内容都是当时人们配上乐曲演唱出来的,“风”和“雅”是当时民间和宫室流行音乐的歌词,“颂”则是贵族阶级祭祀时所使用的歌舞曲[3]。
四、诗歌契合了人的生理与心理节奏的需要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然界中的声音一直都非常尊重且热衷模仿,往往将大自然的声音誉为“天籁之音”。其原因在于:一是人类能从模仿吟唱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二是人们能通过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就从另一个层面上促使了原始歌谣的出现。原始歌谣富有音乐性,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它们恰好充分契合了古代先民们的外在生理和内在心理节奏的变化需要。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受到有规则、有节奏的自然声音的启发,加上劳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个体肌肉的反复张弛和集体动作的高度协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会自然而然地根据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本能地发出一种有节奏的自然呼声,这种呼声逐渐与自身的生理机能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有节奏的韵律,远古时期最早的二言诗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如上文曾列举过的狩猎诗《弹歌》曾被刘勰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二言诗,两字一顿,一共四顿,音韵和谐动听。最初出现的原始诗歌大多是二拍节奏,比如《诗经》中一般是四言句,一句两个节拍,两个字一个节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美。如果一句中的四个字没有实词,就需要添加一个虚词,凑成两个节拍,如《小雅·采薇》中反复出现“薇已作止”“薇已柔止”“薇已刚止”的句子,其中“已”和“止”都是虚词,只是起到调整诗句音节的辅助作用,没有实际意义。随着人类情感表达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我国诗歌字数和句数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由少到多、由短到长的特点,诗歌就由一拍节奏(二言)再到二拍节奏(四言),并由此逐步延伸到三言、五言、七言、多言等,这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生理变化的各种节奏,更是反映出了吟唱者心理活动的各种节奏,并由此造成聆听者相应的心理节奏,例如富有动感的节奏能使人兴奋激动,舒缓的节奏能使人平稳安静,而嘈杂的节奏却使人烦躁不安。可见,音乐的各种节奏、诗歌的各种节奏,同人的情感的各种节奏、心理的各种节奏是相辅相成的。诗歌的语言由于其特有的音乐性带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恰好契合了人的某种生理与心理节奏的需要,这正是诗歌最早得以产生的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1]闻一多.神话与诗·歌与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59.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23.
[3]木齋,李明华.论中国诗歌的起源发生——兼论《周颂》为中国诗歌的开山之作[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