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机制的构建

2020-11-18彭万秋广西财经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全员三全育人支部

■彭万秋/广西财经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2]师生党支部共建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形式,通过党支部共建,促进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的双向互动,有利于提升师生党支部组织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通过支部共建,有利于密切师生间的联系,强化教师党支部的育人功能,进而更好地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师生党支部共建,但由于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致使共建存在着浅层化、表面化与形式化等弊端,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未能实现有效互动,教师党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构建师生党支部共建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内在关联

(一)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是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可以突破原有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结构和平台的限制,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引领作用。”[3]让教师党员参与到学生党员的党内生活中,有利于加强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岗位上的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对学生党员的政治引领、学习指导及生活帮助等作用,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为师生党员搭建起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密切了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了解和认同,让教师党员更好地参与指导学生的成长及发展,使教师的影响力渗透到育人的全过程,教师的引领作用覆盖到育人的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教育。因此,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合力,是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三全育人”理念为新时代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提供理论指导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渗透。“‘三全育人’理念的价值在于帮助育人者培养“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4]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党建工作应与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党建育人工作机制,结合党员特点开展组织生活创新,有效把育人要素融入组织生活中,切实提升育人水平,增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效果。开展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有助于促进高校党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合力的形成,既是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促进党建工作与教师的业务工作及学生的学习成长相融合,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把党组织建设与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育人实效。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问题审视

(一)师生党支部共建的育人主体全员性凸显不足

从“全员育人”的视角审视,当前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结合不够紧密,存在着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党建育人主体参与不够,党建中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整合不够。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大多是独立设置的,缺乏互动性,教师党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而很多已开展的师生党支部共建,往往把支部共建当做任务应付完成,并未真正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去挖掘师生党支部共建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功能。且在支部共建活动中教师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党建与学生党建未能实现有效互动,教师党员的育人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实现,导致师生党支部共建较多流于形式,成效甚微。

(二)师生党支部共建的长效机制缺乏

从“全过程育人”的视角审视,很多高校开展的师生党支部共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长效机制保障,既不能保证共建的规范性,也难以形成长效性,使得师生党支部共建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一方面,多数已开展的党支部共建缺少制度的约束和经费的支持,对共建的目标和要求不够明确,使得共建难以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对党支部共建工作缺乏考核、激励等制度的保障,无法有效指导党支部共建工作的开展,党支部共建缺乏可持续性。

(三)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内涵拓展不够

从“全方位育人”的视角审视,当前已开展的师生党支部共建多数停留在应付完成任务的阶段,对共建的内容及效果缺乏深入思考,支部共建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方面的内涵挖掘不够,共建的形式与方法也有待创新。已开展的师生党支部共建,比较普遍的是共同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内容多以理论学习为主。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活动往往具有短期性,且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就业创业、社会实践等方面融合不够,较少从组织育人的角度去深化支部共建的内涵,没能把育人要素融入组织生活中,未能将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有效结合起来,师生党支部全方位协同育人效果不突出。

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机制的构建

加强师生党支部共建,不是简单地将师生党支部进行合并,而是要促进师生党支部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及功能整合,将党支部建设与育人工作有效融合,切实发挥党支部的育人功能,实现教学相长。良好的支部共建成效,需要有长效性的机制作保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要以“三全育人”为理念,以师生党员为主体,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目标,不断拓展共建的内涵,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创新共建的载体,构建高校师生支部共建的长效机制。

(一)强化“三全育人”理念

构建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师生党支部组织育人的功能,需要不断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将支部建设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建育人的实效。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党建工作中,引导全体教师党员增强“三全育人”意识,在党支部共建过程中明确教师党员的角色、身份及作用,教师党员担任学生的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让教师党员参与到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提高教师党员参与支部共建的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切实把党支部共建有效地融入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提升育人水平和育人效果。

(二)拓展支部共建的内涵

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内涵建设是共建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师生党支部共建应该坚持符合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党员教育原则,”[5]开展师生党员乐于参与的共建主题,着力搭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取得教师育人与学生成才双向共赢的成效。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挖掘组织建设中的育人要素,将支部共建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育人工作,更好发挥教师党员的育人作用。通过搭设工作平台、实施工作专项,实现党支部共建形式上的创新以及内涵上的深化,使得共建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促进师生党支部共建从形式走向实质。

(三)建立健全共建的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师生党支部共建取得实效的保障,也是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师生党支部共建得以有效持续地进行,需要建立健全支部共建运行的各项保障制度。首先,在学校层面制定共建的实施方案及规范性制度,明确支部共建的目标、任务,为党支部共建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及理论指导,实现支部共建的常态化、制度化。其次,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做到有检查、有考评、有奖励。将党支部共建开展成效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指标,将教师党员参与共建的情况纳入个人考核,对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实效进行评估、改进和优化,达到支部共建的效果。最后,对党支部共建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经费的方式提供支持,也可以采取项目立项的方式,对党支部共建给予经费支持、考核评估与表彰奖励。对支部共建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不断进行完善和提炼,将优秀的共建实践转化成制度性的成果和模式进行宣传和推广,确保师生党支部共建的持续有效开展。

(四)创新支部共建的载体

良好的支部共建成效,需要进一步寻求推进师生党支部共建的新途径,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支部共建的载体。一是创新学习载体。结合时代及师生专业特点,探索理论学习带动专业学习的方式方法,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增强理论学习效果;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支部共建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交流、讨论,促进师生党支部资源共享,实现师生党员的良性互动。二是创新活动载体。牢固树立“党建+”理念,结合支部共建实际,深入开展“党建+”活动,不断丰富党组织生活,调动师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实践载体。积极拓展实践育人平台,丰富支部共建的实践内容。教师党员充分运用其专业资源、社会资源,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实践养成的有机结合,真正发挥支部共建的作用和优势。

猜你喜欢

全员三全育人支部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