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标志物比较研究

2020-11-18石剑雄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年5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乙型肝炎电化学

石剑雄

(鞍山市中心医院 辽宁鞍山 114001)

1 前言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快速、便捷、敏感的优点[1-3]。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包括电化学与化学发光过程,具有2 种方法的共同优点。 本文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鞍山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50 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以探究对比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鞍山市中心医院经门诊诊断疑似乙型肝炎患者150 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75)和对照组(n=75)。 对照组男 42 例,女 33 例,年龄 37~55 岁,平均年龄(40.2±5.8)岁;研究组男 41 例,女 34 例,年龄 38~53 岁,平均年龄(42.3±5.3)岁。

纳入标准:(1)无严重脂血、溶血患者。 (2)经医院门诊诊断为疑似乙型肝炎患者。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存在出血倾向者。(3)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者。 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具体内容为:告知参与研究的疑似患者于检查前一天晚上8 点以后禁止进食,于次日凌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作为样本。 在4℃的环境下,对静脉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操作,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持续时间为5 min。将血清分离出来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为酶标仪,试剂盒配套使用。

研究组疑似患者采用电化学方法免疫法进行检测,其具体操作内容有:取样方法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离心操作分离出血清。 使用全自动电化学方法分析仪进行标志物的检测,检测方法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检测所用的试剂盒配套使用。

灵敏度检测:2 组均取相同量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进行参比血清试验,浓度设定为0.1、0.3、0.7 ng/mL,采用阴性血清对其进行倍比稀释,测定时2 种方法同时进行,观察2 组在不同浓度HBsAg 时的最低检出浓度[4-6]。

2.3 判断指标

观察对比2 组不同方法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乙肝病毒标志物包括HBsAg、乙型肝炎E 抗体(HBeAb)、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观察对比2 组不同方法的灵敏度,检测方法为取相同量、不同浓度的HBsAg 进行参比血清,观察对比2 组血清的最低检测浓度。

2.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 y 以(±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 组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共有46 例疑似患者检出HBsAg,18 例疑似患者检出 HBeAb, 检出率分别为61.33%和24.00%,2 种标志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sAb、HBeAg 及HBcAb 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 组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n,%)

3.2 2 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量的HBsAg 参比血清试验中,研究组最低检出浓度在0.1 ng/mL、0.3 ng/mL 及0.7 ng/mL 浓度环境下,其最低检出浓度都要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 种方法不同浓度HBsAg 检测结果比较(单位:ng/mL)

4 讨论

酶联免疫法虽然具有简单快捷,经济实惠的优点,在但是该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做一些定性分析,对于弱阳性患者检查不准确,较多的弱阳性患者在复查时可能会被检测为阴性,也可能会被检测为阳性,重复性非常差[7-9]。 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了抗原抗体的特异反应,待测物与酶、酶底物发生颜色反应,在定性、半定性的测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指标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该种检测方法有3 种试剂,分别是免疫吸附剂、标记物以及显色剂[10,11]。 在进行检测时,抗原和抗体虽在固相载体上相结合, 但是仍然保留了明显的免疫活性,由于标记物的影响,偶联物会保留其免疫活性以及酶的活性,与抗原或抗体发生结合。该种方法存在另一个名称,即酶放大体系。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不仅包括了电化学发光相关内容,还囊括了免疫测定的相关技术,是当前比较先进的免疫检测方法。 电化学发光方法的基础是电化学法以及化学发光法,其化学发光是因为化合物的混合反应,而电化学发光则由电力启动,相比酶联免疫吸附法,该种方法操作更简单,存在更高的精准度。其工作原理是电极阳极施加电压能量,二价三氯释放电子,发生电化学反应后成为三价三氯,另外,电极表面的三丙胺(TPA)释放电子后,会发生相关的氧化反应。该种方法的灵敏度更高,能够达到pg/mL 或者pmol/mL 水平,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测定的范围更合适,在较多国家已经被列为首选检测方式。相关对比研究指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重复性相比酶联免疫法更高,并且安全性也较高。正是因为其具有以上的优点,目前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已经被临床检测广泛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BsAg 与HBeAb 的检出率更高,2 组在HBsAg、HBeAb 检出率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 种方法检测其余3 种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大致相同[12]。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标志物的检出率更高一些。而从灵敏度的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表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有关研究指出,电化学方法免疫法所采用的固相载体比表面积更大,因此其反应面积较大,另外因为标志物的循环利用,其发光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所以表现出的灵敏度就更高,该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3]。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标志物的检测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BsAg 以及HBeAb 的检出率更高,且灵敏度更高,为临床提供的诊断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高的价值。但由于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基数较小,仍需大量后续试验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乙型肝炎电化学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电化学基础测试题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免疫吸附疗法让风湿类患者绝处逢生
关于量子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