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影预告片的多模态听力教学
2020-11-18李文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文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视频材料首次引入EFL课堂以来,其在ELT中的应用一直呈上升趋势。尽管视频文本作为听力理解的资源之一越来越受欢迎,然而,EFL课堂的大多数听力活动仍然局限于纯音频的语料,似乎教材开发人员仍然不愿意将视频文本融入到语言教材或语言测试中。印刷文本和音频文本仍然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单模态文本继续垄断着当前的EFL课堂。对于这一问题,一种可能的解释可能是缺乏适当的方法框架将视频文本有效地融入EFL听力教学材料,实现多模态听力教学。因此,本文试图构建了一个多模态框架,借助电影预告片在EFL课堂上的使用来实现多模态听力教学。
一、多模态听力教学框架
过去几十年,听力教学模式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变化:从单纯的反复的听力训练转为对听力技能的掌握,把听力理解作为一种过程来关注,强调倾听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能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我调节。Cross认为听力技能的发展应关注听力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并指导其运用相应的策略,顺利通过听力的五个不同阶段(规划/预测阶段-再验证阶段-终验证阶段-反思阶段)。
Richards主张的听力二维论认为听力即理解,听力即习得。他强调听力结果和听力过程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听力理解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提升在实时听力任务中的表现。听力过程则关注听者本身在解码和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两方面他建议采用注意和重组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
视频文本可以广义地定义为一种多模态文本,由连续的、动态的和交织的声音(口头、音乐和背景)和视觉图像(静止和移动)组成。在视觉之外,这些基于多模态的输出包括各种各样的感官(例如触觉、听觉和动觉)能帮助学习者更全面的感知文本。电影预告片,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多模态文本,在故事情节中常有大量的插叙和倒叙。这样非顺序、非线性的叙事,这样的时空交错对意义的建构过程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视频文本的多模态特性,笔者将Serafini的多模态文本分析框架与Richards的听力二维论有机整合,基于以下三个不同维度构建了借电影预告片实现的多模态听力教学框架。
(1)感知维度:学习者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声音,图像,视频等多模态集合元素。
(2)建构维度:学习者通过对多模态元素的解读,获取意义、构建主题和处理信息。
(3)意识形态维度:学习者对意象的语境、文化进行分析,实现对视频文本的理解。
二、教学建议
为了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多模态文本的性质,成为更有效的L2听力者。笔者对于如何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借助电影预告片实现多模态听力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预习或静音观看阶段,重点是语境。
(2)观看阶段,以多模态文本为重(听力的热身口语活动)。
(3)听力阶段,侧重于理解和习得两个方面。
(4)重组阶段,以印刷文本为主。
第一阶段关注上下文,通过静音观看来强化视觉的感官刺激,引导学生探索文本的感知维度。例如,引导学生查看并分析电影的海报引入听力活动的主题,要求学生找出电影海报中最突出的元素。因此,在初始阶段建议多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头脑风暴等预测类活动。例如,
(1)这个海报所传达的信息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想?
(2)你认为这部是什么类型的电影?你预计能找到什么样的元素?
第二阶段作为一个可选部分,旨在完成听前的热身。学习者们通过解读多模态元素(声音、图像、视频等),来获取意义、构建主题和处理信息。比如,学生们观看电影预告片,分析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影片的基调以及影片的创作手法:
(1)人物:描述视频中的主要人物。他们看起来怎么样?他们的穿着如何?我们对他们了解多少?
(2)情绪:描述视频的情绪。你觉得它幽默、悲伤、压抑、严肃、振奋、有趣? 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主题: 视频给你的感觉如何?你认为这个视频传达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它是否传输任何特定的价值?
(4)声音:预告片中有背景音乐或歌曲吗?它营造了什么样的情绪?这对传递信息有帮助吗?预告片中有什么歌曲吗?预告片中有什么音效吗?这些音效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阶段包括听力理解和听力习得的多模态文本活动。教师可以安排正误判断、排序、回答问题、图像识别、拟题、总结等练习任务。针对习得则可设计能培养语言意识的典型活动,例如,识别视频和印刷文本之间的差异,完形填空,补全句子等。
(1)理解
a.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视频内容。证明你的答案。
b.勾选预告片中提及的项目。
c.回答与预告片中出现的电影场景相关的问题。
d.识别场景图片并对其进行排序/根据预告片的内容,给句子排序。
e.根据预告片,给电影另外拟题。
(2)习得
a.找出视频脚本中的错误并改正。
b.用视频中的正确单词填空/用视频中的表达补全句子。
c.从文本的表达式列表中勾选条目。
第四阶段是一系列以印刷文本为中心的重组练习。教师可根据任务类型和难度布置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例如:
(1)要求学生现场表演一些预告片中的某些片段或自主创作一个场景作为影片的替代。
(2)要求学生朗读电影预告片的脚本,并使用相关APP录制,剪辑成配音视频。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L2学习者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多模态文本。作为真实语料,视频在ELT课堂中具有多种实现的可能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相对于纯音频而言,视频提供了重要的上下文信息和非语言输入,增加了信息获取渠道。视频文本允许通过不同的资源构建意义,有助于对意义获取更全面的感知。在EFL听力课堂上选择适当的电影预告片作为教学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