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

2020-11-18赵丽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思政互联网+政治

■赵丽莉/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大多是各个高校教育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一方面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培养,另外思政课程也是很多高校进行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必修课程。在当前社会当中对于我国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肌,因此积极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的成为目前大学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个着力点。按照现阶段的高校自身的发展现状能够了解到,高校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增加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且面对目前大学生自身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一些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计算机网络进行普及之前,有非常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很少使用计算机,而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持续应用,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逐渐的便捷起来。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当中,相关的授课条件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授课,应用新载体、新设备、新技术都能够体现出我国当代教育工作的变革和创新。另外,互联网的出现,让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当中接触到很多信息,从而对学习素材进行了丰富,对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有利,能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运用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升大学生对于当前网络舆论整体的辨别能力。因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改革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作为主要,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实施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一些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有着非常多的不利因素,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总体来说是一种阻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通过互联网本身的优势从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格局进行了突破,也打破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空间显示,互联网本身的社交功能可以将各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最初的实体空间转向互联网环境当中,这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来说是一种良好的优化措施,另外,很多高校内部的思政教育思想在进行活动开展的时候大多使用的都是相对传统的方式,因此在教学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之下,是没有办法进行创新的。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其本身也拥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存在,并且通过视频和图片将之前抽象的大学生思政理论变的更加的有形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整体的接受程度。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学生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当中有了一定的平等发言的位置,所以,对于大学生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接受程度也开始不在满足于过去的被动形式,这样的自我意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挑战也不会被忽视。另外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的信息传播功能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从而进行扩散,这样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力是势不可挡的[2]。这样的价值文化和多元思想意识整体的交互性使得互联网信息整体的复杂程度也开始逐渐的增加。娱乐化信息、暴力、低俗信息也逐渐的充斥在这当中,而相关的文化渗透能够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意识产生直接的干扰,进而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整体的难度。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相关的信息出现碎片化的传播,这样的信息导致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出现了一种不全面性,导致大学生容易形成偏激或者片面意识,这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目前,“互联网+”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时代的一项主流旋律,对于一些新的形式来说,很多高校当中的思政教育工作一定要顺势而为才是一种明智之举。因此,各个高校需要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正确认识,从而提升对于思政教育模式改革工作的创新力度。相关的“互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网络的泛在化,各个高校思政工作能够打破过去课堂宣传教育的限制,将相关的思政教育信息创作成视频微博,主要包含法律新闻、时政信息、社会热点、优秀传统文化等,通过微信、微博、手机软件、互联网等实施广泛的传播。并且给予电脑跟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全新的形式,另外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交流,从而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背景下的“O2O”模式[3]。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

思政教育工作尽管是一项独立的学科,但是和一些其他的学科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其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意识形态。使得其可以形式一个意识层面的教育。但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差异化十分的明显,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大学生周围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过去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的内容和理论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前时代的整体需求。所以,很多高校当中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全面正视当前“互联网+”所带来的一些挑战,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当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然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内涵。使得思政教育能够更加的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够积极的转变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理论的枯燥和单调化认识,进而实现思政在当代大学生意识中的一种内化。

(三)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

思政教育在高校当中的实施成果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互联网+”环境下所带来的一些挑战,只有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其全面的认识,然后对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进行重新的定位,这样才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高校的思政教师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融合终生学习的理念,根据先进的思政教育模式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以此作为基础从而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保证,对“互联网+”教育环境予以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的接纳“互联网+”时代,并且充分的挖掘互联网本身的价值和优势,重点打造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四)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力度

若要充分的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根据当前“互联网+”环境的发展从而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需要依靠一些舆论的正向引导,并且借此正向效应从而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进行影响[4]。然后保证思政教育工作整体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互联网当中的信息本身的舆论导向性进行正确认识,对高校创建的网络平台进行严格的管理,创建一个健全的制度,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人员对于高校信息实施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增加舆论动态本身的敏感程度。在思政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保证学生的核心地位,在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之下,对信息进行详细的筛选,及时的禁止不良信息,保证校园的良好风气。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因此,思政教育工作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力度,从而保证其能够成为高校思政工作实施的一项支柱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互联网+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