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在新建本科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18谭智中尹江霞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基础习惯

■谭智中 尹江霞/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提及养成教育,很多学者会认为这是中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学阶段不应谈养成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高校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为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本文通过思想政治实践课的实施,探索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探索在思政课中开展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一、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一词在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热点,他们也从不同角度对其含义进行了界定。林英典认为,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他学者也都认为养成教育是一个价值理性、生命体验、习惯养成的全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最终能自身产生动机,主动接受、自主实施。习惯养成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理性,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实践精神。所以,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即习惯的养成。”因此,教育的全部内容:思想品德、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观念等都是养成教育的内容。本文认为养成教育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不同的人生阶段习惯养成的侧重点应该不同,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对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养成教育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规范、实效反馈等多种手段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养成优良的学习、思维方式;养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能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基础》课中实施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养成教育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作为“95”后甚至“00”后的他们,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在他们,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低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敏捷,善于思考和创新,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却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辨识力不强导致迷茫困惑;他们情感丰富,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却不善于与人正面交流;他们追求独立、崇尚自由,却因为自控能力弱,导致行为拖延、纪律散漫。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将为他们在大学顺利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养成教育符合《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要求

《基础》课的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其实践课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提高思修道德修养,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大一新生进行养成教育,规范大学生生活、学习等日常行为习惯,可以使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养成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只有抓实养成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根据大一学生在生理、心理上的特点,结合他们在自我管理与自律意识较差的问题为导向,选取一些对他们成长有帮助、有影响且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为养成内容进行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进而促进他们在德性养成、人格养成、心理养成的提高,使得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塑造良好的行为品德,保持身心健康。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自我管理与自律意识较差,在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的环境下,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与如何加强其时间管理观念教育尤为重要。把养成教育引入《思修》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融入现实生活,在社会实践中更加深刻地领会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逐步提高大学生思考、分析、鉴别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养成教育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科学规划,保障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为达到人人参与实践的氛围,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征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热衷参与的但平常因为意志力不坚强、心理上缺乏自信、缺乏自制力、漫无目的等自身原因无法实现的习惯进行归类整理,选取一些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且易于记录的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以相似度为参照,按照大类进行项目分组,通过学生自主报名参与活动的形式进行。活动以班级为整体,根据习惯养成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各小组分开进行,以个人独立完成为基础,将班级学生以兴趣爱好、行为特点等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于相互监督。

(二)内容合理,目标可量化可监督

为更好体现良好的习惯得到养成,促进他们在思想意识、个人素养和行为举止得到增强和提高,对一些有益的行为进行合理分类。

运动锻炼类,健身、跑步、骑行、步行等等,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完善人格。

学习类,主动学习、预习、上课不带手机、上课主动回答问题、记单词、课外阅读等,通过学习习惯养成,有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业成绩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心理素质提升类,积极的自我暗示、情绪控制,与人交流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意识,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减轻心理障碍;生活习惯类,按时作息、按时就餐、打扫宿舍卫生等,带动学生养成独立生活和增强时间观念的能力,提高自我管控意识。

行为类,光盘行动、节约水电,记忆感恩奉献的习惯,每天做三件“分外”等具有正能量的事情等,增强学生勤俭节约和热心奉献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品格和道德情操。

要求学生选择的养成目标是自己一直希望形成的好习惯,但未能坚持的,对自身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在活动周期内,要求各项活动内容可记录可观测,并进行定期反馈;活动内容可以数据(如每天跑步5000米、每天跟3-5跟同学交流、每天记单词20个等),利用相关APP、拍照、签字、网络图文等形式进行记录和跟踪。

(三)严格管理,提高行为的持续度

养成教育是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良好的习惯需要积累一定的时间才能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通过有效的监督,带动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课程实践活动,才能出效果。以班级班委、学生干部主动带头参与为抓手,在班级里成立班级养成教育活动小组,设立小组组长、副组长进行小组活动的组织、监督和记录工作。指导教师需要在课中、课后不定时对班级活动各小组进行检查和指导,了解他们坚持习惯养成的情况,通过个别谈话、在小组内进行不定期的鼓励和表扬他们,以保持活动有序、持续、优化发展。

(四)运用正性强化,提升养成教育效果

正强化指的是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如认可、赞赏、奖励等方式,或创造一种令人满意的环境,以表示对人的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奖励,从而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在思政课的养成教育中,教师要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适时对学生进行精神或物质奖赏。对于高校来说,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少,应更多发挥同伴的影响作用。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评价、影响是使要求变成行为的十分重要的强化因素,正确的影响起正强化作用。通过长期的集体教育影响,使学生达到独处时也能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从而实现他律向自律转换,养成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成长成材,最终承担起社会、家庭责任。

四、养成教育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成效

(一)养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基础》课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践课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修养和思修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教育理念恰恰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经得住检验的一种活动。养成教育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外化的一种内部支撑,恰当地应用养成教育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贯彻和落实养成教育理念,亦能够促进观念和思想在真实行为中得到体现。

(二)养成教育丰富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因为学生知识结构、课程经费等问题导致长期的实践课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大一新生的《基础》课中实施养成教育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强调人人参与,改变过去单一、陈旧且没有获得效果的课程实践形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摒弃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养成教育提升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以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选择、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具备创造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勇气和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养成教育目标从传统追求个体道德的尽善尽美向提高文明修养、促进个体发展转变。这是由大学生养成教育功能的转变所决定的。大学生养成教育更加侧重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养成,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大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成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主体。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基础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皋兰县石洞小学为例
上课好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好习惯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