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述评(1985—2020)

2020-11-18柳友荣

关键词:教学评估政策评估

柳友荣,张 蕊

(1.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2.安徽大学 高教所,安徽 合肥230039)

根据《201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1],如何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毋庸置疑,将持续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关注焦点和建设重点。本科教学评估作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制度和途径,自1985 年实施以来,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它是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准则和决策。”[2]因此,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研究,能够窥探本科教学评估实践进程与制度变革的逻辑理路,把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进而寻求完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创新手段,为持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内生性支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的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归纳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总结其特征与不足,以期为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活动的实践探索以及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一、研究方法与文献基本情况

(一)研究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1985—2020 年的相关文章为基本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经筛选后最终选取的54篇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即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进行描述,用数据来直观呈现文献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3]。具体地说,即对文献关键词共现情况进行统计,形成对该领域已有研究的总体认识。通过对已有文献关键词的频次统计以及各关键词内在关系的梳理,总结归纳出1985 年以来在该领域已有研究的重要主题和主要观点,并对此展开具体的内容分析。

(二)文献基本情况

以CNKI中的全部期刊作为数据统计来源,以“本科教学评估政策”“高等教育评估政策”以及“教学质量保障政策”为主题词,共检索到1985—2020年间的相关文献79篇,剔除与主题相关性不高的评论性、宣传性、会议类文献,最终获取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54篇。

关键词具有透视文章主题和归纳文章论点的特点。因此,对选取的54 份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可以在整体上把握这一时间域内已有研究的热点话题和发展趋势。经统计,1985—2020 年期间,“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已有研究的关键词共计130 个。其中,出现10 次及以上的有9 个;出现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共15个,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1985—2020年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

根据表1,通过对各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将“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已有研究概括为以下几个主题: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执行情况分析、演进历程研究、比较研究、问题分析以及策略研究。可以发现,已有文献在主题上呈现出“一横一纵”“由问题到办法”“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研究特点。一横,即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与国外评估政策的比较研究;一纵,即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历史沿革梳理;“由问题到办法”,即在分析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所在症结,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评估政策的改进策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具体地说,于动态层面,体现在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执行情况的追踪;于静态层面,体现在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

二、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

本文以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为切入点,通过对经筛选后确定的54 篇文献进行梳理,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归纳概括为: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执行情况研究、演进历程剖析、国际比较研究、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六大主题。1985年以来国内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脉络如图1所示。

图1 1985年以来国内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脉络

(一)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价值取向

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政策的价值取向,即政策制定者(政府)在制定本科教学评估发展规划、解决本科教学质量问题时所持有的价值倾向[4]。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同一事物同时存在的几种价值取向不会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纬度的价值取向在主导地位上会发生变动[5]。

1.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价值取向的纬度

根据学者王玉良的观点,“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三者是分析一项教育政策基本价值特征的基本向度[6]。廖湘阳等则以约翰·S·布鲁贝克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大众化发展背景下政策价值取向模式合理存在的理论依据[7]。也有学者分别从评估活动开展的成效、评估方案的修改、质量保障与评估政策的历史沿革以及对于评估制度设计的评判四个维度着手来探究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8]。

2.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价值取向的评判

魏军以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本价值三个纬度为出发点,认为我国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政策在政治价值取向上一直表现出其或显性或隐性的导向作用,而经济价值取向在其应有的主导地位表现上有所缺失,总体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但同时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主体等方面仍存在人本价值取向模糊淡化问题[9]。

(二)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情况

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认为,“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因此,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执行情况是政策实现其效能与目的这一过程中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已有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的研究中,主要分为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其效用程度的评价。

1.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执行是有条件的。政策工具是连接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的重要媒介,顺利实现政策目标离不开适当的政策工具[10]。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改革对于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还存在单一、重复的问题[11]。宋佳、黎万红则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阐明了评估自身的正当性、评估具体内容、评估对大学的影响方式、大学本身情境、大学和教师由此承担的压力等均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情况产生影响这一现象[12]。

2.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落实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实际情况,安力以某部委所属高校为例展开了案例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在政策执行的准备工作、指标分解、材料准备、任务分配以及整改阶段均有待完善[13]。同样有学者发现,高校在实际迎评工作中,其在办学指导思想、经费投入、教学管理模式的选择等方面追求实现的目标与评估政策目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偏离[14]。除了以高校为案例进行研究之外,也有学者以地方政府推动评估政策的施行情况为研究对象[15],并指出其中还存在政策内涵缺乏地方特色、专家培训方式单一、检查整改环节薄弱等问题。

(三)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演进历程

本科教学评估发展的历程既折射出当下社会变动的脉络趋势,又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功能定位[16]。分析已有的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演进历程的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依据本科教学评估活动实际开展中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演进阶段进行划分。

1.以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政策阶段划分

肖兴安和陈敏分别从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高等工程教育评估问题专题研讨会的召开、1985—1989 年、20 世纪90 年代开端至21 世纪初以及2002—2009年四个时期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了分析[17]。李翔洁则系统梳理了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法制化进程,将其划分为研究试点阶段、推广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落实实施阶段[18]。于爽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演变分为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初的探索时期以及20 世纪90 年代至今的全面实施阶段[19]。陈春平和郭丽君通过分析我国大学教学评价政策文件文本,将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形成发展阶段以及稳定规范阶段[20]。冯晖和吴磊认为,与西方国家评估政策的演变趋势有所不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呈现出从行政化到社会化的特征,并将其具体演进历程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21]。

2.以理论分析为依据的政策阶段划分

周湘林和周光礼根据政策范式理论,将1985—2009年这一时期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变迁归纳为相对稳定期、环境变动时期、分裂与论战时期以及新政策范式形成阶段[22]。并在之后的研究中,运用教育政策四维渐进决策模式解释和验证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演变历程[23]。吴华溢运用合法性理论,以评估主体的参与为视角,总结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发展的五个时期[24]。周群英和刘晓雪基于支持联盟框架,将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变迁历程划分为:探索和制定阶段、调整和完善阶段、实施和稳定阶段以及深化改革和落实阶段[25]。基于该框架,有学者认为,政策变迁的过程就是三大支持联盟之间政策核心信仰发生冲突并寻求化解的过程[26]。

(四)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国际比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国外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拓宽了审视评估政策的视野,丰富了研究思路。

1.国外评估政策现状

有研究发现,评估实践是影响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评估实践的推进又取决于评估政策、制度及标准的制定[27]。还有学者运用多源流分析理论,以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剖析了俄罗斯高校评估政策的认定问题[28]。此外,张秋萍对日本2008—2012 年间的评估政策基本规划进行了梳理,介绍了日本评估政策的方针、特点以及公开发表等内容[29]。

2.国外评估政策启示

组织和制度特征是决定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成效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30]。根据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的“Program Assessment Policy”[31],其彰显的多层次质量评估观、评估体系蕴含地域文化特征、对评估的元评价均值得我国借鉴。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呈现的典型的行政命令式评估[32],英国的卓越教学评估政策的一些做法值得参考。例如,促进评估主体多元化;推动高校自评,赋予其较大自主权等等[33]。根据荷兰的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设立评估标准和执行方向具有相当的必要性[34]。此外,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围绕着教育公平和卓越开展了新一轮的变革。为此,我国有关部门也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推动高等教育公平发展[35]。

(五)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现存问题

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现存问题的分析,能够直接推动政策的完善。关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现存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内涵和政策应用两个方面。

1.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内涵

首先,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缺憾之一就是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缺失问题[36]。其次,现有的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中蕴含的评估标准还不能充分考虑到我国高校不同的办学实际,即区分度还有待完善[37]。最后,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政策的科学性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政策地位的权威性不强、完整度不够。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质量标准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但我国的大部分政策仍处于规范性文件,甚至指导性文件这一层面[38]。

2.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应用

首先,国家权力是教育政策的一个内在限制[39]。其次,评估政策的执行过程忽略了“事前评估”,这大大影响评估政策的质量[40]。再次,对于评估政策的评价也是评估政策运行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41]。最后,政策执行者在理解政策文本时,对评估政策的解读与评估政策制定者出现的偏差也会影响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应用[42]。

(六)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改进策略

就现有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现状,针对上述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存在的不足,国内学者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通过对已有政策改进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将学者们给出的政策建议归纳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调整评估指标内容、发挥各评估主体作用以及充分利用评估结果四个方面。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在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仍然存在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现象[43]。其中,民办高校的评估法律制度建设历程相对落后状况尤为严重,这是由于一方面,政府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等问题导致的[44]。所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调整评估指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迈进,社会需求、学校类型、学科门类均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意味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也应当多样化[45]。因此,这就要求国家对不同类型高校进行评估时,应持有不同的评估标准。单一的、统一的评估体系必然引起对于评估的公平、公正性的质疑[46]。

3.发挥各级各类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处于封闭循环运作状态[47]。戴伊的决策过程模式,可为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应然范式提供一定启示。例如,在确定评估政策的公共议题时,应邀请公办高校、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三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辩论,评估政策的形成与合法化应是若干专业性的评估组织进行协商的结果。

4.充分利用评估结果

从已有评估政策看, 对于评估结果利用这方面的政策规定和要求仍显不足。这就要求评估政策在内容上要体现出学校应当重视投入,推动学校建设、发展和提高的导向, 除此之外,也要体现出政府相关部门同样需要重视资源投入的要求。同时,为了加强结果利用,有学者提出在对评估结果的表述上,应以评估报告为主,而不是简单分级的建议。[48]

三、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趋势

(一)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基本特征

1.研究进程与评估实践紧密相关

根据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相关文献年发文量的统计结果,1985—2020 年这一时期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的数量共出现两个高峰: 分别是在2008年前后和2018年前后。联系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实践,2008年6月,首轮周期性教学水平评估结束。一方面,一项调查数据显示,100%的人认为教学评估能够帮助被评高校明确办学思路、彰显办学特色[49]。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水平评估自身具有的等级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统化,不利于高校的公平竞争和发展[50]。对此阶段评估形式褒贬不一的观点,形成发文数量的第一次高峰。时至2018 年,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落下帷幕。在总结上一阶段评估经验的同时,学者们也对接下来的评估制度建设和评估活动发展方向纷纷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设想,由此形成“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年发文量的第二次高峰。可以看出,“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以及评估实践活动的回应,显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研究价值取向,也反映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时代特征。

2.研究主题多元,但内容分布不均衡

就研究主题而言,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我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了剖析,既有在宏观层面对于评估制度构建的阐释,也有从微观层面对评估指标、评估主体的解读;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到政策执行在高校的实际状况,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现存问题到改进评估政策的方法,已有研究均有涉及。然而,纵观已有的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据统计,就研究主题而言,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演进历程的关注最多,共有相关文献15 篇,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价值取向关注较少,共获取相关文献6篇,已有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3.研究方法多样,但综合性研究存在不足

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多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解读,逐渐地,有学者开始将定量研究方法应用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该领域也开始出现了基于某一区域、某一高校对评估政策的执行效度、评估政策在高校实施、地方相关部门推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等实证研究。从单一的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出现,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的研究方法实现了多样化的突破。然而,对于研究方法的使用仍存在不足之处,即现有文献缺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解读的研究。

4.借鉴西方理论较多,本土化理论研究薄弱

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关注到了运用理论框架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进行解读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基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实然状态上的原创性理论的建构尚付阙如。已有研究多是运用西方相关理论解释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状态,例如,对于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变革的梳理多采用支持联盟框架用以理论支撑;评估理念多采用西方第四代评估理论;在政策执行主体方面,大多将思路置于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上。总体看,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本土化理论构建尚显不足。

(二)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的趋势

1.研究内容均衡化

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研究内容在呈现出涉猎范围广泛、主题多样的同时,也暴露出研究成果失衡的特点。例如,已有研究多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演进历程给予重点关注,而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现存问题及价值导向的关注仍较为缺失。反映出现有研究多偏重于对政策表层现状的描述,对于深层问题的解读有所忽略。面向未来,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应更加重视透过政策变迁现象,挖掘变迁背后的深层内涵,即政策价值导向以及政策现存问题的研究。总之,在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对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研究既需要关注研究内容的全面性,也需要注意到研究内容的均衡性。

2.研究方法综合化

就现状来看,虽然已有多种研究方法被应用于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但在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上仍存在不足。单一使用某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科学性难免会受到质疑,进而影响研究结论的推行和使用。因此,后续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关注对于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通过研究方法的交叉使用和功能的相互弥补,更加客观地分析本科教学评估政策,避免将研究陷入狭隘的知识视野。例如,在对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执行的研究上,已有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实证研究考察政策执行情况。未来对于政策执行的研究可以考虑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相关理论角度分析政策执行情况的形成,使其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

3.理论构建本土化

总体来看,已有的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学者们运用合法性理论、范式理论和多源流分析理论等西方政策决策理论积累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不同。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现阶段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多样化质量标准的需求,亟需进行更加全面、适切的理论研究。直接将西方理论运用于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分析,面临着缺少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社会心理状况本土化思考的风险。因此,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快构建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理念的原创性理论是未来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政策评估
政策
政策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助企政策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政策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