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
2020-11-18杜珊
杜珊
摘 要:《诗经》是我国漫长历史中,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集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古代祭祀文化在先秦时期最为鼎盛。《诗经》中关于祭祀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文对《诗经》中关于祭祀文化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中所表达出的文化意象、审美特征及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祭祀文化;意象;审美特征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诗经》在我国传统文学中拥有相当高的文化地位,从出现至今,激发了无数学者对其的研究热潮。《诗经》中的内容反映了劳动、战争、婚姻、风俗、祭祀,甚至对天象、地貌等都有覆盖,内容极其丰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宗教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本文对《诗经》祭祀文化进行研究,了解古代商周时期的生产生活,分析祭祀文化的内涵及意义,讨论祭祀文化意象的审美特征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祭祀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先有宗教,再有祭祀。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古代人民对自然力量、灵魂力量的精神追求。
祭祀的产生源于古人对“死亡”意义的思考,认为“死亡”之后还有灵魂的存在。灵魂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通过特有的仪式同灵魂沟通,求得庇佑或表示尊敬与崇拜。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花鸟鱼虫、树木星辰都是神灵的使者,这也是祭祀的最初起源[1]。对自然的崇拜也是祭祀文化的起源之一,古人通过对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环境变化的思考,相信通过咒语、巫术可以驱使自然环境随人类的意愿而变化。祭祀文化的出现,和人类精神和心理的变化有着重要联系。
二、《诗经》中祭祀文化的意象
《诗经》中内容的涉及非常广泛,但这些内容中祭祀文化的内容相比《尚书》《周易》更为全面,中外学者对此也一致认同。闻一多先生说过,《诗经》是唱着以人生和宗教为主题的抒情诗。由此可见,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学总集,《诗经》对当时人文社会的折射与反映更加深入。《诗经》风雅颂篇当中有关祭祀的诗歌大小25篇,祭词在《诗经》的颂篇中占了一大部分。在这部分祭词当中描写的祭祀对象大多为天与高山,少部分篇幅内的祭祀对象为祖先。
祭祀天的表述中,对天的意象描述与修饰运用了许多类似“上、皇、苍”等字词,为的是衬托出与人相比,天高的特点。比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昊天有成命,而后受之”“燕及皇天,克昌厥后”。不同社会等级在祭天场所的运用上也有严格的限制,从统治阶级对祭祀行为管控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古代统治阶级对一统天下、主宰万物力量的渴望和追求。在周王室的祭祀活动中,明堂是最高级的祭祀场所,在明堂举行的祭天仪式是只有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才能享有的权利[2]。如“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高山意象在祭祀文化中是消灾避祸的象征,《诗经》中有“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天和山在祭祀中与祖先的结合,凸显了祖先功德与崇高形象,更是对统治阶级权利血统的神话[3]。
时辰、祭器与祭品在祭祀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什么样的祭器和祭品,在什么时间开始仪式,讲究非常严格。《礼记·礼器》中提到“宗庙之祭,贵者献之以爵,贱者献之以散”。爵、觚、觯、角、散五种酒器形制与容量都不同,天子与诸侯在宗庙举行祭礼的时候,身份高贵的人用爵盛酒献诗,而身份低贱的人只能用散盛酒以献诗。商周时期的古人认为使用玉器、青铜器来盛放酒、牲畜、谷物等祭品,是对天和祖先的崇敬和孝,在祭器上雕刻的动物鸟兽花纹与图像,是对神灵或神灵的使者的崇拜[4]。青铜礼器在祭祀之时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排列上必须按礼乐制度组合。依照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也是礼乐制度之下,社会等级秩序的体现。《诗经》祭祀诗中祭器与祭品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当时的宗教信仰与文化特点。祭祀活动针对不同的祈愿,对祭祀时间与时辰的选择也有讲究,秋冬祭祀多为来年的粮食丰收,战役之前多为国家胜利、家人平安。
三、审美特征的表现
(一)隐与显
《诗经》内容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商周文化中强调隐与显的相互结合。隐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特征多是模糊、虚无的,讲究以柔为美。显的审美表现更加张扬,文学叙述更加清晰、细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显在《诗经》中的主要表现为:叙事场面宏大壮观、简单直接。这样的表现形式将周人的天命观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德行者方可顺应天命,承天的意志管理万民,方显统治阶级烘托出的威仪之感。《诗经》中具体的描述有“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等。其实,这样的描写与烘托的目的,都是统治阶级借助天地、山川营造的宏大场面,为自己添加排场,通过神话来告诫人民,統治阶级手中权力源自对天命的秉承,是神灵的意志。在使用祭祀仪式的宏大场面震慑四方的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的审美表现。这样的审美特征极具艺术美感。隐的表现虚无、含蓄,在叙事的同时蕴含深厚的时代文化。表面是在描述人民生活劳作场景,深层实则是对那个时代丰富的祭祀文化的隐含表现。
(二)动与静
《诗经》中动与静的描述手法,其实是古人对阴阳概念的理解。在《诗经》的祭祀文化意象中,对人民生活劳作、日月星辰等描写中,时常以动静相对、动静结合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运用对声音、图像去构建意境,达到深度的艺术审美效果。《诗经》中关于动、静描写的诗句有“鸿雁于飞,集于中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以对活着的动物的习性与状态描写来歌颂祭品的美好。“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是对静止植物图画的描写,描述了采集祭品和劳作的场景。
(三)理性与感性
《诗经》中的祭祀文化意象的理性审美特征,表现的是一种中和之美,礼仪之美。《周南·关雎》篇,孔子将其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鸟鱼意象的阴阳调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集中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特征。而礼乐中的乐是指人的内心活动、情感思想。而文艺创作是发自内心的创作,为的是打动内心,打动内心才能诗人感同身受,而感性的审美特征使《诗经》时代的统治者自觉地把文艺作为教化的有力手段。《诗经》之中感性审美表达多借物抒情、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动物、信物的细致描写,引出对人的情感。通过对物的描述表达对人的强烈感情,这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理性的审美特征在《诗经》中有所体现,《小雅·鹿鸣》中以鹿鸣为起兴,烘托出君臣和谐的宴会气氛,诗中对人物关系的描写都以守礼、融洽体现,表现出君臣和睦的仁德之情,和谐理性之美。
四、结语
《诗经》中祭祀文化集政治色彩、宗教文化、孝道思想为一体,记录了商周时期的人文思想、哲学理念,内涵丰富,意义非凡。通过对《诗经》中祭祀文化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对文中所描述与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探求与解读,使人对商周时期社会伦理、人文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祭祀活动是我国古人重要的宗教活动,《诗经》中的祭祀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对后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拜神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蒋胜波.《诗经》农祭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万建中.中国禁忌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85,298.
[3] 许婷 . 《诗经》与《楚辞》祭祀诗的比较 [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61–62.
[4]高娜.《诗经》图腾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