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2020-11-18张俊华魏信平商洛学院
■张俊华 魏信平/商洛学院
新时期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网络思维以用户为上,体验为先。通过反思以往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出现的诸如主动权被削弱、引领方式方法的局限、引领内容的偏差、学校相关教师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工作要求不符合等问题,在网络开放教育对大学生极具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教育背景下,如何贴近学生思想与实际的本身,实现引导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困难的有效统一,对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广大思政工作者提出挑战和考验。
一、引领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理论
(一)人学观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人学观是我国大学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及指导教育实践的纲领,全面发展这一理论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和指导其行为。成为教育者确定引导大学生思想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以及最终归宿点,即为全面发展大学生。在这样的理论下,将解决学生成长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工作作为目标,引导学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将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潜能,使其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新时代通过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构建出大学生群体自由、平等、开放交往的空间,以拓展和丰富现实与虚拟空间产生的社会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科学技术观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可知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学生思想引领方面提供了新的动力,发展科学技术可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理念等内容,实现大学生的思想转变,用科技引领发展。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优势,用科技增强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增强科技带来全方位变革的巨大获得感。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应深刻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的科技发展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思想引领工作,将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三)环境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环境观,认识到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别是思想行为发生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影响着学生的能否健康成长。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结合教育对象的时代特征、客观实际以及利益需求,对其进行切实有效、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对科学理论提出的现实要求[2]。在遵循环境客观变化规律的情况下,从适应环境及改造环境两方面创造出对于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有利的适宜环境,使其成长和优化环境形成良好互动。
(四)青年观
研究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引领,应有效落实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遵循党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关的经典论述,通过思想的指导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实践
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一些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4]。”结合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征,以人学观、科学技术观、环境观、青年观等为指导,从以下几方面对策开展具体实践。
(一)构建思想引领的交流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通过两微一端创设规模适度的大学生移动互联网思想引领交流平台。小规模的平台可将班级与学生作为单位,以便于管理平台,并实时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整,实施性较强,在平台中学生可积极交流课题,教师可凭借微博以及公众号等方式开展思想引领活动。中等规模的思想引领平台,可将高校资源作为依托,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教育海报、宣传动画、PPT等进行制作,通常高校有着丰富的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进行动态化学习。大规模平台可凭借高校公共网络进行建立,学生可登录移动终端的软件,例如贴吧及微博等,可有效沟通思想引领知识,并获得其他服务。
(二)营造大学生思想引领良好氛围
营造氛围,增强参与,全景互动。(1)建立思想引领资源库,有效运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获取便利这一优势,教师可将思想引领内容及时进行更新,确保引领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学生也可自主观看视频,制作微视频,以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此外,可通过网络竞赛的形式大学生在线讨论教育课题,全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2)建立观察网络舆情的空间,探讨分析时应从教育文化等多个角度开展,打造出大学生相关网络舆情报告,这一过程中师生都可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服务。(3)建立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工作室,根据学生思想特征研制出具有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通过相应媒介开展思想引领实践工作,紧密联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三)从解决问题到价值引领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主动发现思想教育实践真正的痛点和兴奋点,从解决问题到价值引领。用真情打动学生,用情感共鸣黏住学生,用人格魅力凝聚群体。不要只是自己跑起来,更要学生追随你一起跑。了解学生最关注的热点和话题、做到润物细无声,久久回甘,直击灵魂深处,要把思想引领巧妙植入学生的生活中。真正体现大道至简,用短平快的收获引导学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用精湛的“厨艺”,烹出美味且能让学生吸收营养的“精神大餐”。
用大数据思维去探索数据背后呈现的学生个体画像,形成学生成才“潜在性”与“预见性,从而实现“个体化”的教育培养。从解决刚需,到价值信赖,继解渴又醒脑。
(四)造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信息管理体系
甄别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在打造大学生相关移动互联网思想引领信息管理体系时,首先可积极建立移动互联网媒介思想引领文化体系,同时利用大众传播资源教育对思想引领内容进行传播和推广,有利于提升学生评判媒介的能力,使其正确形成思想价值理念[5]。除此之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应建立并完善发布和监管学生个体思想引领信息的制度,以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及时地解决其困难,进而营造良好的高校新媒体思想引领氛围。
三、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大学生思想引领平台,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有效融合互联网技术,以开拓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以人学观、科学技术观、环境观、青年观等为指导,结合大学生思想发展的特征,开展具体实践,可通过跨界融合,有效连接,实现三全育人。营造氛围,增强参与,全景互动。从解决问题到价值引领。甄别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总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要充分唤醒学生思政工作的教育自觉,实现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自我塑造,增进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