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0-11-18廖和平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精神政治

■陈 攀 廖和平/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五四精神。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1]如何将五四精神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文章通过对五四精神当代价值、新时代五四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路径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新时代五四精神当代价值

(一)爱国是新时代五四精神永不变的核心

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深化新时代“五四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并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对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五四精神所蕴含的爱国就是要爱祖国、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不断实践,在各自的岗位上去实现人生价值,将自我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中。

(二)进步是新时代五四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

五四运动传播了先进的思想与新的理论,体现了重视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的特性,促进了当代大学生形成辩证的文化价值观。“五四精神提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2]重视对新时代“五四精神”所蕴含的进步这一重要特征进行挖掘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深度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五四精神所蕴含的进步内涵就是要求青年大学生们不断追求进步、解放思想,冲破各种不合时宜的束缚,更新旧观念,打破旧思想,坚定“四个自信”。

(三)民主和科学是新时代五四精神丰富内涵

五四精神所提倡民主、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同时也提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所奋斗的最高理想,也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实现自身理想的重要路径。通过将新时代五四精神所蕴含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是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民主的认知,也是对青年大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意识的培养。新时代五四精神所蕴含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指引青年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民主,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科学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新时代五四精神有利于增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报告九提爱国主义。新时代五四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具体体现为心系人民幸福,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新时代五四精神指引着新时代大学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此可以说新时代五四精神是有利于增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新时代五四精神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必须在培养过过程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主要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之一,尤其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研究五四爆发、探讨五四初心,重温五四先进事迹、传承五四精神,通过思想共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新时代五四精神有利于落实对新时代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培养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事业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作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直接参与者,高校教师承担着“为谁培养人”的方向,必须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将立德树人的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五四运动爆发时大学生为争取主权、民族独立努力奋斗与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的内在需要。

(四)新时代五四精神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实效

思政理论课因为其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理论性和说教性,导致出现吸引力不强,其立德树人的真正作用没发挥出的现象。五四运动自爆发以来其深刻历史根源和丰富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进而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育人的实效性。

三、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融入的过于内容过于理论化

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还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很多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授课形式单一,所讲授的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有时候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呆板、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严重制约五四精神在思想育人、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因此改变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过于理论化的现象,进行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改革新迫在眉睫。

(二)融入的活动形式缺乏吸引力

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相关活动的开展形式是影响大学生主动参与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围绕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促进五四精神的传播和影响。活动形式单一和、吸引力不强仍是目前比较凸显的问题,第一,有些活动周期短、缺乏持久性,时间主要围绕在五四青年节前后和暑假期间;第二,活动方式围绕表彰会和报告会、文艺汇演等,多局限于校园中,覆盖的广度不够,导致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形式缺乏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融入的活动形式,增强融入活动的吸引力,达到融入的教育目的。

(三)融入的工作存在表面化现象

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做到立体式全覆盖。而我们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除了日常布置的规定动作外,很少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融入工作表面化,与新时代科学发展观是背离的,因此我们在将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达到深层教育目的。

(四)融入的工作受网络冲击影响

网络已成为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既能够向青年大学生传播价值鲜明、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也充斥大量不良信息,导致大学生沉沦网络游戏,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高校一定要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抵触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造成思想侵蚀。

四、新时代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思政教育课堂,抓好五四精神主阵地

思政课课堂是是对大学生进行五四精神渗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鉴于新时代大学生对知识需求的不断提高,形式单一地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求知的需求,因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也是成为必然。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必须紧跟时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形式,优化课程内容,结合五四运动的史实,发掘五四精神的内涵,通过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趣味性,达到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贯穿教学的过程,从而带动青年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起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整个教学环节上不断创新。在教学内容上不能简单的局限于课本,应将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相关知识穿插到课堂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史实故事让青年大学生深刻领悟五四精神,让五四精神的内涵入心入脑。同时教师还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拓展契合新时代的课程形式,通过网络和实践等资源进行辅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走进学生,为进一步创新教学做好准备。

(二)开展五四主题活动,领悟五四精神内涵

五四青年节的确立,对教育青年大学生追溯五四运动的初心和探究五四精神内涵,有着重大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对青年大学生的深切关怀。高校特别是高校团委应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以“纪念五四运动,传承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教育相关活动,如五四表彰、五四文艺汇演、五四主题团组织生活会等,通过热烈的宣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通过感同身受表达对五四精神的理解,进而调动在校大学生乃至社会积极参与五四活动中来,让五四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

(三)发挥党团群优势,推动五四精神传承

传承与发展五四精神,高校各级党团群组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校、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推动五四精神融入到团组织生活会、主题班会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共青团的工作必须紧跟时代,转变思想建设观念、创新教育方式,让其在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不被弱化。学生会和社团也必须紧紧围绕五四精神来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并融入其中,起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传承五四精神。

(四)拓展网络教育阵地,加强五四精神宣传

网络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网络教育是向青年大学生传播五四精神的重要形式,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育人环境,通过网络教育宣传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宣扬“正能量”,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阵地。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开设于与五四相关的教育课程,比如现在开设的“青年大学习”网络主题团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等等,可以增强五四精神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发布与宣传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教育的相关活动和新闻,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让五四精神宣传落到实处,让学生从典型的人和故事中领悟五四精神的内涵所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和挖掘“五四精神”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进一步拓展新时代“五四精神”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为“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精神政治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