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进课堂方案研究

2020-11-18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

长江丛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政治

■郑 炜/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及时把十九大报告中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做好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任务。现在20岁左右的大学生,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时,还不到40岁;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刚过50岁。当代大学生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大学期间学生的身体和心智都已经相对成熟,大学期间也是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最合适最重要的时机。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颗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利用思政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头脑才能实现最切实的成效。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思政教师要在学懂上下功夫,用新理念新论断武装头脑。要在弄通上下功夫,以新方法呈现十九大精神,以新形式打动人心。要在做实上下功夫,将理论精髓融入课堂教学,将使命感、荣誉感传递给学生。

一、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的重要性

(一)党的创新理论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引

当今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来源广泛而及时,这些信息深深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所以大学教育中思政教育同专业教育一样重要。如果把专业教育比喻智能机器人,那么思政教育就是机器人的灵魂,是灵魂指引了人生的前进方向。大学生经过大学生活是要直接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的思想就是社会的思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做全社会的思想教育。在校期间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是源于思想政治课堂,在校期间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相对纯洁的环境来消化吸收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二)更有利于高等学校党委开展党建工作,有助于增强凝聚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应该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党委的领头作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对高等学校思想工作的指导。作为学校党委要起到宣传党的创新思想的核心作用。学校党委作为核心机构需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开展学校的党建工作,更有助于加强党委内部组织的核心凝聚力。一个强而有凝聚力的党委组织更有能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及时走进课堂,发挥实际作用。

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听过父母们的“教导”:你在学校只管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成绩优异,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才能过上好日子。在这样的思维之下,我们把心思都花在如何提高专业知识上,忽视了经典阅读,忽视了思想政治学习,甚至忽视了人际关系。我们单纯的认为大学生活是通往社会生活的跳板,这个跳板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好的物质生活。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面临各种诱惑,如果我们缺乏思想定力,就会轻而易举的走向歧途。当我们迷失自己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术,更需要的是我们的智慧,更需要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而大学生最重要的人生方向则是来源于思想政治课堂。

由于思想政治修养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是直接直观的呈现,而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部分学生根本不把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放在心上,导致思想政治修养的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听不进去,教师没有动力授课,但越是这样就越会陷入一种不良循环之中。

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也是各不相同的,仅靠陈旧的经验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照本宣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学习更先进的党的创新思想,以适应新社会。当然在大学里,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好专业技能,同时也要进行良好的思想建设,成为一个全面的新社会人才。而学校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好的榜样会让学生走上光明的人生道路。中国共产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高度重视,教师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工作者首先要自我成长,自我思想到位,才能准确的教导出新型的社会化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接班人。

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形成的党的创新理论是紧随着时代的步伐,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和指导作用。纵观每个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每一次都是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的深入群众,以服务人民为最终目的。新时代的教育方式更应该先进教材,再进课堂,最终走进学生的头脑。下面将详细讲述从几个方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的方法。

(一)立德树人,言传身教立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能给予学生的除了教材里的内容,还有教师本身的言谈举止,教师的自身思想。之前教师的教学往往注重说教,而忽略了自身的影响力。当代的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枯燥的说教很难打动他们的内心,强大的人格魅力是可以直接影响他们一言一行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立德树人,以身作则,认真学习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充分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将理论和现实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

(二)寓教于无形,润物细无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是思想政治课堂的一大创新,教师要时时关注最新的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精神。一旦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中,教师备课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教师授课过程就是一个强化过程,教师答疑解惑过程就是一个巩固过程。教师授课过程当然就是“进课堂”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发挥党走群众路线的方针和以人为根本的理念,从内而外的来教育和引导。当然最终是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学生的头脑,这也是最终目的,只有深入人心,深入脑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充分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最完美的方式就是寓教于无形,润物细无声,犹如春风化雨般影响和改变学生。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不轻言说教,二不轻言责备。虽说忠言逆耳,但是忠言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来表达。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以教材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载体,以思政课堂为传输途径,以进学生头脑为终极目标,使党的新思想长期有效的影响着新一代的大学生们。

(三)结合网络新媒体平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政课程的说服力、生命力所在,是掌握了解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要求。积极搭建新媒体教育服务平台,推进高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学习通等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笔者会在思修课前在学习通发布思修相应章节讨论,布置相关学习任务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并通过学习通的讨论功能积极回复,学生们非常感兴趣。依据党的最新指导精神,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更要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呈现出新要求新形势新目标的实际,转化为书本中的通俗易懂的内容,以达到普及全部大学生的目的。同时高校可结合本校大学生的接收度和学习习惯,把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相关精神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学习之中,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实践证明,这种实际课堂与线上网络教学的融合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做法,能有效深化大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性认识。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