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音乐欣赏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20-11-18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想象力教学活动

■吕 悦/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一、前言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背景下,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娱乐文化生活,对于其培养良好的意志精神产生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展中,十分重视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到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将音乐欣赏课程与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课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精神愉悦,拓展想象的空间,使得其想象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激发。根据近代医学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处于愉悦的精神状态,自身会产生有利于健康的物质,达到消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1]。愉悦的音乐可以使人达到良好的精神状态,结合音乐的旋律以及节奏,促使学生能够受到直接的影响,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大大拓展,并且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可以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能够体验到音乐之美、情境之美,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得其艺术素养能够得到提升,并且不断地发现美、欣赏美,在不断欣赏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较大的激发。

(二)创新学生的思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存在着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弱的状态。尽管众多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高,但是其创新能力较弱,这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在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尤其是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音乐课程的开展,将与学生创新能力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包括音乐编曲等多方面。因此借助于音乐欣赏课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以及情感,保障学生在对音乐具有较强理解力的基础上,能够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保障其想象力得到有效地激发。

(三)提升理智欣赏能力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知觉、情感以及理智欣赏三个层面,其中理智欣赏能力是最高层的水平,这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音乐本身产生较大的兴趣。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展中,借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保障其想象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2]。

高职院校教学的中心大多集中在科学知识方面,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度不足,这就导致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步认识到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情品格。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涵盖着非常丰富的音乐知识,以及其他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关于音乐名人的故事、音乐歌曲的背景来引入课堂中,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培养良好的意志,让学生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得其想象力的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让学生建立理智欣赏能力的基础上,使得想象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

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中,融入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用最新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注重对于学生奇特想象力以及独创精神的保护,可以充分地展现不同学生的个性,让其奇特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在教师给予学生允许犯错空间以及积极创造的机会上,学生会经过多次尝试以及创新,使得自身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让其积聚丰富的灵感,激发自身的情感,这对于其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

作为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众多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表现出较为拘谨的状态,甚至十分害怕被教师所批评。因此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时,需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开展讨论,并且发表个人的意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细心指点的基础上,可以有效为学生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因此只有教师在转变教育理念,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及沟通,在采取师生合作欣赏教学的基础上,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借助于课堂讨论,对于学生进行大力的鼓励,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创新。

(二)丰富教学活动

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需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针对不同的学生来进行因材施教,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包括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方式。在创造丰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启发,在调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多种游戏来进行教学。部分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是十分枯燥的,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会存在着较大的压力[3]。因此教师借助于教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例如,在节奏训练部分,结合拍手、跺脚等辅助性的活动,有效地活跃氛围让学生能够缓解学习的压力,并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举办关于音乐欣赏的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彩的活动中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也可以采取通感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艺术活动的多种感觉是彼此联系的,因此,在借助于通感教学时,可以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让学生赋予音乐作品相应的视觉形象,使得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三)实现音乐感性到理性欣赏的转变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需要将形式美与内容美进行充分的结合。成功的音乐作品,包含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学生针对音乐作品来进行欣赏时,需要在自身的想象空间进行有效的辨别,促进其综合水平的提升。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明确欣赏的目的,并且在长期学习中实现欣赏层次的跨越,从感性到理性进行转变。

音乐是内涵十分丰富的艺术,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等待学生进行欣赏以及理解,因此学生需要进行大量应优秀作品的欣赏,包括国内、国外的古典作品、现代作品,由浅入深进行深入理解,在其长期积累下,提升艺术的鉴赏力,保障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丰富,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来提升教学的效果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来搜索相关的视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背景以及创作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情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音乐作品的演示资料,让学生在感受他人演唱的基础上能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歌曲本身内涵进行深度融合,达到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来丰富教学的内容,转变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需要以人为本,转变新时期教学理念,重视借助于音乐欣赏课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能够欣赏、感受以及表现音乐美,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成长为善于想象,敢于创新的人才。作为教师,在新时期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时,需要丰富教学的活动采取,最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想象力教学活动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看见你的想象力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