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8聂丽翠
聂丽翠
丰城市秀市初级中学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占据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其对于学生的文化知识、能力素养、综合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价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效率得以提升,促进学生们的初中语文学科学习。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进行课堂导入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是如此。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景,一下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马上转移到课堂上来。
以七年级上册的《散步》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可以播放《给妈妈洗脚》这一公益广告视频,学生们自然会专心致志地盯着视频,播放完毕后,设置画面跳转至“妈妈_地笑了”,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回答,问答互动环节结束后,再加以小结,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却让妈妈既开心又感动,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不仅缓解了妈妈辛劳一天的疲惫,还让妈妈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的小事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这样以信息化教学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导入,能够十分轻松地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引入教学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更倾向于形象思维,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如果教材涉及到具有一定抽象思维的知识内容时,就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而信息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强的编辑和演示能力,可以将学生所不能够理解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八年级语文课本中,《苏州园林》一文描述了各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鸟草木的映衬以及近景远景的层次,作者将苏州园林整体的特点呈现在文章中,描绘得惟妙惟肖,但是有许多学生面对从未见过的苏州园林都纷纷表示“根本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样子的”,看着这些词句却不能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此时,教师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苏州园林的美景短片,让学生们用肉眼更直观的欣赏苏州园林,从中感受到苏州园林的美,透过情境的创造来加深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引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思想感情发展。而后教师再针对园林的特点抛出问“苏州园林在你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样的?与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有什么不同之处?”、“假山的叠堆,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学生就能够更加快速地结合自己所见与文中的所闻来作出回答。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一现象与现如今所提倡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要求有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发展规律,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材中的《安塞腰鼓》、《社戏》这些文章都讲述了我国传统艺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尚未接触和了解过这些艺术,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这些传统艺术。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自发地通过互联网搜索来对这些传统艺术有个基本的了解,了解它们的历史、表现形式,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动。不仅如此,同学们还能通过网络音频来感受安塞腰鼓所展示的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结合文章来感受作者文中抒发的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以此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民族风俗,加深对传统艺术的自我认知和思想感情。
相比起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堂应用中有更多的优势,所以教师们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加强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使用,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