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背景下,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考
——以云南省巍山县为例
2020-11-18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杨 央/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一、脱贫攻坚进程里,文化发展的态势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收官年,目标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型整体贫困,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不仅要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也要提高贫困地区的文化水平,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程度,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自信心,从帮困主体开始,激发贫困地区的发展内生动力。
云南地处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而民族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在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民族文化遇到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系统思考贫困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发展规律的文化,遇到否定、淘汰或革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巍山县脱贫攻坚中,非遗传习的风貌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简称巍山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境内民族主要有汉族、彝族、回族等,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巍山县于2018年9月,顺利完成国家专项评估检查,被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退出后,巍山县继续稳抓脱贫各项工作,解决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确保全面完成攻坚任务。巍山县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宝库,蕴含有丰富的各级非遗瑰宝。巍山县在执行和推广扶贫政策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对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开发、利用和重建,促进其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巍山县巍宝山乡的中和村,虽然地理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利,但也或许正是这样,却为当地传统民族文化,营造了一个纯粹、天然的文化生境。中和村内有非遗传承人、传习示范点非遗展室(在建)、彝族、苗族特色民俗村,保留有丰富浓郁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村在致力脱贫自强的路上,也注重自身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彝族打歌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和村村民在农忙之余,经常性组织打歌聚会,穿上精致鲜艳的彝族服饰,一同载歌载舞。村里的中和小学,继承并发扬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由校方自己改变创作了彝族少儿打歌节目《山妮惹》,并将其加入到课间操中。学校把彝族打歌列入学校文体活动的主要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彝族少儿打歌,每天课间、课外都开展打歌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了解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树立了新生一代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脱贫攻坚背景下,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一)教育发展与非议保护相辅相成
脱贫不仅是指解决贫困人口的经济问题,更需要帮助精神脱贫,解决教育问题是精神脱贫的关键,在此过程中,也为保护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切实的途径。学校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多地将民族文化内容引入校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民族主题活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或者交流民族语言和特色服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消除对于贫困地区民族文化的偏见,改变贫困家庭对教育的认知,强化个体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个体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外,在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培训的“扶智、扶志”过程中,应当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可充分利用的珍贵资源。“文化不是孤立的,围绕在其本身会有许多可供开发的思路和资源,如果再加以产业链的保障,那么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①在贫困地区,结合自身周边可利用的非遗资源,建立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向劳动力教授技艺、传习工艺,形成系列产业链,制造各式文化产品,合理开发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在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加就业的同时,切实帮助了当地可持续地发展少数民族传。
(二)保护文化多样性,珍视民族文化
我们讲“发展文化“,不仅是指发展科学技术等先进文化,也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文化影响力。通过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自信心、积极精气神。
任何一种艺术、文化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人类的共享资源,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组成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文化多样性贡献了更多的可能性。“面对世界范围的大变革,古老的文明应当如何自处?是不断抢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还是像某些地区那样远离自固自封,围绕着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世代自我欣赏下去?”②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获得一种荣誉,而更应该是一种超越荣誉并不计功利的庄严承诺。申遗成功本不应该是终点,而应当是民族文化延续和弘扬的起点。我们需要对非遗功能和价值的挖掘,有着更深的思考和更新的启悟,对非遗的保护有理性的思辨,以保护推动发展,突破传统发展观,让古老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蜕变新生。
(三)新时代的发展理念,让世界性的民族文化更有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扶贫事业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帮助贫困地区文化发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要实现当地文化的创造与革新。在全面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文明间交流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文化的特殊禀性,总会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渗透在对方的文化中,但这并不是被同化或是被取代,而是在不迷失自我的前提下,创新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世界性的民族文化。
“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一层含义是指地球上任何种类的民族文化,二是指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要有世界性的参照标准。“真正的世界性的民族文化,本质上充分体现了‘世界性’,同时,又相对的保存有较为完整的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通常总是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和更鲜活的生命力。”③也就是说,我们的本土文化,需要在不迷失自我前提下,不断与其它优秀文化碰撞、自我否定、革新、融汇,既保持自身民族特性,又符合世界的参照标准,以别具一格的民族风采,去赢得融入世界的资格,形成独特文化符号。
在生物的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优胜劣汰”的自然发展,而社会、文明的革新,同样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每个名族的文化中,都有进步和优秀的内容,但是也会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一种文明要应对生存环境的改变,自身也需要不断的变革。“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个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④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的发展,不断的自我优化,去糟粕取精华,形成具有世界性的民族文化。尊重民俗,发扬优秀传统,为人类文明保留清晰可辨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为后人提供广阔的启迪。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保存有民族最原始的精神和审美。加强地区性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是扶智和扶志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尊重民俗,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个体发展内生动力,实现贫困人口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注释:
①金光.艺术与社会[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②金光.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③潘虹,主编.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④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