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1-18祝丽萍刘长海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课外互联网+大学

■祝丽萍 刘长海/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必要途径,学习再也不仅仅是课堂、老师、黑板,而是更丰富的资源,更灵活的形式,更有趣的未知领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是为了在新时代下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更好地将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而培养出更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形势下,还要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问题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课内网络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就是课堂,如何在课堂中融入互联网,是对教师的最大挑战。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利用了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只能做到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有些教师也只是利用互联网的视频播放功能,令学生们看的眼花缭乱。内容的极大丰富确实能拓宽学生的眼界,但这种被动的接受信息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太大作用。与互联网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真正的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的吸收、探索、创造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从而,健全的网络教学体系(Net Teaching System),是目前大学英语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计如何与结合网络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中互联网使用的“度”如何掌握?是不是越多越好?对于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评价?这些都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都在提醒我们教学与网络的结合还需要对教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反复推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设计,构建健全的网络教学体系。

(二)课外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评估

互联网使学习不再有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许多高校也选择使用智能手机app来实现课内和课外英语学习的互相补充。网上资源的利用就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听说课程为例,网上听说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生可以采取课外自主学习的形式,以通关的方式完成听力模块,最终获得学分或平时成绩。目的是为了对课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1)学生的听力、口语水平不同,同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使用同水平的听说内容,部分学生反映内容过简单,不能达到教学效果。这也体现了个性化学习模块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2)对于课外网上听力课程,许多学生不够重视,许多学生应付了事,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利用技术手段迅速完成自主学习内容的现象。这些行为都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过程敷衍,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环节。在课内,学生在教师的管理下能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课外的网络学习中,存在放手不管的现象。促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课外网络学习是对教学的一种补充,很多教师认为这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不够重视。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课外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课外代表着与教师无关。即便是网络课程算作平时成绩,但课外的管理和监控会花费教师大量的课下时间和精力,而这部分又恰恰是无偿劳动。仅靠责任心支撑的工作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部分学生对固定的课外网课存在不够重视的态度,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

二、“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一)注重互联网与大学英语课内教学的适度结合

在课内教学中合理利用互联网,形成适合大学英语的多元教学模式:(1)对于教学内容的补充应考虑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的比例分配。(2)视频的选取时长是否合理,是否与授课重点有直接必要的联系应是选取视频的重要依据。(3)利用手机App签到、互动、抢答等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是必要的手段。(4)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完全摒弃利用黑板、课本讲授的传统方法,而完全依赖互联网及PPT。(5)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实现递进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摸索教学与互联网结合的新思维、新方法。(6)对于每一次课内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都应该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及时分享交流。(7)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效果和问题。

(二)构建课外网课的评估多样化

坚持目标、过程、条件、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过程管理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1)采用在课外网上布置单元小测验、作业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内容的的掌握程度。(2)也可以采取课内提问,课前复习课下所学内容的方式,保持课内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但注意课内占用时间不宜过长。(3)评估方式的多样化一定会给教师带来教学的额外负担,各高校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给与相应的报酬或奖励。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做好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工作,协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课程特点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2)培养团队意识,注重小组交流与合作。(3)关注学习进度,对掉队的学生多关注、多辅导。(4)以问卷调查或访谈的形式了解课外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以便调整指导方法。(5)注重兴趣的培养。(6)关注学生的就业方向。(7)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能力,从单词的解析到句子的结构分析,逐步但到效果。(8)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利用多种方法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只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才能逐渐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完美结合的人,如果没有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了解,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来说无疑是一大阻力。那么教师除了专业素养之外更应该培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检索、获取、分析、处理能力。(2)培养教师有创造性地处理信息的能力。(3)熟练操作及应用课上使用的各种软件。(4)了解课外App的辅助教学作用。(5)熟悉了解互联网上的与大学英语相关的权威网站。(6)注重学习与信息相关的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7)经常参加校际交流与技术培训。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许多挑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我们要在“互联网+”模式下,建立完备的网络教学体系和系统的评估监督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多元教学模式和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信息素养,则能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继而使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还不能得以全部解答,这需要教育部门和教师一起努力,继续共同思索和探讨。

猜你喜欢

课外互联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小满课外班
《大学》
我的“课外老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